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以觀後效

字數:10913   加入書籤

A+A-


    羅伊與小龍女點頭回應,三人從懷中取出迷藥。
    隨後分散成東南西三個方向著帳篷掠去。
    一陣微風拂過,將灑在空中的迷藥粉末吹向番僧所在的方向。
    因這十二名番僧分四方坐定,楊過一方卻隻有三人,無法麵麵俱到。
    微風吹動,頓時引起番僧的警覺,其中一人用藏語喝道:“這香味有古怪!”
    話音未落,東麵三名番僧搖晃著倒地。
    北麵的三人見狀大驚,正要呼喊,卻見一道白影如鬼魅般掠過。
    金鈴索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瞬間點中一人穴道。
    楊過與羅伊同時隔空打出勁氣,將另外兩人製住。
    整個過程不過數息,再未發出半點聲響。
    確認周圍再無守衛後,楊過掀開帳簾,三人迅速進入帳中。
    “羅伊,你在外麵戒備。”楊過低聲道,“我與龍兒進去。”
    羅伊點頭,隱入陰影中警戒。
    楊過與小龍女掀開帳簾,迅速閃身而入。
    帳篷內,光線昏暗,隻有一盞油燈在角落裏燃燒著。
    燭火搖曳,映出一張簡陋的木床。
    公孫綠萼正和衣而臥,聽到門簾響動猛然驚醒。
    “誰?” 綠萼警惕地問道,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綠萼,是我們!”楊過連忙出聲。
    公孫綠萼聽到楊過的聲音,先是一愣,隨即瞪大眼睛。
    最終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驚喜:“師父!師公!真的是你們?”
    “我們來救你出去,” 小龍女走上前,柔聲安慰道,“你沒事吧?!”
    綠萼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撲到小龍女懷裏:“師父,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楊過四處打量了一下帳篷,確認沒有埋伏,低聲道:“綠萼,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先離開再說。”
    綠萼點點頭,擦幹眼淚,站起身來。
    然而剛站起來,她突然雙腿一軟,險些跌倒。
    小龍女連忙上前扶住她:“萼兒,你怎麽了?”
    “我沒事。”公孫綠萼連連搖頭:“隻是,我的功力...功力不見了....”
    楊過聞言,瞬間就明白公孫綠萼這是中了公孫止下的毒,“你中毒了?”
    公孫綠萼搖頭:“我也不知道,從晚膳後就覺得渾身無力...”
    綠萼點頭:“可能是父親在酒菜中下了藥...”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怒意,但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
    “公孫止果然卑鄙!先離開這裏再說。”
    他示意小龍女扶住綠萼,自己則走在前麵開路。
    率先掀開帳篷門簾,向外看了一眼,確認安全後,對楊過做了個手勢。
    兩人一前一後,迅速離開了帳篷。
    羅伊看到他們扶著公孫綠萼出來,臉上露出一絲喜色。
    “伊瑪目,成了...”
    話音未落,突然傳來一陣刺耳的哨聲,緊接著便是一聲厲喝:“楊過,果然是你!”
    楊過與羅伊對視一眼,心知不妙。
    接著便見公孫止領著數十名蒙古武士已將去路堵住住,火把將四周照得如同白晝。
    這時,自左右兩麵各走來一名紅袍番僧。
    來人正是昆貢與普布。
    公孫止冷笑:“楊教主居然還敢夜闖我軍大營,真是好大的膽子!”
    楊過環顧四周,發現除了公孫止,昆貢與普布外,還有數名身著各異的高手。
    這些人此前並未見過,顯然是新近到來的。
    更遠處,公孫止站在一群武士中間,臉上帶著陰冷的笑容。
    “過兒,我們中計了。”小龍女低聲道,“他們早有準備。”
    楊過心中暗惱,想著定是那番僧的低喝聲引起了公孫止的警覺,但麵上不露分毫:“公孫穀主,久違了。”
    公孫止上前一步,高聲道:“楊過,你擅闖軍營,想要劫持我女兒,今日怕是饒你不得?”
    楊過冷笑:“公孫止,你可知忽必烈已經答應封我為明王。”
    “你是何身份?居然有臉在此大放厥詞?”
    “哈哈哈!”公孫止不以為忤,反而縱聲大笑:“你說大汗要封你為王,可有憑證?”
    楊過笑道,“忽必烈何在,讓他親自與你分說!”
    “楊過,”公孫止冷笑,“休要拖延時間。”
    “你明知王爺如今身在襄陽,卻還想跟王爺當麵對質?”
    “倒是你們三個,夜闖我蒙古大營,今日休想活著離開!”
    他一揮手,四周頓時亮起無數火把,將整個營地照得如同白晝。
    原來公孫止早有準備,故意設下埋伏,就等楊過前來救人。
    “過兒,怎麽辦?”小龍女低聲問道。
    楊過環視四周,發現他們已經被團團包圍。
    除了公孫止外等人外,還有無數弓箭手張弓搭箭,對準了他們。
    “公孫止,你以為這些人能攔住我們?”楊過冷笑。
    公孫止得意道:“楊過,任你武功再高,也敵不過千軍萬馬!”
    “今日你插翅難逃!”
    公孫綠萼淚眼婆娑,聲音顫抖,“爹,你...莫要再執迷不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綠萼,你是我女兒,爹最疼愛的就是你......”
    楊過嗤笑一聲,“疼愛?”
    “公孫止,你還真是無恥!”
    “你的疼愛便是給親生女兒下毒,將她囚禁?”
    “胡說八道,老夫不過是想讓萼兒多留幾日,哪來的囚禁之說?”
    他轉向綠萼,語氣突然變得嚴厲:“萼兒,還不快到為父身邊來!”
    “難道你要跟著這些逆賊一起送死嗎?”
    綠萼站在楊過身側,堅定地搖頭:“爹,你騙我說清靈子道長已被釋放,實則設下陷阱引師公前來。女兒不會再信你了!”
    公孫止臉色一沉:“逆女!你真的要忤逆為父嗎?!”
    小龍女道,“綠萼,清靈子是過兒從忽必烈手中要回的。”
    “真的嗎?”公孫綠得知清靈子無恙,心中歡喜,“清靈子道長真的安全了嗎?”
    小龍女頷首,“是的,昨日他便回到了襄陽。”
    “楊過,”公孫止將小龍女的話聽得清楚,“王爺為何要答應你?”
    “哼,”楊過冷笑一聲,“公孫止,你好大的膽子!”
    “見著本王,居然敢直呼本王名字!”
    公孫止本就生性多疑,如今楊過兩次提到自己封王之事。
    更是讓他心中驚疑不定,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畢竟,釋放清靈子的命令,確實是忽必烈的親手文書。
    可忽必烈並沒有向他解釋其中原因。
    這讓他心中的不安愈發濃重。
    加上水寨被攻破焚毀,忽必烈對自己的看重似乎減弱了不少。
    若是楊過真的被封明王,自己對他出手。
    那豈不是在打忽必烈的臉,到時自己的處境可就......
    一旁的昆貢,見他一臉猶豫不決,不耐地開口打斷他的思緒:“公孫先生,何須顧慮。”
    “楊過三人,今日已是插翅難飛,隻要將他們拿下,便是大功一件啊!”
    楊過見公孫止猶豫,當即傳聲給羅伊與小龍女。
    “把迷藥用掌風全力拍向對麵,咱們殺出去!”
    隨即衝著昆貢哈哈大笑:“就憑你們這些土雞瓦狗,也想留住楊某?”
    話音未落,楊過突然從懷中掏出一個紙包。
    猛地運起內力,將紙包拍向公孫止所在的方向。
    "砰"的一聲,紙包碎裂,一陣白煙迅速彌漫開來。
    伴隨而來的是一陣撲鼻的香味。
    “小心毒煙!”公孫止大驚,連忙後退。
    但為時已晚。距離最近的十幾名武士已經吸入粉末,紛紛軟倒在地。
    “走!”楊過趁著混亂拉起綠萼,四人向營寨外圍疾衝而去。
    “放箭!”公孫止不甘地怒吼。
    箭如雨下,但楊過早已料到,手中長劍舞出一片劍幕,將射來的箭矢盡數擋下。
    羅伊則護在小龍女和綠萼身側,手中銀針激射而出,將靠近的士兵一一擊倒。
    眼看四人就要衝出包圍,前方突然出現一隊弓箭手,箭矢如雨點般射來。
    羅伊大喝一聲,彎刀舞成一片光幕,將箭矢盡數擋下。
    小龍女金鈴索一卷,將數名弓箭手掃倒。
    四人配合默契,很快衝出了包圍圈,向江邊疾奔。
    “追!別讓他們跑了!”公孫止氣急敗壞地大喊。
    蒙古士兵如潮水般湧來,緊追不舍。
    眼看追兵越來越近,楊過突然停下腳步:“龍兒,你與綠萼先走,我來斷後!”
    小龍女搖頭:“一起走!”
    楊過急道:“綠萼中毒,無法施展內力,必須盡快脫身!”
    “放心,這些人奈何不了我!”
    “師公,你們先走,不要管我!”綠萼突然掙脫小龍女的手,“我畢竟是他女兒......”
    羅伊卻不待綠萼說完,抬手一記手刀將她打暈。
    小龍女知道他說的是實情,當下不再猶豫,與羅伊一起扶著綠萼繼續向江邊奔去。
    楊過轉身麵對追兵,眼中寒光閃爍。
    “公孫止,今日我便替綠萼討個公道!”
    楊過明白眼下自己斷後,必定是難以善了,不如索性放開手腳。
    玄鐵重劍出鞘,劍氣縱橫,瞬間斬殺數名武士。
    他一邊戰鬥,阻止追兵,一邊緩緩向著江邊退卻,準備強行突圍。
    就在此時,兩側樹林中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
    緊接著,數十名黑衣人從林中衝出,殺向蒙古武士。
    “師父勿憂,弟子前來救駕也!”為首之人正是孟珙。
    原來公孫清在通知張宏範準備快船的同時,便向江北的孟珙傳信。
    讓他帶著明教弟子前來接應。
    這些弟子個個武功高強,衝殺之時以霹靂彈開路。
    “轟轟轟轟!”
    連串的爆炸聲響中,又夾雜著喊殺聲。
    一時間,弄不清到底來了多少兵馬,蒙古追兵頓時一片混亂。
    加上明教弟子又擅長合擊之術,頓時將蒙古武士的陣型衝亂。
    有了援兵,楊過壓力大減,不由精神一振:“來得正好!”
    殺散左近追兵後,楊過一聲令下,“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明教眾人收到命令,重新衝回樹林。
    公孫止見狀大急,高喊道:“放箭!不要讓他們跑了!”
    箭雨再次襲來,明教弟子中有數人中箭倒地。
    楊過揮劍擋箭,護著孟珙二人向著江邊疾馳。
    身後追兵不斷,箭矢破空之聲不絕於耳。
    眼看江岸在望,張宏範的快船已在那裏等候。
    楊過與孟珙登船後,張宏範立刻傳令操槳離岸。
    蒙古追兵趕到岸邊時,小船已駛入江心。
    公孫止站在岸邊,怒不可遏:“楊過!老夫誓要取你性命!”
    楊過站在船尾,朗聲回應:“公孫止,有種就在英雄大會上與我一戰!”
    臨安皇城,夜色如墨。
    紫宸殿內燈火通明,皇帝趙昀正伏案批閱奏章。
    殿外細雨霏霏,打濕了漢白玉台階,也打濕了值守太監的衣袍。
    “陛下,時辰不早了,該歇息了。”貼身太監李忠輕聲提醒。
    趙昀揉了揉發酸的雙眼,歎道:“內憂外患,朕如何睡得著?”
    他拿起案上一份奏折,正是吳潛的八百裏加急,詳細陳述了與忽必烈會麵的經過,以及將擂台改作浮橋的提議。
    奏折中,吳潛極力渲染兩國交好之利,稱此乃"千載難逢之機"。
    趙昀眉頭緊鎖,手指輕輕敲擊著禦案。
    吳潛是他提拔的宰相,素來老成持重,此番建議應當不差。
    但將軍事要衝拱手讓人,終究讓他難以決斷。
    “李忠,去將請皇城司統製喊來。”趙昀突然吩咐。
    李忠心中一凜,皇城司是皇帝心腹,陛下深夜召見,必有要事。
    當即不敢怠慢,匆匆前去傳令。
    不多時,紫袍太監悄然入殿。
    “老奴參見陛下。”紫袍太監躬身行禮,聲音沙啞。
    趙昀擺手示意他近前,將吳潛的奏折遞過去:“你先看看這個。”
    紫袍太監躬身接過,仔細閱覽。
    “吳相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 趙昀喃喃自語,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
    自他登基以來,大宋與蒙古戰事不斷,加上年年都需交付大量歲幣與蒙古。
    導致國庫空虛,百姓流離失所。
    若是真能借浮橋之利,換來邊境安寧,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更何況,吳潛在奏折中提及,蒙古願以戰馬、皮毛等物交換大宋的絲綢、茶葉,這對充盈國庫大有裨益。
    殿外忽然傳來太監的高唱:“賈似道、趙葵大人有緊急奏折呈遞!”
    趙昀眉頭一皺,放下朱筆:“呈上來。”
    兩名小太監捧著奏折快步走入殿內,恭敬地放在龍案上。
    趙昀拿起賈似道與趙葵聯名的奏折,展開一看,臉色漸漸凝重起來。
    奏折中,賈似道與趙葵從軍事角度詳細分析了浮橋建成後的危害。
    漢江乃襄陽天然屏障,水師更是守衛襄陽的重中之重。
    浮橋一旦建成,水師戰船無法在漢江自由通行,機動性盡失。
    而蒙古大軍可憑借浮橋,隨時跨越漢江,直抵襄陽城下。
    水師大寨位於浮橋下遊,屆時將被徹底孤立,襄陽城將無險可守。
    “這……” 趙昀拿著兩份奏折,左右為難。
    吳潛的提議描繪了一幅和平共處、商貿繁榮的景象,讓他心動不已。
    而賈似道與趙葵的分析則字字珠璣,點出了浮橋背後隱藏的巨大軍事風險,讓他不寒而栗。
    他放下奏折,揉了揉太陽穴,看向站在一旁的紫袍太監:“你在朕身邊伺候多年,朕想聽聽,你怎麽看?”
    紫袍太監聞言,連忙躬身道:“陛下,此事關乎國本,奴婢不敢妄言。”
    趙昀沉聲道:“朕赦你無罪,隻管直言。”
    紫袍太監猶豫片刻,抬頭看了看趙昀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奴婢出身臨安城外的漁村。”
    “小時常聽村裏老人說,臨安城之所以安穩,全賴錢塘江天險。”
    “若是有人在江上建一座大橋,將南岸與北岸連接起來,那外敵豈不是隨時都能打到城下?”
    他頓了頓,又道,“襄陽之於大宋,便如錢塘江之於臨安。”
    趙昀聞言,如遭雷擊,猛地站起身來:“你說得對!朕險些犯了糊塗!”
    “襄陽是大宋的屏障,漢江是襄陽的命脈,豈能為了一時的和平假象,自毀長城?”
    他想起吳潛奏折中描繪的美好藍圖,隻覺得無比諷刺,“吳潛身為宰相,竟看不出其中的利害,真是無能!”
    怒火過後,趙昀冷靜下來,想起賈似道之前在襄陽擊破蒙古水寨的戰功,心中一動。
    賈似道不僅有軍事才能,且對蒙古人有軍功在身,讓他就地主持襄陽前線的事務,再合適不過。
    他當即吩咐道:“擬旨:賈似道擊破蒙古水寨,戰功卓著,特升任樞密院同章士,即日起接任襄陽前線主事欽差,總領襄陽軍政要務。”
    “吳潛貽誤軍機,險釀大錯,著其就地反省,以觀後效。”
    “明日早朝後下發!”
    紫袍太監躬身應道:“奴婢遵旨!”
    喜歡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請大家收藏:()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