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涉服裝外貿

字數:2082   加入書籤

A+A-


    陳宇坐在堆滿文件的辦公桌前,手指有節奏地敲擊桌麵,滿腦子都是廣交會上看到的商機。他篤定,服裝外貿會是事業騰飛的風口。
    經朋友介紹,陳宇結識了在服裝行業打拚多年的老周。老周的服裝廠規模不大,但口碑不錯,也一直想拓展外貿業務。初次見麵,老周帶著陳宇參觀工廠。縫紉機嗡嗡作響,工人們熟練操作,一件件半成品在流水線上快速流轉。陳宇仔細觀察,從麵料采購、製作工藝到質量把控,問得十分細致。
    “老周,你這廠子工人技術紮實,打通外貿渠道,往後肯定能大賺。”陳宇信心滿滿。
    老周苦笑著搖頭:“外貿哪有那麽容易?訂單、報關、運輸,每一步都難,咱們沒經驗,出點差錯可就全砸了。”
    陳宇拍拍老周的肩膀:“放心,我既然拉你幹,就有十足把握。我在廣交會上認識幾個國外客戶,對咱們服裝款式感興趣,隻要樣品做好、價格談攏,不愁沒訂單。報關、運輸的事,我找了專業外貿公司,他們會全程指導。”
    接下來,陳宇和老周全心投入樣品製作。根據國外客戶反饋,他們不斷調整設計方案,從麵料選擇到紐扣搭配,力求完美。為找合適麵料,陳宇跑遍麵料市場,和供應商反複議價。
    幾天後,第一批樣品完成。看著精致的服裝,兩人欣慰不已,迫不及待把樣品寄給國外客戶。等待的日子裏,陳宇每天守在電話機旁。終於,在一個上午,電話鈴聲響起。客戶興奮地說:“陳先生,樣品太棒了!先下小訂單試試,質量沒問題,以後有更多合作。”
    陳宇強壓內心喜悅,沉穩回應:“感謝信任,一定保證質量,按時交貨!”掛了電話,他立刻衝向老周的工廠傳達喜訊。老周當即召集工人安排生產計劃。
    可訂單時間緊、工人數量有限,按時完成生產成了難題。陳宇和老周緊急商討,決定臨時招聘熟練工人,調整生產排班,實行兩班倒,確保機器24小時運轉。接下來,陳宇和工人們奮戰在一線,親自監督質量,嚴格檢查每一件成品。工人們被他的熱情和敬業感染,鼓足幹勁加班加點。
    在忙碌的籌備過程中,陳宇也沒忘記深入學習外貿知識。每晚回到家中,他都挑燈夜戰,研讀各類外貿書籍和政策文件,從國際貿易術語到海關報關流程,再到外匯結算規則,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四處請教行業前輩,甚至不惜登門拜訪,隻為求得一個準確的解答。憑借著這股子鑽研精神,陳宇迅速構建起了自己的外貿知識體係,為即將到來的業務開展築牢了理論根基。
    同時,陳宇也在積極拓展人脈資源。他頻繁參加各類外貿交流活動,結識了許多同行、貨代以及海關工作人員。在一次行業酒會上,陳宇結識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貨代老李。老李在業內人脈廣泛,對運輸環節的門道了如指掌。陳宇主動與他攀談,虛心請教運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兩人相談甚歡,老李被陳宇的真誠和熱情所打動,當即表示願意為他提供運輸方麵的支持和幫助。
    隨著訂單生產的推進,陳宇又麵臨著資金周轉的壓力。原材料采購、工人工資發放等都需要大量資金。他四處奔走,向銀行申請貸需要大量資金。然而,由於工廠規模較小,缺乏足夠的抵押物,申請過程困難重重。但陳宇沒有放棄,他精心準備了詳細的商業計劃書,向銀行工作人員反複闡述自己的商業理念和發展前景。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成功獲得了一筆關鍵的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當第一批外貿訂單順利交付後,陳宇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深知,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就必須持續創新和提升品質。於是,他開始謀劃組建自己的設計團隊,引入國際流行元素,同時加大對生產設備的更新投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最終,第一批外貿訂單在規定時間順利完成。看著一箱箱裝滿服裝的集裝箱運往港口,陳宇成就感滿滿。他知道,自己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隨著訂單順利交付,陳宇名聲在業內傳開,越來越多國外客戶主動聯係合作。陳宇借機不斷擴大工廠規模,提升生產能力,拓展業務範圍。在1983年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年份,陳宇憑借敏銳的商業眼光和拚搏精神,在商界浪潮中奮力前行,書寫著自己的傳奇。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