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英雄終章十一)

字數:10453   加入書籤

A+A-


    蒙古大帳內的燈火明明滅滅,映照著忽必烈沉鬱的臉龐。
    馬奶酒的醇香縈繞鼻尖,烤肉的油脂滋滋作響,可這熱鬧的宴席氛圍,卻絲毫暖不透他心底悄然滋生的寒意。
    他端著酒杯,目光掃過席間的白萬劍、金輪法王等人。
    看著這些或倨傲、或陰鷙、或各懷心思的武林高手,心中那道細微的縫隙,正隨著朗達瑪的慘敗、鳩羅什的突破,以及白萬劍眉宇間揮之不去的鬱結,悄然蔓延。
    “想要讓性情桀驁的武林高手俯首聽命,原來真的這般艱難。” 忽必烈心中暗歎。
    他想起自己麾下的蒙古鐵騎,向來令行禁止,哪怕是麵對刀山火海,也隻需一聲令下,便會義無反顧。
    可這些武林中人,卻個個心高氣傲,有著自己的執念與追求,既難以用權勢威壓,也難以用利益收買。
    白萬劍為了給兒子報仇才投靠蒙古,心中未必真的臣服
    金輪法王雖為蒙古國師,卻始終以吐蕃利益為重
    阿其那更是我行我素,屢次違背自己的暗示,若不是需要借助他完成最後一步計劃,自己怕是早已容不下他。
    這般念想升起,忽必烈忽然明白了為何宋國武林高手如雲,卻鮮有人願為朝廷效命。
    這些人心中自有一套準則,寧肯嘯聚山林、快意恩仇,也不願受朝堂規矩束縛。
    “若是蒙古的勇士,皆能如當年的尹克西幾人一般,該有多好。”
    忽必烈的思緒不由自主飄回了早年。
    那時的蒙古四傑 ,皆是忠心耿耿的棟梁之材。
    可如今,蒙古雖強,卻再難尋得如四傑一般既有能力又絕對忠誠的人物。
    眼前這些武林高手,縱然武功蓋世,卻各有盤算,終究難以成為可信賴的臂膀。
    “王爺,酒涼了。” 身旁的護衛輕聲提醒,將忽必烈的思緒拉回現實。
    他抬手飲盡杯中酒,酒液辛辣,卻壓不住心中的悵然。
    這時,他忽然想起了劉秉忠。
    那位為自己謀劃了無數治國方略的謀臣,曾不止一次勸誡過自己。
    “大王,武林中人,或是重義輕利,或是重利輕義。”
    “但皆是傲骨天成,可引為助力,不可強令其臣服。”
    “大王若欲用之,當以禮相待,以義相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方有可能得其心。”
    劉秉忠的話語猶在耳畔。
    當時自己不以為然,覺得憑蒙古的強盛,天下英雄盡可招之即來。
    可如今親身經曆了英雄大會上的種種變故,才明白劉秉忠的遠見卓識。
    這些武林高手,就如同山間的猛虎,可誘之出山,卻難縛其爪牙;可與之合作,卻難使其俯首帖耳。
    他的目光不自覺投向帳外,仿佛能穿透夜色,看到襄陽城外宋方陣營的燈火。
    那裏,有楊過、郭靖、羅伊等一眾頂尖高手,他們為了守護宋國,同心協力,哪怕麵臨蒙古鐵騎的威壓,也毫無懼色。
    尤其是楊過,那個讓自己屢次生出招攬之心的年輕人。
    忽必烈想起初次見到楊過的情景,那時便覺得此人氣度不凡,武功更是深不可測。
    後來幾次試探,想要許以高官厚祿、榮華富貴,讓他歸順蒙古,可楊過始終模棱兩可,既不明確拒絕,也不輕易答應,始終與自己保持著距離。
    “罷了,罷了。” 忽必烈輕輕搖了搖頭,心中最後一絲招攬楊過等人的心思,終於徹底熄滅。
    楊過心中有家國大義,有江湖情懷,更有對小龍女的深情,這樣的人,注定不可能為蒙古所用。
    強行招攬,非但不會成功,反而可能引來更大的反噬。
    與其做無用之功,不如集中精力將他們擊殺,徹底瓦解宋方的抵抗意誌。
    他放下酒杯,沉聲道:“諸位明日還要比試,暢飲過後還請各位早些歇息。”
    金輪法王等人齊齊拱手:“遵命!”
    忽必烈看著他們,心中卻再無往日的篤定。
    他隱隱有種預感,這場英雄大會的結局,或許並不會如自己預想的那般順利。
    與此同時,江北的蒙古水寨之外。
    孟珙身著夜行衣,潛伏在水寨不遠處的密林之中,仔細觀察著水寨的布防情況。
    他身旁,公孫清與幾位明教高手也各自隱蔽,收斂氣息。
    “孟小兄弟,你看水寨守衛比上次襲擊的時候多了不少,而且柵欄也加固了,想要強行突破怕是不易。”
    公孫清壓低聲音,對著孟珙耳語道。
    孟珙微微頷首,目光落在水寨東門。
    “不僅如此,水寨中央的了望塔,比之前高了不少,上麵應該布置了弓箭手,視野更廣,咱們的行動更容易被發現。”
    他此次帶著公孫清等人重新偵查,便是為了偵查敵情,為接下來的突襲做準備。
    孟珙深知知己知彼的重要性,若不能摸清對方的布防弱點,貿然進攻隻會徒增傷亡。
    “還有回回炮,之前附近可沒這麽空曠。” 韓無垢補充道。
    孟珙眉頭緊鎖,心中暗自盤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蒙古水寨本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今又加固了柵欄、增加了守衛、抬高了了望塔,布防可謂是密不透風。
    更重要的是,他們之前已經知曉水寨中藏有大輪寺的叛僧,這些人武功高強,若是組成 “金剛伏魔大陣”,殺傷力更是驚人。
    “看來忽必烈是早有準備,重新調整了水寨布局。” 孟珙沉聲道。
    公孫清眼中閃過一絲凝重:“教主之前提醒過,水寨中可能還有十二名大輪寺叛僧,若是他們組成大陣,咱們要麵對的對手會很強大。”
    孟珙點了點頭:“教主的提醒很重要,這些叛僧是最大的隱患。”
    “咱們不僅要突破水寨的防禦,還要想辦法牽製住這些叛僧,否則很難成功。”
    “眼下咱們頂尖高手不夠,突襲方案還需再做調整。”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這樣,咱們分三路偵查。”
    “我帶兩人去西門,看看那邊的布防情況。”
    “公孫右使,你帶兩人去南門;剩下的人跟隨韓護法留在原地,觀察水寨的中的兵力部署如何。”
    “半個時辰後,再在此地匯合。”
    “好!” 公孫清等人輕聲回應。
    隨後,眾人按照孟珙的安排,分成三路,悄然向水寨的不同方向潛去。
    半個時辰後,眾人按時回到密林匯合,各自匯報了偵查到的情況。
    孟珙聽完眾人的匯報,心中對水寨的布防有了全麵的了解。
    水寨四麵皆有重兵把守,各有防禦重點,中樞區域與回回炮所在更是守衛嚴密,叛僧的駐紮地也已確認。
    想要突破這樣的防禦,必須製定周密的計劃,尋找對方的薄弱環節。
    “看來硬攻是行不通的,必須找到一個突破口,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孟珙沉聲道,“而且,必須先想辦法牽製住那些大輪寺叛僧,否則他們一旦組成大陣,咱們很難抵擋。”
    公孫清點了點頭:“教主說會派高手過來支援我們,或許等支援到了,咱們就能有更多勝算。”
    孟珙眼中閃過一絲期待:“希望師父派來的高手能盡快趕到,現在的情況,多一分助力,便多一分勝算。”
    ......
    夜幕下的襄陽城,褪去了白日的喧囂與激蕩,隻餘漢江濤聲拍岸。
    郭府書房內的燭火早已熄滅,而城西明教據點的一處僻靜院落中,卻依舊亮著微光。
    楊過負手立於院中,仰望著被薄雲遮掩的朦朧月色,白日擂台上的刀光劍影……
    一幕幕在他腦海中飛速掠過。
    他心知,英雄大會已至最關鍵處,任何一步行差踏錯,都可能滿盤皆輸。
    江北的孟珙、水下的木箱、潛伏的張宏範艦隊,乃至這襄陽城內的人心向背,皆係於此後數日的博弈。
    “龍兒,”他輕聲喚道,聲音在寂靜的夜裏格外清晰,“白萬劍此人劍法詭譎,心性堅韌,非是易與之輩。”
    小龍女從屋內走出,將一件薄披風輕輕搭在楊過肩上,清冷的眸子在月色下泛著柔和的光澤:“過兒,你何時也變得如此瞻前顧後了?”
    “我正想借他‘寒冰訣’磨礪一番,看孰高孰低。況且...”
    她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俏皮,“你不是常說,我的輕功,天下能及者寥寥麽?”
    楊過握住她微涼的手,心中一暖,擔憂稍減,笑道:“是了,是我多慮了。”
    “我的龍兒,早已不是當年古墓中不諳世事的少女了。”
    他想起小龍女這些年隨自己經曆風浪,武功見識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那份源於絕對實力的自信,讓她足以麵對任何挑戰。
    “不過,白萬劍之事尚在其次。”
    楊過話鋒一轉,神色複又凝重,“我憂心的是江北。”
    “孟珙雖有勇有謀,公孫清亦是少有的智者。”
    “但蒙古水寨內,普布與那十二名大輪寺叛僧若真結成‘金剛伏魔大陣’,絕非他們所能應對。”
    “強攻之下,隻怕教眾會傷亡慘重,若因此牽動大局,我等便是有心殺賊,也無力回天了。”
    小龍女微微頷首:“我觀你今日打量老頑童的目光有異。”
    “你可是想到了周伯通與清靈子二位?”
    “知我者,龍兒也。”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老頑童武功通玄,更難得的是他看似胡鬧,實則大事精明,且對那‘霹靂彈’玩心極重。”
    “清靈子雖油滑,但骨子裏自有傲氣,此前襲擊水寨亦有他一份。”
    “若能說動他二人前往江北,伺機以霹靂彈擾亂甚至破掉那‘金剛伏魔大陣’,或可牽製普布,為孟珙他們創造戰機。”
    “事不宜遲,我這就去尋他們。”
    楊過決斷極快,既然想通關節,便不再猶豫。
    “我與你同去。”小龍女輕聲道。
    兩人身形一晃,如兩道輕煙般掠出院落,融入襄陽城的夜色之中。
    就在忽必烈調整策略,決意以鐵血手段掃平障礙之時,楊過與小龍女已找到了正在唉聲歎氣的周伯通,以及在一旁悠然品茗的清靈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頑童,清靈子道長。”楊過推門而入,笑著拱手。
    周伯通一見楊過,立刻跳了起來,扯著他的袖子叫道:“哈,楊過,你可算想起我了!”
    “你都不知道這些日子,我真是無趣得緊啊!”
    自打楊過讓秦無道將瑛姑請來襄陽,周伯通處在瑛姑的監管之下,自然無法再像之前那般胡鬧。
    清靈子則放下茶盞,起身稽首:“楊教主,龍姑娘深夜來訪,想必有要事相商?”
    楊過也不繞彎子,直接道:“確有一事,需請二位相助。”
    隨即,他將江北孟珙可能麵臨“金剛伏魔大陣”的威脅,以及普布和剩餘十二名大輪寺叛僧的實力分析,簡明扼要地說了一遍。
    “……情況便是如此。”
    “明教義軍雖勇,諸兄弟亦不惜死,但若陷入此陣,恐傷亡極重。”
    “二位武功高強,又曾大鬧過蒙古水寨,是以楊某想請二位前往江北相助。”
    “到時伺機以霹靂彈擾襲,牽製甚至破掉那勞什子陣法,減輕明教義軍壓力。”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清靈子眼前一亮,“楊教主,貴教是準備再襲水寨?”
    楊過點頭,“不錯!”
    周伯通卻將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去不去!”
    “江北哪有這英雄大會好玩?”
    “再說,那陣法聽起來就麻煩得很,不好玩!”
    楊過早知他會如此,微微一笑,道:“老頑童,那江北蒙古水寨裏,別的沒有,這霹靂彈、硫磺焰硝之類的引火之物,可是囤積了不少。”
    “孟珙那裏有一批霹靂彈,你若去,便由得你使用,就算是你把漢江炸翻了天,都可以隨你施為。”
    “如何?”
    “霹靂彈?隨便我用?”
    周伯通眼睛瞬間亮了,他生平最好新奇好玩之物,這霹靂彈聲響大、威力足,正是他心頭所好。
    但他眼珠一轉,又道:“光有霹靂彈也不行。”
    “萬一那什麽普布和尚,還有那些叛徒結成的陣法太厲害,我一個人應付不來,被他們擒住,那時豈不丟臉?”
    楊過順勢道:“老頑童,你這話說得是。”
    “那普布武功詭異,那些番僧結陣之後,更是威力倍增。”
    “讓你一人去應對,確實是有些棘手。”
    “ 不過嘛!那普布的手段,也隻有你能從容應對了。
    “加上清靈子道長劍法通玄,有他從旁策應,你二人正是最佳搭檔。”
    周伯通聽得眉開眼笑,隻覺得渾身舒泰,豪氣頓生。
    “哈哈哈!說得對!”
    “什麽普布,什麽伏魔大陣,不過是土雞瓦狗!”
    “楊過,看在你待我如兄長的份上,這忙我幫了!”
    周伯通拍著胸脯,又看向清靈子,“牛鼻子,你去不去?!”
    清靈子何等精明,早已看出此事關乎大局。
    且楊過安排周伯通為主,自己從旁策應。
    隻要周伯通不再向之前那般胡鬧,那就風險可控。
    到時自己立下功勞,也能在開宗立派之前提振一番自己的名聲。
    於公於私,皆無拒絕之理。
    他笑道:“貧道豈能讓周兄獨享其功?”
    “既然楊教主相邀,貧道便再走一遭江北,會一會那普布與金剛伏魔大陣。”
    楊過與小龍女相視一笑,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正欲詳細交代江北聯絡方式與注意事項,忽聽得院外傳來一陣急促卻沉穩的腳步聲,緊接著是朱猛壓低的聲音響起:“教主,九死生與聾啞頭陀二位回來了,正在前廳等候。”
    楊過聞言一喜,這二人此時返回,正是及時雨!
    他立刻對周伯通與清靈子道:“二位稍待,我去去便回。”
    又與小龍女交換了一個眼神,快步走出雅間。
    明教據點前廳,燭火通明。九死生與聾啞頭陀風塵仆仆,臉上帶著遠行歸來的疲憊,但眼神依舊銳利。
    見楊過進來,二人立刻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二位辛苦了。”楊過擺手,直接問道,“川蜀之事如何?”
    九死生沉聲道:“回教主,黑風教餘部已被我等徹底剿滅,沒有一人逃脫。”
    “川蜀之地,已無黑風教蹤跡。”
    聾啞頭陀也在一旁連連點頭,雖然不能說話,但臉上的神情卻帶著一絲疲憊與欣慰。
    顯然,剿滅黑風教餘部的過程,並不輕鬆。
    楊過點頭道:“好!二位此行可是大功一件。”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隻是如今襄陽事急,江北更有緊要行動,需得力人手。”
    “二位剛回來,本應讓你們好生歇息,但形勢逼人,隻好再辛苦你們一遭。”
    九死生與聾啞頭陀齊齊拱手,“但憑教主吩咐,萬死不辭!”
    “好!”
    楊過沉聲道,“你二人即刻準備,與老頑童、清靈子道長一同,連夜渡江北上前去與公孫右使等人匯合。”
    “具體行動,孟珙會告知你們。”
    “江北之事,關乎大局,一切聽從孟珙與公孫右使調度,務必小心謹慎。”
    “遵命!”九死生立刻領命。
    聾啞頭陀也用力點了點頭,雙手合十,對著楊過行了一禮,表示願意前往遵令。
    楊過安排妥當,心中稍安。
    他回到雅間,將九死生與聾啞頭陀也將同往的消息告知周伯通與清靈子。
    周伯通聽說又多了兩個“幫手”,更是高興。
    事不宜遲,幾人稍作準備,便借著夜色掩護,悄然渡江,直奔江北尋孟珙的義軍匯合去了。
    喜歡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請大家收藏:()重生楊過之神雕新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