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排兵布陣

字數:3852   加入書籤

A+A-


    為了迎接梁寧重返工作崗位,市委書記蔣啟東專門召開了這一次的常委會。
    本來大家還覺得蔣書記,是不是稍微有些小題大做了一點。
    但接下來會上蔣啟東宣布的一係列決定,頓時讓大家感覺到風雲突變。
    在簡單地歡迎梁寧重返工作崗位之後,市委書記蔣啟東突然非常誠懇地,當著所有常委們的麵,對自己前一階段工作上的決策失誤,進行了深刻地自我批評。
    市委書記都進行了自我批評,市長能完全無動於衷嗎?
    市長都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自我批評,那常務副市長能夠裝作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嗎?
    等一眾常委們都對自己前階段工作中的問題,都進行了認真剖析和反思以後,蔣啟東提議有關北源古城項目的工作,接下來由副市長梁寧同誌全權負責。
    “梁寧同誌,你盡管放心放手去幹,市委市政府是你堅強的後盾。這個項目上無論出現任何的問題,如果上級部門要進行問責,我這個市委書記一定第一個站出來承擔責任!若是有人在這個項目上不配合,或者是陽奉陰違動什麽歪腦筋,我這個市委書記也會第一個站出來跟他沒完!”
    蔣啟東提出的建議,段鴻瑞立刻就表示同意,並且也和蔣啟東一樣,表態全力支持梁寧接下來的工作。
    市委書記和市長同時力挺,其他人還能有什麽意見,所有人立刻表態同意蔣書記的提議,並且都表示會不遺餘力地支持梁寧接下來開展的工作。
    常委會結束以後的梁寧,突然就變成了北源市的風雲人物。
    從一個處處受到打壓排擠,排名最後且沒有什麽存在感的副市長,一躍成為書記市長兩人力挺的對象,這在北源也算得上是獨此一人了。
    “有任何的要求你都可以提,隻要是原則範圍允許的事情,市裏一切為你大開綠燈。”
    蔣啟東對梁寧肯答應重新接手古城的這個項目,在心裏暗讚這個年輕人的格局。
    他也打算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他最有力的支撐。
    “蔣書記,段市長,我覺得要想真正把古城這個項目給做起來,唯一可行的路隻有一條。”
    蔣啟東和段鴻瑞對視了一眼,兩人都能從對方的眼神裏,體會到一陣莫名的緊張。
    因為以這兩人的政治修為,其實都意識到了接下來,才是一場真正的暴風雨……
    旅遊局和招商局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全市最為炙手可熱的部門,用宋卓安的話來說,這就叫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市裏宣布了副市長梁寧為北源古城項目的總負責人之後,宋卓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招商局自己那幫弟兄,耀武揚威地來到之前被城管局接手的貿易市場。
    按照梁寧的布置,招商局重新接回市場的管理權,並在規定時間內對市場的硬件設置進行必要的改造。
    要說誰見了宋卓安那耀武揚威的模樣,不想上去給他一耳光那絕對不是真話。
    但是沒辦法啊,誰讓他是梁副市長的“嫡係”呢。
    蔣書記和段市長同時都發了話,誰要是對梁副市長的安排陽奉陰違,就地就撤了誰的職,這種風口浪尖的時候誰還敢去討這沒趣。
    除此之外,梁寧還成立了一個古城項目施工管理項目辦公室。
    這個辦公室的成員由市設計院、住建局、城管局、公安局、旅遊局等等部門組成。
    幾乎市裏所有的職能部門,都被梁寧給拉進了這個管理辦公室。
    見梁寧設置了一個這樣的部門,有些人就開始議論說他這是在抓權。
    還沒等蔣書記和段市長出來說話,那些分管領導就跳了出來,讓自己手下的部門老老實配合工作。
    大家心裏都明白梁寧這麽做的原因,在這種時候隻有大家同心協力,才有可能將這個項目從泥潭沼澤中給拔出來。
    也沒有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領導可以在這件事當中獨善其身,這就是梁寧這麽做的目的所在。
    蔣啟東看明白了梁寧的做法之後,都不由地在心裏豎起了大拇指。
    對西場大街的居民們,梁寧就像是完全遺忘了一樣。
    他不但撤回了之前派下去做思想工作的工作組,還以政府的名義通知水電等民生保障部門,在現階段的施工過程中,要確保這些居民的生活保障。
    這麽一來這些居民反而就有些茫然了,之前還口口聲聲天天催促著自己這些人搬家,怎麽突然一下卻又沒了下文?
    有些居民打電話或是到市政府來谘詢,得到得答複都是搬遷工作暫時停止,等待市裏的進一步通知。
    好像在一瞬間一切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梁寧現在隻盯著一件事情,那就是古城的一期工程,也就是東門城牆段的修繕複原工作。
    施工項目管理辦公室按照梁寧的要求,將招標文件和最終簽訂的施工合同層層分解,從施工用材料開始每一個步驟都建立了詳細的查驗製度。
    對不符合合同約定和要求的材料,管理辦公室一律不驗收簽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梁寧的這種做法讓駱明軒嗤之以鼻,這個管理辦公室在他的眼裏,應該是連個屁都算不上。
    水泥的標號不對?仿古磚的尺寸偏差較大?施工的進度緩慢?
    這些事情那叫事情嗎?對於施工管理辦公室開出的整改通知,駱明軒也是置若罔聞。
    可是就算一張張的整改通知不斷地下發下去,對方也是一點動靜也沒有,你說不合格他也是照用不誤。
    當這些問題反饋到梁寧這裏的時候,梁寧也隻是讓大家繼續按照規定監督,也並沒有拿出任何有效有力的措施來應對。
    “我說那個姓梁的到底是要幹什麽?照他這個要求去幹的話,那我連西北風也喝不上一口!”
    駱明軒的牢騷引起了駱季遠的注意,多年江湖上的跌打滾爬學到的經驗,讓他嗅到了風險來臨的信號。
    “凡事還是要小心謹慎為妙,你說的那個京城的公子哥,對這件事情是怎麽看的?”
    “他看個屁!拿著他那份就再也什麽事都不管了。”
    “之前那個副市長的事情,是你找人做的吧?”
    見自己的兒子不再說話,駱季遠的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現在早已經不再是打打殺殺的年代,做什麽事情之前都要動動腦子,你是吃了熊心還是豹子膽?竟然敢把主意打到一個副市長的身上?”
    說這話的時候,駱季遠伸手在麵前的茶台上重重一拍……
    喜歡宦海扁舟請大家收藏:()宦海扁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