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婁家的香江規劃中)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A+A-


    婁二叔聽了精神一振,看了陳安一眼,並不覺得意外,對於陳安這個女婿,婁家都比較滿意。
    特別是他這次去香江前,陳安提的建議,給他免去了不少麻煩。
    接著,婁二叔收起思緒,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說道:
    “大哥,這次去香江,我真是大開眼界啊!那邊的情況我都已經摸清楚了。我強烈建議咱們家盡早過去,我跟你們說……”
    陳安神情專注,他將婁二叔介紹的情況,與自己現實世界中的記憶相互對照,大腦如同精密的儀器一般,迅速梳理著思路。
    香江的工業崛起於50年代,宛如一顆璀璨的新星,在時代的浪潮中嶄露頭角。
    其經濟發展曆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重要階段:轉口港形成前期上世紀40  60年代)、轉口港時期上世紀60 本世紀 50年代)、工業化時期50  70年代)、工業多元化時期70年代以後)。
    進一步剖析香江工業崛起的原因:
    首先,國內為香江製造業崛起提供了大量的生產資料。
    戰後,大量香江市民回流香江,與此同時,也有一大批內地資本家及普通居民前往香江。
    據相關統計,49年至50年春,約有75萬人從內地移居香江,他們主要是來自粵、閩、魔都和其他商業重鎮。
    大批移民湧入香江,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機器設備、技術。
    同時這一時期,香江的人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46年的60萬人激增至60年的307.5萬人。
    如此大規模的人口湧入,帶來了諸多積極影響。
    一方麵,人口的增加極大地刺激了內部需求的增長。人們生活所需的各類商品需求量大幅上升,為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另一方麵,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供應,讓香江得以充分發揮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大力發展工人工資低廉、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製造業。
    這種發展模式巧妙地避開了香江自然資源缺乏、地價高等不利因素,成為了香江工業的比較優勢所在。
    其次,國內對香江的支持政策為香江營造了穩定的發展格局。
    60年代,國內明確宣布對香江實行“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穩定政策。這一政策猶如一顆定心丸,讓投資者和居民對香江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
    與此同時,東南亞一些國家政局動蕩不安,軍事衝突頻繁發生,這使得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相對穩定、政策友好的香江。
    大量資金的湧入,如同強勁的引擎,推動了香江製造業的高速發展。
    從具體的數據來看,在47  78年這32年間,香江的本地生產總值實現了驚人的增長,由15.35億港元增加到852.06億港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9.98。
    70年,香江產品總出口額達到123.47億港元,比60年增加了3.3倍,平均每年遞增15.7。
    這些數據無疑是對香江工業高速發展的有力證明。
    香江工業的發展特征總體上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50年代以紡織業為主,60年代以輕紡業為主,70年代則是電子、電器、鍾表、攝影及光學儀器工業的興起和高速發展。
    50年代中期,紡織業和製衣業迅速崛起,成為了香江工業的兩大支柱。
    59年時,紡織業基本占據了所有製造業雇用人數的14;製衣業雇用人數占比也達到了19.0,與紡織業並駕齊驅。
    紡織業更是香江唯一擁有當時最先進技術裝備的輕工行業,香江紡織業也因此被稱為香江工業的“領頭羊”和全世界最現代的紡織業之一。
    截至62年底,香江共有紗廠35家,紗錠60萬枚,雇用工人多名。
    大小布場263家,擁有織布機2萬多台,雇用工人多名;
    大小染廠146家,雇用工人5200多名。
    婁二叔的聲音激動中帶著幾分急切,繼續道:
    “大哥,我跟你說,這香江的社會環境,確實有些混亂。要不是提前做了準備,帶了程師傅和郭師傅過去,指不定得吃多少虧!
    不過,也正是這幾個月的生活,我算是看明白了。
    香江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不是啥好選擇。那地方看似遍地是機會,可背後的風險也不小,沒點門道和實力,根本站不住腳。
    但話說回來,對咱們這樣的家庭而言,香江那就是天堂啊!
    在那裏,咱們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不用像現在這樣,整天提心吊膽的,生怕哪天政策一變,咱們就一無所有了。
    大哥,我看咱家還是得盡早過去。現在香江的經濟發展很快,尤其是紡織業,簡直興盛得不行。
    咱們家以前就開過紡織廠,做生不如做熟嘛,到了那邊開家紡織廠,肯定能成。
    而且啊,我已經在那邊買好了宅子,還聯係上了以前家裏生意上的一些老關係,該打點的關節都打通了,買地建廠啥的都沒問題。
    等家裏都過去了,先投資個六七十萬建個紡織廠,等咱們熟悉了那邊的市場,再慢慢擴大規模,以後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
    婁二叔一口氣說完,書房裏瞬間安靜了下來,大家都沉浸在他描繪的香江蓬勃發展的景象中,誰也沒有急著開口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婁半城才緩緩回過神來。他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轉過頭,看向陳安,目光中帶著一絲期待,問道:
    “小安,對於你二叔這個建紡織廠的建議,你怎麽看?有什麽想法盡管說。”
    對於陳安,婁半城早已信服。他知道陳安雖然年輕,但眼光長遠、心思縝密,看問題往往能一針見血,所以心中對他還是有一定期待的。
    陳安微微沉思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語氣堅定地開口否定道:
    “婁叔,二叔,對於這個建議,我有不同的看法。
    從二叔的介紹中,我已經看到了紡織業一些隱藏在繁榮表象下的深層次危機。
    香江的紡織品更容易受到進口國家的配額限製。
    我留意到,從在50年代末開始,大量的香江棉紡織品出口到了約翰牛,這已經引起了當地紡織工業的強烈不滿。
    從59年開始,約翰牛就已經開始限製從香江輸入棉紡織品了,這對香江紡織業的發展影響很大。”
    喜歡四合院:開局西跨院,不差錢!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西跨院,不差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