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暗潮與轉機
字數:2330 加入書籤
深秋的風裹挾著落葉掠過工業園區,陳宇站在服裝廠三樓的落地窗前,望著廠區內整齊排列的進口設備。經過數月的籌備,生產線即將進入試運營階段,但空氣中卻彌漫著一絲不安。車間主任老周匆匆趕來,手裏攥著一份皺巴巴的質檢報告。
“陳總,大事不好!新到的兩批棉紗檢測出嚴重色差,根本沒法投入生產。”老周的聲音帶著顫抖,“這批貨正是江南棉紡廠上周加急送來的。”
陳宇接過報告,目光掃過各項數據,眉頭瞬間擰緊。檢測結果顯示,棉紗不僅存在色差,纖維強度也低於合同標準。他立刻想起三天前產業聯盟會議上,趙宏意味深長的笑容——對方顯然在尋找新的突破口。
“通知劉峰,立刻聯係其他供應商調貨。”陳宇將報告拍在桌上,“同時給江南棉紡廠發函,要求他們48小時內給出解釋。”
然而,事情遠比想象中棘手。劉峰連夜走訪周邊三家棉紡廠,得到的答複都是近期產能飽和,無法供貨。更糟糕的是,市麵上開始流傳服裝廠拖欠貨款的謠言,幾個合作多年的麵料商紛紛打來電話,要求提前結清賬款。
“陳總,這是有人在惡意做空我們。”劉峰將一疊調查資料甩在桌上,“這些謠言都源自同一家信息部,背後老板和趙宏的關係匪淺。”
辦公室陷入沉默。陳宇摩挲著茶杯,突然想起重生前接觸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1983年的金融環境雖不具備完整的供應鏈金融體係,但可以借鑒其核心邏輯——用應收賬款質押融資。
“聯係工商銀行,我們用百貨商店的未來收益做擔保,申請短期貸款。”陳宇在紙上快速寫下一串數據,“同時,讓設計部立刻調整生產計劃,用現有合格麵料先生產一批秋冬季主打款。”
正當服裝廠陷入資金與原料雙重困境時,一個意外的轉機出現了。市紡織工業局局長親自打來電話,邀請陳宇參加一個閉門會議。會議現場,局長拿出一份秘密文件,內容讓所有人震驚——江南棉紡廠涉嫌走私進口化纖原料,正在接受海關調查。
“陳總,你們服裝廠的棉紗質量問題,恐怕和這個有關。”局長推了推眼鏡,“我們希望你能配合調查,同時,市裏會協調其他棉紡廠優先保障你們的原料供應。”
三天後,江南棉紡廠的廠長被帶走調查,其在產業聯盟中的席位也被一家國營棉紡廠取代。趙宏雖然極力撇清關係,但在市政府的壓力下,不得不出麵平息謠言。服裝廠不僅順利拿到銀行貸款,還與新的原料供應商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
然而,危機並未完全解除。隨著服裝廠即將投產,新的挑戰接踵而至。百貨商店的服裝銷售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新款式的接受度遠低於預期。市場調研發現,本地居民更傾向於購買傳統款式的服裝,對時尚設計的認可度不高。
“我們陷入了一個誤區。”陳宇在項目研討會上敲了敲黑板,“80年代的消費升級是漸進式的,我們不能用21世紀的眼光去定義市場需求。”
他調出一張數據圖表,繼續說道:“從調研結果來看,消費者並非排斥時尚,而是對過於前衛的設計缺乏安全感。我們可以采取‘改良傳統’的策略——在中山裝、的確良襯衫等經典款式上,融入現代剪裁和細節設計。”
設計團隊連夜修改方案,推出了一係列改良版的“新中式”服裝。男款中山裝采用立體剪裁,內襯加入暗紋提花;女式襯衫在領口和袖口增加蕾絲裝飾,既保留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
為了打開市場,陳宇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服裝發布會。他沒有選擇傳統的走秀模式,而是邀請本地文藝團體,將服裝展示融入舞台劇表演。舞台上,演員們穿著改良後的服裝,演繹著80年代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引發觀眾強烈共鳴。
發布會大獲成功,首批改良款服裝在百貨商店上架後,三天內售罄。更令人驚喜的是,周邊縣市的經銷商紛紛找上門,要求代理銷售。服裝廠的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訂單排期已經排到三個月後。
與此同時,陳宇開始布局電商雛形。他與郵政部門合作,推出“郵購目錄”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郵寄訂單購買服裝。這個超前的營銷模式,雖然在初期遭遇不少質疑,但隨著第一批客戶收到包裹後的好評傳播,訂單量開始呈指數級增長。
當第一片雪花飄落時,陳宇站在服裝廠的監控室裏,看著流水線上快速運轉的機器。產業聯盟在經曆風波後愈發穩固,新的合作項目也在醞釀之中。窗外的工業園區燈火通明,仿佛預示著更大的機遇即將來臨。而他知道,在1983年的商業浪潮中,每一次危機都是破局的契機,每一次挑戰都是蛻變的開始。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