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科技突圍之路
字數:2317 加入書籤
1983年深秋的滬市,寒風裹挾著細雨拍打著天宇電子的辦公樓。陳宇站在落地窗前,凝視著樓下忙碌的運輸車隊——那些裝載著新型收音機的貨車正駛向全國各地。然而,他的眉頭卻並未因此舒展,手中的最新市場調研報告顯示,盡管產品銷量持續增長,但核心芯片的進口依賴依舊是懸在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陳總,梁振國案的餘波還在發酵,"助理小王抱著文件夾匆匆走進辦公室,"但更棘手的是,港商突然提高了芯片價格,漲幅高達30。"
陳宇轉身時,鏡片後的目光閃過一絲冷芒。他早已料到,隨著天宇電子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那些掌握著核心技術的國外供應商必然會通過漲價來施壓。"聯係研發部,立刻召開緊急會議。"他將報告重重拍在桌上,"這次,我們必須在芯片國產化上取得突破。"
研發部的會議室裏,工程師們圍坐在實驗台前,麵前擺放著各種電子元件和圖紙。陳宇拿起一塊進口芯片,在眾人麵前展示:"這枚小小的芯片,成本不過幾元,但因為我們造不出來,就要花十倍的價格進口。從今天起,我們的目標就是——"他將芯片輕輕放在桌上,"用國產芯片替代它。"
一位資深工程師麵露難色:"陳總,芯片製造涉及光刻、蝕刻等幾十道精密工序,國內目前連基礎設備都不完善,這......"
"我知道難,"陳宇打斷他的話,目光掃過每一個人,"但再難也要做。國家正在大力扶持半導體產業,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從今天起,研發部分成三個小組,分別攻克設計、材料和製造工藝。"
與此同時,紡織廠那邊也傳來新的挑戰。隨著國際環保標準的提高,傳統印染工藝麵臨淘汰。老廠長在電話裏憂心忡忡:"小陳,外商要求我們改用環保染料,但進口染料價格太貴,國產的又達不到標準。"
陳宇揉了揉太陽穴,兩個產業同時麵臨技術瓶頸,這是前所未有的考驗。但他的性格裏從來沒有"退縮"二字。"張叔,我記得紡織研究所最近在研究植物染料?"他沉思片刻,"聯係他們,我們出資成立聯合實驗室,一定要把環保印染技術攻克下來。"
為了籌措研發資金,陳宇不得不再次拜訪金三爺。錢莊內,紅木家具散發著古樸的氣息,金三爺慢條斯理地品著茶:"陳老板,上次的借款你倒是準時還清了,但這次要的可不是小數目。"
"三百萬,"陳宇直視對方的眼睛,"我用紡織廠明年的出口訂單做抵押。"
金三爺放下茶杯,饒有興致地打量著他:"你這是要把全部身家押在技術研發上?就不怕血本無歸?"
"不賭,就永遠沒有出路。"陳宇的聲音堅定而冷靜,"如果這次成功,天宇將不再受製於人。"
拿到資金後,兩個研發項目同時啟動。電子廠裏,工程師們日夜泡在實驗室,反複測試不同的電路設計;紡織研究所內,老匠人與科研人員合作,嚐試從板藍根、茜草等植物中提取天然染料。陳宇則在兩個廠區之間來回奔波,親自參與技術討論,協調資源。
然而,就在研發工作如火如荼進行時,市場上突然出現了新的危機。趙成的殘餘勢力不甘心失敗,暗中勾結境外媒體,發布了一篇題為《中國企業技術造假,天宇產品暗藏隱患》的報道。報道中,他們用偽造的檢測數據,汙蔑天宇的收音機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
消息一出,經銷商紛紛要求退貨,股價也開始暴跌。陳宇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權威檢測機構現場演示產品性能。"我們歡迎任何形式的監督,"他對著鏡頭舉起一台收音機,"但絕不允許惡意造謠。"他隨後展示了研發過程中的原始數據和專利證書,"天宇的每一項技術,都經得起檢驗。"
盡管暫時平息了輿論風波,但陳宇清楚,真正的反擊還是要靠技術突破。在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後,電子研發團隊終於傳來好消息:他們成功設計出了第一款國產芯片的電路圖。而紡織實驗室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從植物中提取的染料不僅達到了國際環保標準,還呈現出獨特的色彩效果。
1984年初春,天宇電子舉行了盛大的新品發布會。舞台上,陳宇親自展示了搭載國產芯片的收音機,以及采用環保染料的絲綢製品。"今天,我們不僅推出了新產品,"他的聲音響徹全場,"更向世界宣告:中國企業,有能力打破技術壟斷!"
發布會結束後,陳宇收到了來自北京的邀請——國家科委希望他能參與製定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劃。看著窗外的春雨,陳宇知道,這僅僅是開始。在科技突圍的道路上,還有無數的難關需要跨越,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帶領企業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