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破繭之勢
字數:2325 加入書籤
1986年盛夏,濱海市的熱浪裹挾著鹹澀的海風,將宇翔商貿總部大樓的玻璃幕牆烤得發燙。陳宇站在頂樓會議室,望著巨大的電子沙盤上閃爍的物流網絡,指尖重重按在西北區域的紅點上——那裏,星火計劃的觸角正試圖突破層層阻礙,伸向廣袤的黃土高原。
"陳總,西北五省聯合調查組到了。"李芳的聲音帶著掩飾不住的緊張,"他們收到二十多份聯名舉報,說我們的服務站涉嫌壟斷當地農產品收購。"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七位身著正裝的調查員魚貫而入,領頭的中年男人將公文包重重放在會議桌上。
"陳宇同誌,"男人推了推金絲眼鏡,目光如炬,"有人舉報星火計劃利用資金優勢,強行壓低收購價格,導致本地商戶無利可圖。請你對此作出解釋。"
陳宇神色不變,示意技術人員打開投影儀。屏幕上,一張張對比圖表緩緩展開:"各位領導請看,我們在西北的收購價平均高於市場價15。"他調出一段視頻,畫麵裏是甘肅定西的老農站在服務站前,滿臉笑容地數著鈔票,"就拿馬鈴薯來說,過去農戶隻能賣給中間商,價格被壓到三毛一斤,現在我們直接收購價五毛五。"
調查員們交頭接耳,有人拿起報表仔細查看。角落裏,一個戴鴨舌帽的男人突然站起來:"這些數據都是偽造的!我親眼看見你們的人威脅農戶!"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這個不速之客身上。
老周一個箭步衝上前,扯下男人的帽子:"張經理,你還沒死?"眾人定睛一看,竟是早已銷聲匿跡的濱海貿易公司原負責人。張經理掙紮著喊道:"放開我!我有證據!"說著從懷裏掏出一疊照片,畫麵裏,服務站工作人員正與農戶激烈爭執。
陳宇接過照片,瞳孔微微收縮——照片上的場景確實發生在西北服務站,但他清楚記得,那是工作人員在拒絕摻雜使假的農產品。"這些照片是斷章取義。"他將照片投影放大,"請各位注意,農戶的麻袋裏混著大量沙土。我們的收購標準一向公開透明,絕不允許損害消費者利益。"
調查組長若有所思地點頭:"看來我們需要實地走訪。陳總,能否安排我們去幾個服務站看看?"
三小時後,車隊駛入寧夏固原的一個小村莊。村口,二十幾個村民舉著橫幅迎接:"感謝星火計劃,讓我們脫貧致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顫顫巍巍地拉住調查組長的手:"領導啊,以前我們種的枸杞沒人要,現在小陳的人不僅教我們種技術,還幫我們賣到大城市,俺家去年蓋了新房子!"
在服務站倉庫,調查員們親眼目睹工作人員仔細分揀枸杞,每一袋都貼上溯源二維碼。技術人員現場演示:"掃描這個碼,從種植、采摘到運輸的所有信息一目了然。"組長拿起一袋枸杞,看著包裝上印著的"農戶王建軍"字樣,露出欣慰的笑容。
然而,危機並未結束。當晚,陳宇正在整理匯報材料,老周神色慌張地衝進來:"陳總,西北所有服務站的網絡突然中斷,有人黑進了我們的係統!"陳宇衝向監控室,大屏幕上,所有物流數據正在瘋狂跳動,運輸線路圖標全部變成刺目的紅色。
"啟動備用服務器!"陳宇的聲音冷靜而果斷,"聯係公安部網監部門,一定要查出幕後黑手!"他看著不斷閃爍的警報,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張經理被抓前,曾和幾個西裝革履的人密會,那些人身上帶著港商的派頭。
淩晨三點,技術團隊傳來好消息:"陳總,攻擊源找到了,是從香港的一台服務器發出的!"與此同時,老周帶著一隊人衝進張經理藏身的賓館,在他的筆記本電腦裏發現了與境外勢力往來的郵件,內容赫然寫著:"務必阻止星火計劃向西擴張,必要時可采取極端手段。"
真相大白,調查組震怒。一周後,在國務院召開的農村經濟改革座談會上,星火計劃作為正麵典型被重點表揚。會議現場播放的紀錄片中,陳宇站在黃土高原的梯田上,身後是忙碌的農戶和滿載貨物的卡車:"星火計劃的目標,從來不是商業壟斷,而是讓每一個農民都能分享改革的紅利。"
散會後,一位中央領導握住陳宇的手:"年輕人,幹得好!聽說你想建立覆蓋全國的農產品流通網絡?需要什麽支持,盡管提!"陳宇望著人民大會堂穹頂璀璨的燈光,心中湧起萬丈豪情:"如果可以,我希望星火計劃能成為連接城鄉的橋梁,讓中國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改革的春風。"
回到濱海市,陳宇站在新落成的冷鏈物流中心前,看著自動分揀機將新鮮蔬果送入冷藏車廂。遠處,星火計劃的運輸車正駛向全國各地,車身上"服務三農,振興鄉村"的標語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知道,這隻是開始,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還有更多的高峰等待攀登。而他和他的星火計劃,將繼續在時代的浪潮中,書寫屬於中國農民的傳奇。
喜歡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請大家收藏:()陳宇的1983重生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