第216章 萬象劍陣
字數:10212 加入書籤
子言與明恒離去後,庭院重歸寂靜。夜風輕拂,竹影搖曳,月華灑落在石桌之上,映出一抹清冷光輝。
張煬靜坐良久,方才抬手取出那隻儲物袋,神識探入其中,眸光陡然一凝,旋即眉宇間浮現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儲物袋中,整整七十二顆靈石,這些靈石要比往常接觸的下品靈石更加光潔,所蘊含的靈氣也更加濃鬱。一般上品靈石在北地修真界中,哪怕是在一宗之內,也是極難流通的珍貴資源。而在這天衍大陸之上,僅僅是夫諸族的寶靈閣就出手如此闊綽,以此觀之,自家宗門所在的北地,真是窮鄉僻壤啊。
“好一個寶靈閣……”張煬喃喃低語,眼中泛起幾分滿意之色。
他緩緩收起儲物袋,手指輕敲石桌,心思轉動間。
十日後,這日清晨,天際露出魚肚白,張煬身著青袍,獨自踏出羽神城的南門,無絲毫猶豫便化作一道青虹,直奔晶族所在的方向而去。
張煬之所以前往晶族,並非一時興起,而是源於他此刻內心深處的一絲困惑與焦慮。
他已初步參悟了《萬劍訣》的內容,這門劍道神通,赫然以“劍陣”為核心,共有九座劍陣神通,變化莫測,鋒芒淩厲,日後必將成為自己護道根本。
然而每一座劍陣所需的飛劍,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屬性迥異。以他目前的理解,哪怕是最簡單的一座劍陣,布陣所需飛劍少則七柄,多則三十六柄起步,真正發揮劍陣威力,甚至需動用數十柄、上百柄飛劍。
哪怕萬劍訣之中附帶的秘術劍光分化,也不能解決張煬現今的困惑。
“我總不能隻修一座劍陣吧?”他不止一次這樣思索。若隻修一座,那未免暴殄天物;可若想全修,所需飛劍數以百計,且各具屬性,這不啻於癡人說夢。
不僅如此——就算他有辦法湊齊靈材煉出如此多飛劍,自身神識也難以禦使那麽多飛劍而不崩潰。
這一念頭反複縈繞於心,使他愈發迷茫,最終隻得尋求晶族的金長老相助。
數日後,張煬便再次來到晶族,很是順利的在金長老洞府中見到了金長老。
稍作寒暄後,張煬便將自己的困惑原原本本地傾訴而出道:“金道友,在下所修一門劍術神通,其立意高深足足有數座劍陣布置之術,而每座劍陣所需飛劍屬性皆不相同。而在下不可能每座陣法都煉製全套飛劍,又恐棄之一陣過於可惜……金長老,您可有良策?”
金長老沉吟良久,才緩緩開口道:“辦法,倒也不是沒有。”
他從袖中取出一卷古老的煉器殘圖,緩緩鋪開,輕聲道:“若你能尋得萬象母石,或一縷先天靈炁,便可將其煉入飛劍核心,使其具備‘融靈’之能。如此一來,日後你隻需收集不同屬性的靈材,依次煉入飛劍之中,便可令其衍生多種屬性,隨需轉化,變化無窮。”
張煬眼神微動,先是看向那卷殘圖,而後看向金長老略帶疑惑問道:“還能如此?不過那萬象母石與先天靈炁是何物?”
金長老伸出右手輕輕一點殘圖,其上突然浮現出一塊石頭的投影與一道若有若無的彩色光帶。金長老指向那兩道投影緩緩解釋道:“這方殘卷顯示的便是我所說的兩種神物了。其萬象母石,傳說可包容萬物靈性,通體蘊含天地之始元力;而先天靈炁更是無上神物,能化五行,衍陰陽,其隻存在於天地初開之時。”
張煬聽罷,沉默良久,眼中浮現一抹苦澀,低聲道:“照金長老所言,那先天靈炁虛無縹緲,恐怕此界早已不存。而萬象母石雖尚存希望,但於我而言,也不過是遙不可及的幻想罷了。”
金長老聞言,先是搖頭歎息,旋即微微一笑,道:“先天靈炁確實如夢似幻,世間已難覓其蹤。但萬象母石嘛……老夫倒知曉一處所在。”
張煬聞言,眼中一亮,急忙起身,恭敬地拱手一禮:“還請金道友明示。”
金長老抬手將他扶起,神情微動,眼底掠過一絲感慨:“陳道友與老夫交情多年,你我早已不必言謝。更何況,當年你臨別時贈予我族那株‘靈眼之樹’,對於我族延續有重大作用。陳道友如今有所求,老夫自當盡力相助。道友可願隨我一同前往我族秘地?”
張煬微怔,隨即連連擺手婉拒:“貴族重地,我終究是外人,此行恐有不妥。”
金長老卻朗聲一笑,一把抓住張煬的手臂,道:“道友這般推辭,是不想要那萬象母石了?”
話音剛落,他猛地朝石桌一指,靈力注入間,隻見洞府中央那座沉重石桌緩緩移開,露出一條深幽的地底通道。通道中寒氣襲人,隱隱有靈氣波動滲出。
金長老踏前幾步,望著洞口,神色鄭重:“陳道友,還請隨我來。”
說罷,他率先步入幽深通道。
張煬凝神片刻,催動月瞳,銀芒一閃,洞內景象頓時清晰映入眼簾——隻見一道陡峭石階蜿蜒而下,直通地脈深處,岩壁上刻著古老紋絡,然而並無禁製痕跡,顯然此地並不設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略作思忖後,他輕輕點頭,隨即踏步而下,緊隨金長老之後而入。
行走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張煬暗自估算,自己此刻恐怕已深入地底千丈之下。
忽然,他腳步一頓,眉頭微皺,四下打量了一番,低聲問道:“金道友,為何此地靈氣驟然全無?”
金長老回頭一笑,語氣平和:“我們已穿過山腹,此地乃黃沙死域之下。再往前些,便會進入熾熱之地。若道友不適應,最好提前催動法寶護體。”
張煬輕撫下巴,正欲繼續發問,卻見金長老已大步走遠,隻得無奈跟了上去。
又行了小半個時辰,金長老忽然停下腳步,張煬抬眼望去,隻見前方洞窟中,隱約透出一抹妖豔的紅光,似岩漿流動,又似霞光氤氳,顯然已接近目的地。
金長老轉身,語氣溫和道:“前方,便是我族秘地。道友所尋之物,便在其中。”
張煬心中愈發好奇,忍不住問道:“金道友,如今我等所處,怕不止地底萬丈了罷?貴族的秘地,為何設於此等險地?”
金長老聞言,哈哈一笑,眼中含著幾分回憶與神秘:“此事,道友到了便知。”
兩人繼續前行,腳下石道漸漸變得寬闊,溫度也在不知不覺間節節攀升。
終於,他們來到一處洞穴出口。張煬立於洞口,眼前豁然開朗——
一片熾熱洶湧的岩漿火海赫然展現在眼前,赤紅色的火浪翻滾咆哮,熱浪撲麵而來。然而在火海的盡頭,卻有一片幽藍冰川連綿起伏,仿若蒼龍臥雪,寒氣逼人,與熾熱岩海形成驚人的對比。
火與冰,在同一片天地中交匯碰撞,仿佛天地法則在此失衡,又仿佛,這是某種極端力量的自然演繹。二者之間有一道透明如鏡的空間裂縫波動著,將這火與冰強行隔開,卻又仿若連通。
張煬神色一震,被眼前這奇景深深震撼,久久無法移開視線,低聲喃喃道:“此地……怎會如此天地異象?金道友,這裏究竟是?”
金長老站在他身後,眼中泛著一抹驕傲,笑聲豪邁響起:“哈哈,道友猜得沒錯!此地,正是我晶族的誕生之地!”
金長老上前一步,走到張煬身旁,抬手遙指前方。張煬順著他的手勢望去,目光落在那片火海與冰川交匯之處。
隻見熾熱岩漿與幽寒冰川在那交界之地彼此對峙,卻未曾混融,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維持著微妙平衡,令人心神為之一震。
張煬尚未開口,金長老便自顧開口解釋:“我晶族之人,便是在那片交匯之地誕生的。因沐火寒兩極之氣,初生時便體內孕有‘晶火’,亦寒亦炎,獨具靈性。”
說罷,金長老緩緩移指至近處的一片坑窪之地,那裏岩石皸裂、溝壑縱橫,數個凹陷深坑仿佛經曆歲月洗禮,透著古老滄桑。
“這幾處坑窪,昔日曾孕生無數天地靈材,皆為此地火冰交融、五行交匯所凝結之物。隻可惜,曆代族人所需,大多數靈材早已被采走。”金長老語氣微沉,眼中閃過一抹惋惜,“道友所尋的萬象母石,便藏於其間。你盡可前去采集,但切記——除了萬象母石,切莫動取其餘。”
張煬聞言一怔,隨即疑惑問道:“道友此言何意?難道這些靈材……另有作用?”
金長老看了他一眼,神情凝重:“並非老夫吝嗇,而是此地關係我晶族生死存續。火與冰本是對立之力,唯有此地孕生的靈材方可鎮壓其交界之衝。若靈物盡失,百年內,火海之勢將徹底吞噬那邊的冰川——屆時,天地平衡崩裂,我晶族將失去依憑,再難立足於此界。”
張煬聞言大為震動,睜大雙目,難以置信地道:“這些靈物……竟是在鎮壓火海之力?”
金長老緩緩點頭,語氣沉沉:“正是如此。”
金長老語氣一頓,伸手遙遙指向火海深處,張煬的目光也隨之移動,很快看到了一塊足足四尺有餘的混沌色石塊。
金長老見此緩緩開口繼續道:“不過,道友想取那萬象母石,也並非輕而易舉之事。那母石本就因陰陽兩極之氣所孕育而出,所以自誕生之後便會自動生出一種奇特的感應領域,外人若貿然靠近,便會被卷入其孕育之中的‘萬象幻域’之中。”
張煬微怔:“幻域?”
金長老緩緩點頭,神情鄭重:“那是天地自然孕育的幻象試煉,並無陣法驅動,卻宛若有靈。一旦修士步入其中,五感將被遮蔽,神識受限,幻象真實到仿若親曆,唯有心神堅定、意誌無畏者,方能走出其中,否者……會被永困幻中,直至魂消魄散。”
他看了張煬一眼,目光複雜:“晶族曾有天驕嚐試采石,卻未能走出幻境,直接變坐化掉了。”
張煬輕吸一口氣,麵色凝重,卻不見退意。他緩緩拱手,堅定開口:“多謝金道友提醒。在下既有求,自不懼險。”
金長老見狀,眼中浮現一抹讚許,沉聲道:“好,老夫會在此守候,為你護法。道友若能走出幻境,不僅得萬象母石,想必也能有所頓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煬點了點頭,直接踏步向前步入那火海之中。初時隻是感覺熾熱,但是隨著張煬深入,那熾熱之感越來越強,不得已張煬喚出青雷焱包裹全身,這才稍微緩解。張煬繼續深入。
直到當張煬踏入那片被火與冰力量交匯的凹地時,距離萬象母石也不過數十丈距離,四周天地驟然失色,耳邊一片死寂,腳下大地仿若消融。
眨眼之間,周圍已變成一片混沌之境,烈焰與冰霜交織而生,山崩地裂,天旋地轉。他眼前浮現一個又一個幻影。
他看到自己失去了靈根,被長青宗逐出山門,孤苦無依; 又看到鍾立師叔對他冷言冷語,失望至極; 再看到父母在幻象中責備自己未能報仇;再到看到沐沅苦苦等待他回歸,卻終不得見,最後鬱鬱而終。
幻象層層遞進,每一重都似乎在剝蝕他的信念,引他陷入情緒的深淵。
張煬麵色蒼白,額頭滲出冷汗,卻在幻象最深處猛然張口暴喝:“此皆虛妄!我之道心,豈能為幻象所惑!”
一道銀光從他雙眼綻放,赫然是他催動“月瞳”,銀色玄光直接照破虛妄。此刻,張煬並不知曉,往常自己隻能單一使用月瞳與日瞳,而方才,自己竟然無意間讓雙瞳都能綻放出銀芒,使用出月瞳的看破虛妄之術。
“破!”張煬雙指結印,靈識爆發,狠狠一震!
幻象終於如泡影般破碎,張煬身形一晃,重新出現在那片坑窪凹地之中。他周身浮現陣陣冰焰交織的漣漪。他麵色蒼白如紙,額頭滿是冷汗,衣袍已被汗水浸透,氣息紊亂,但那雙眼眸卻愈發澄澈堅定,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洗魂淬心的蛻變。
張煬快速收攏心緒,這才抬眼看向前方。之前在遠處觀看萬象母石時,隻是看到混沌之色,如今近距離打量此石,竟然呈現出晶瑩剔透、又伴生陰陽雙生之色的靈石安靜地懸浮在他不遠的前方。
正是——萬象母石!
他快步向前,伸手觸碰,靈石入掌,頓覺天地間火與冰的氣息一齊湧入體內,卻未造成衝突,反而隱隱有某種奇妙的平衡正在悄然凝聚。
一股溫潤與灼熱並存的力量在石中悄然流淌,與他體內靈力相互呼應。張煬心頭微震,察覺到自己對天地靈力的感知竟比以往更為敏銳,甚至 敏銳地能夠感知到某些微弱的“平衡之氣”。
“這塊靈石,似能引導陰陽調和?”
他喃喃低語,旋即搖頭,按下心中震動,將母石收起。
這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哈哈,道友果然不凡,竟真的衝破了幻域!”
張煬此刻連忙回返,片刻便回到了火海邊緣。
而金長老看到張煬出來,便大步而來,又見張煬神色雖顯疲憊,眼中卻無一絲惶恐,反倒多了幾分沉穩,不禁麵露讚歎之色。
“老夫守在此地已有三刻,原以為你至少要耗去半日,沒想到這麽快便破幻歸來。”
張煬微微抱拳,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欽佩:“那幻境極其真實,若非我有所準備,隻怕真要困在其中。金道友所言果然不虛。”
金長老輕捋長須,笑容中透著欣慰:“老夫晶族子弟,少有能從那幻域中脫身者,道友竟能全身而退,想必此行不僅得到了萬象母石,更有所悟吧。”
他目光落在張煬身上眼神微閃,又沉聲叮囑:“你可還記得老夫方才之言?萬象母石可取,其餘靈物,萬不可動。”
張煬鄭重點頭:“在下自知分寸,未曾取他物。”
金長老聞言滿意地頷首,目光柔和了幾分,於是便帶著張煬離開此地。
沿著來時的通道,張煬與金長老緩步而行。
路途中火熱與寒意逐漸被稀薄的靈氣取代,天地間重新回歸死寂。仿佛一切方才的奇景都隻是幻夢一場。
沒走多遠,張煬便忍不住開口詢問道“方才在下前往火海深處之時,好像看到了當日在下送於貴族的靈眼之樹了。為何金長老要將此靈眼之樹安置與貴族秘地?”
金長老歎了口氣良久後,方低聲開口:“陳道友可知,此物於我晶族,意味著什麽?”
張煬側目望去,金長老的語氣不再如往日爽朗,而是帶著一絲久違的希冀與沉重。
“天衍大陸之上,靈眼之樹極其稀少,此樹一旦紮根,便可引地脈靈氣緩緩匯聚,使一地由枯而潤,生生不息。而我晶族族地,若能得此靈眼之樹庇佑,千萬年來靈氣稀薄之困令我族族人誕生越來越難,或許便可逆轉。”
他緩步前行,繼續道:“晶族誕生之初,便是依那冰火交融之地的造化方才孕育而生。我等體內自帶火與冰之靈,所修所化,皆須天地異力方可維持平衡。若無這兩者庇佑,便如浮沙孤火,難以延續。”
張煬輕輕點頭,感慨道:“原來如此。”
金長老微歎:“我晶族之軀體特殊,血脈承載冰火二力,一旦遠離族地,難以自穩,唯有修至元嬰之境,方可依靠自身之力穩定體內靈力,走出此方黃沙囚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到這,他的聲音低沉下來,眼中浮現出些許追憶與無奈:“自上古變故之後,此地靈氣便急劇消散。原本靈脈交匯之地,淪為死寂荒原,族人不得不退守至此,靠那片火海與冰川殘餘之力苟延……而此地緣何靈氣驟失,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張煬微怔,原來這才是晶族一直駐守此地的原因啊。
“昔年之地,山川靈泉皆在,今日卻唯餘黃沙千萬裏。若非那冰火之源仍勉強存續,外加我族一直存備的靈眼之物充足,我晶族恐早已滅絕。”
金長老緊了緊手,目光愈發熾熱:“如今有此靈眼之樹為引,若能順利植入地脈之眼,百年之內,或可重聚靈機。我晶族新生者,將不再百年方得一人,未來,或有再興之望。”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卻堅定:“也正因如此,此次道友所求‘萬象母石’,老夫才會破例應允,準你前來取石。”
張煬聞言,心中微震,神色複雜。他想起自己當年便隨手贈出此靈眼之樹,卻未曾想竟於今日生下善果,讓他順利得此異寶。若說冥冥之中無造化,未免太過輕慢天意。
“原來如此。”張煬輕聲自語,眸光深處隱現一抹感慨,“我道中所得,果真應了那句老話善念不滅,福澤自來。”
兩人很快返回洞府之內。張煬與金長老相對而坐,茶煙嫋嫋,爐火溫潤。他再次向金長老請教自己的法寶煉製,語氣恭敬而虛心。
雖說如今張煬在煉器一道上已超越了金長老,但金長老畢竟出身煉器種族,哪怕如今技藝不太行,單憑其傳承與見識,也足可為他指出諸多可行之法。
金長老沉吟片刻,旋即給出了幾個關鍵建議。
其一,張煬所設想的飛劍法寶,宜以一座劍陣為基礎,初期煉製三十六柄飛劍,待其突破至元嬰境後,神識足夠強大可再拓展至七十二柄,日後甚至可隨著修為提升,步入百劍、千劍之道。
其二,煉製飛劍之時,務必以萬象母石為基材,此舉雖會耗費不少萬象母石,但四尺高的母石足堪支撐整套飛劍的打磨與融合。此舉不僅有助於飛劍與張煬靈識的長遠契合,更能在煉製失敗時,以母石的自愈特性溫養劍胎,避免徹底報廢。
“你日後走的道路,與劍道而言算是異類,而又與劍陣而言更是異類。算得上是自成一家的以一劍,化萬道的路子。可以稱之為萬象劍陣。日後練成飛劍,道友便不可心浮氣躁,每一柄飛劍,都應當如同親子——培育、雕琢、溫養,直至靈性自成,劍意貫通。”金長老語重心長地道。
張煬聽得心神震動,頓覺思路大開,不由連聲稱謝。
二人連日閉關詳談,從器胚打磨到劍陣禁製、再到靈材擇選,甚至還探討了後續融靈契法。張煬原本的構想,經金長老幾番點撥,逐漸明晰而完善,於是張煬起身拱手告辭。
離去之前,他取出三十顆上品靈石留於桌前,微笑道:“此行受教良多,不敢空手而去,還望金道友笑納。”
金長老連連擺手:“陳道友你這?”
張煬卻仍笑意滿麵,揶揄道:“若金道友不再勤煉,日後怕是要被我這個煉器晚輩趕超了。”
金長老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輕輕搖頭:“你這小子,倒也滑頭得緊。好,老夫便厚顏收下,以後若能靠這點靈石多練幾爐,說不定還真能追你一把。”
他將靈石收入袖中,眼神裏滿是欣慰與鼓勵:“日後若成萬劍歸一之勢,別忘了老夫也曾為你添過一錘之火。”
張煬大笑:“那是自然!”
言罷,他一拱手,身形化作一道劍光,破沙而起,踏風而去。留下一地黃沙輕顫,猶似回響那一聲輕笑。
金長老遠眺良久,輕聲低語:“天地不仁,卻不負真心。”
喜歡玄青錄請大家收藏:()玄青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