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星火燎原
字數:2270 加入書籤
濱海市入秋的風裹挾著鹹澀的海腥味,將向陽百貨大樓外懸掛的"星火計劃啟動儀式"橫幅吹得獵獵作響。陳宇站在臨時搭建的露天舞台上,望著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來自全省107個鄉鎮的代表、供銷社負責人,還有扛著攝像機的媒體記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的巨型電子沙盤上。
"各位!"陳宇的聲音通過擴音器響徹全場,身後的電子沙盤突然亮起,無數紅點在全省地圖上閃爍,"這每一個紅點,都是我們即將建立的鄉鎮物流服務站。它們不僅是貨物中轉站,更是連接城鄉的經濟紐帶!"
台下響起一陣竊竊私語。角落裏,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村長皺著眉頭對身邊人嘀咕:"說得好聽,可咱們那旮旯連像樣的路都沒有,貨車能開進去?"這話恰巧被路過的老周聽見,他立刻湊上前:"大爺,您放心!陳總早就規劃好了,前三個月由宇翔商貿的車隊免費配送,等站點運營穩定,咱們還會培訓村民開三輪車送貨!"
儀式結束後,陳宇被人群團團圍住。一位年輕的鄉鎮幹部遞上申請書:"陳總,我們鎮想申請首批試點!我們特產的山楂一直賣不出去..."話音未落,另一位中年婦女擠進來:"我們村的紅薯幹也滯銷,能不能..."陳宇接過一摞文件,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字跡,喉嚨突然有些發緊。這些不僅是申請書,更是無數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然而,當星火計劃的第一輛配送車駛入青陽縣李家莊時,迎接它的卻是村民們警惕的目光。司機老王搖下車窗,笑著喊道:"老鄉們,我們是來幫大家賣山貨的!"坐在牆根下曬太陽的老漢吐了口煙沫:"城裏人會這麽好心?前幾年收山核桃,說好的保底價,最後全打了水漂!"
消息傳回濱海市,會議室裏氣氛凝重。王主任拍著桌子:"我就說這事兒不靠譜!農民最講究眼見為實,咱們拿什麽讓他們相信?"陳宇沉默片刻,突然起身:"準備車,我去李家莊。"
傍晚的李家莊,炊煙嫋嫋升起。陳宇帶著老周和幾個員工,扛著電子秤和現金,挨家挨戶敲門。"張大伯,您家的板栗我們全收,當場結錢!"他蹲在院子裏,仔細檢查每一顆板栗,"個頭飽滿,兩塊錢一斤!"
圍觀的村民越聚越多。一位大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拿來一袋山楂。當她數著手中嶄新的鈔票時,聲音都在發抖:"活了半輩子,頭一回見城裏人帶著現錢上門收東西!"
當晚,李家莊的曬穀場熱鬧非凡。宇翔商貿的員工支起大燈,現場分揀、包裝農產品。陳宇站在臨時搭建的貨台前,對著圍觀的村民大聲喊道:"明天,這些山貨就會出現在濱海市的超市裏!等賣了錢,我們還會給大家分紅!"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幾個孩子舉著火把在空地上奔跑,照亮了陳宇沾滿塵土的臉龐。
然而,危機也隨之而來。三天後,正當星火計劃的配送網絡如火如荼鋪開時,老周神色匆匆地衝進辦公室:"陳總,有人在散布謠言,說我們故意壓價收購,還拖欠貨款!"陳宇調出監控錄像,畫麵中,幾個陌生男子正在鄉鎮集市上分發傳單。更棘手的是,部分合作的供銷社開始猶豫,擔心卷入糾紛。
"立刻啟動應急預案。"陳宇握緊拳頭,"聯係媒體,我們開直播收山貨!"
次日清晨,濱海市電視台的直播車駛入青陽縣。鏡頭前,陳宇親自操作電子秤,將一筐筐板栗過磅:"各位觀眾,我們收購價透明公開,絕不拖欠一分錢!"他轉身指向身後排隊的村民,"這位大叔,您說說,是不是當場拿到錢了?"
直播畫麵切到張大伯,老人對著鏡頭笑得合不攏嘴:"俺賣了三百多斤板栗,小陳給的錢比去年販子多出一半!"彈幕瞬間刷屏,無數網友留言:"支持良心企業!我要買李家莊的板栗!"
這場直播徹底打消了村民的疑慮。一周內,星火計劃新增37個合作鄉鎮,訂單如雪花般飛來。陳宇卻沒有絲毫鬆懈,他盯著地圖上尚未覆蓋的區域,在筆記本上寫下:"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係統,培訓農民標準化種植。"
深秋的夜晚,陳宇站在物流園區的監控室裏,看著電子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全省已有82個鄉鎮服務站投入運營,累計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1200餘萬元。突然,bp機震動起來,是母親發來的短信:"兒子,電視台播了你的新聞,全村人都誇你有出息。"
他摸著口袋裏皺巴巴的李家莊收購單據,想起那個抱著山楂的大嫂顫抖的雙手。改革的道路從來不是坦途,但當看到農民臉上綻放的笑容,所有的艱辛都化作了繼續前行的動力。窗外,星火計劃的配送車正駛向夜色深處,車燈連成的光帶,如同點點星火,照亮了鄉村振興的希望之路。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