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新紀元的序章
字數:1969 加入書籤
1996年深秋,位於帕米爾高原的"昆侖之巔"量子引力波天文台正式落成。這座由天宇航天與中科院聯合建造的科研設施,宛如一座銀色巨艦,靜靜地佇立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之間。陳宇站在天文台的觀測大廳,凝視著中央巨大的環形探測器——這台設備承載著人類探索宇宙起源的終極夢想。
"陳總,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剛剛發表聲明,質疑我們的量子引力波理論存在缺陷。"助理將平板電腦遞過來,屏幕上滿是尖銳的學術批判文章。陳宇嘴角微微上揚,將文件放在一旁:"告訴他們,數據不會說謊。啟動"盤古計劃",開始首次全頻段引力波搜索。"
與此同時,在月球"廣寒城"的地下實驗室,科研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人工生態圈的終極測試。這個占地十平方公裏的封閉係統,不僅模擬了地球的生態環境,還融入了木衛二冰層下的特殊生物群落。當係統連續運行365天,實現氧氣、水和食物的完全自給時,整個月球基地爆發出歡呼——人類距離星際移民又近了一步。
但成功的背後,暗流洶湧。歐美航天聯盟在國際航天組織推動新議案,試圖限製非成員國在月球的開發規模。更有甚者,某些勢力在地球軌道部署了新型監測衛星,密切監視著"天宮2號"太空站的一舉一動。陳宇卻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將"天宮2號"的部分科研數據向全球開放:"太空探索的終極意義,在於推動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
在小行星帶,天宇航天的"拓荒者"采礦艦隊正在緊張作業。這些配備了核脈衝引擎的巨型飛船,如同宇宙中的遊牧民族,追逐著富含稀有金屬的小行星。當艦隊成功捕獲首顆直徑百米的金屬小行星,並開始在太空工廠進行提煉時,地球上的金屬市場瞬間掀起波瀾——曾經價值連城的錸、銥等戰略金屬,價格暴跌七成。
這一舉動引發了傳統礦業巨頭的強烈反彈。他們聯合遊說各國政府,試圖通過立法限製太空采礦。陳宇卻帶著詳實的環境評估報告和就業數據,出現在各國議會:"太空采礦不僅不會破壞地球生態,還能創造數百萬個高技能崗位。與其固步自封,不如擁抱新的時代。"
1997年春,人類曆史上首次星際峰會在"廣寒城"召開。來自全球23個國家的元首和科學家齊聚月球,共同商討人類文明的未來。陳宇作為主辦方代表,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星鏈方舟"計劃:在太陽係邊緣建造巨型環形空間站,作為人類邁向銀河係的中轉站;開發反物質推進技術,將星際旅行的時間從數百年縮短至數十年。
"這不是科幻,而是我們正在書寫的現實。"陳宇的聲音通過量子通信傳遍地球,"但要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超越國界的合作。"他的倡議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響應,但歐美部分勢力依然持保留態度,甚至暗中推動"太空軍備競賽"。
危機在不經意間降臨。某夜,"星穹"衛星群監測到一股異常的高能粒子流正朝著地球襲來。初步分析顯示,這是一次罕見的太陽超級耀斑,一旦爆發,將摧毀地球上所有的電子設備。陳宇立即啟動全球應急響應,指揮"天宮2號"太空站和"星穹"衛星群組成防護陣列,同時通過量子通信向全球發布預警。
在驚心動魄的72小時裏,人類首次以太空力量對抗宇宙災難。當防護陣列成功偏轉大部分高能粒子,地球上的城市燈光依舊璀璨時,全球陷入了短暫的寂靜,隨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這次事件讓各國深刻認識到:在浩瀚宇宙麵前,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1997年盛夏,聯合國正式通過《星際文明合作公約》,成立星際聯邦理事會。陳宇當選為首屆輪值主席,在就職演講中,他望著星空說道:"今天,我們開啟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但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長,讓我們攜手共進,向著星辰大海,永不停歇。"
散會後,陳宇獨自漫步在"廣寒城"的透明穹頂下。遠處,地球如同一顆藍色寶石懸掛在天幕,而更遠處,"誇父號"探測器正朝著神秘的奧爾特星雲進發。他知道,這隻是人類探索宇宙的序章,在未來的歲月裏,還會有無數未知等待著被揭開。而天宇航天,將永遠站在人類文明的最前沿。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