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發財了、裝備部回應
字數:4496 加入書籤
時間在忙碌中悄然流逝,到了天蒙蒙亮時,這片礦山地下已經形成了一條條七拐八拐的礦道,宛如一張錯綜複雜的蜘蛛網。
而這個新發現的礦脈,已經被陳安收取殆盡。
經估算,采出的礦石大約有30萬噸,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望著秘境空間中的那座新形成的礦山,陳安心中滿是喜悅和成就感。
陳安心滿意足卻又帶著幾分意猶未盡的情緒,返回了四九城。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此次行動的種種細節,心中滿是對收獲的期待。
回到四九城後,他顧不上休息,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盤點這一晚上的“戰利品”。
他大概算了一下,這些金礦石的品位不錯,其中最高品位達到了驚人的280 克噸,平均品位在25克噸左右。
除此之外,礦石中還伴生著其他有價值的金屬礦產。
銀礦的品位為50克噸,銅的含量占比11,鉛為3,鋅為12。
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倘若全部冶煉完成,那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經過一番計算,得出的數據令人咋舌:
黃金產量達7500公斤,白銀約公斤。
銅噸,鉛9000噸,鋅噸。
發財了!
而且,冶煉後產生的礦渣也並非毫無用處,它們可以被製作成矽酸鹽水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陳安目前自身所具備的礦石處理能力有限。
他一天最多隻能處理80噸礦石。
若要將這30萬噸礦石全部處理完畢,按照當前的處理速度,得需要長達 3750天。
這讓陳安深刻意識到,工業化的礦石冶煉項目,必須盡快在秘境空間中全力上馬了。
必須要提高礦石的處理效率和資源獲取速度。
在今天之前,陳安獲取黃金的渠道主要有兩個。
其一,是在秘境空間中冶煉鐵礦石尾礦。
這些尾礦中雖然黃金含量不高,但積少成多,平均每噸礦石中仍可提取出 0.2克黃金。
一個月下來,能收獲480克黃金。
在過去6個月的時間裏,通過這種方式,他總共收獲了2880克黃金。
其二,則是依靠馬甲趙啟強在黑市的活動。
在黑市販賣物資,再用所得資金購買大小黃魚。
這種方式一個月能收獲780克左右的黃金。
4個月下來,也積累了3120克。
將這兩種渠道的收獲合計起來,共有6000克黃金。
再加上父母之前積攢的存貨3750克。
截至目前,秘境空間中屬於自家的黃金儲備達到了9750克。
當然,這還沒有將陳安從九龍寨得到100萬港元後,從婁家兌換的黃金計算在內。
那部分黃金數量也頗為可觀,約有444條大黃魚,總重量達138.88公斤。
這些黃金將成為香江青龍門發展的啟動資金,為青龍門在香江的崛起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冶煉金礦原礦,按照目前的處理能力,一天能處理80噸礦石。
這意味著,陳安每天將能夠收獲:
2000克黃金,4000克白銀,銅8.8噸,鉛2.4噸,鋅9.6噸。
如此豐厚的收獲,一天就抵得上過去一個半月的總量。
這讓陳安,從此不再擔心資金問題了。
如此巨大的收獲極大地刺激了陳安,他決定再接再厲。
第二天晚上,他馬不停蹄地前往茂山鐵礦,經過一番努力,收獲了40萬噸鐵礦石原礦。
第三天晚上,他又轉戰龍登煤礦,再次收獲頗豐,共得到35萬噸煤炭,其中無煙煤25萬噸,褐煤10萬噸。
然而,冶煉能力沒有得到增強。雖然獲取礦石資源越來越多,但實際收益並沒有擴大多少。
麵對這一問題,陳安果斷暫停了這種豪取資源的步伐,轉而將精力投入到加強科學實驗工業區的建設上。
他知道,隻有提升工業區的工業化水平和生產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冶煉能力不足的問題。
而且,如今有了香江的市場渠道,陳安的思路也更加開闊。
他意識到,有些零部件並不需要全部自己製造,完全可以從香江采購成品。
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能進一步加快秘境空間中的工業化步伐。
當然,秘境空間中的農業和工業產品也不再是存在倉庫中的庫存。
青龍門可以在地下市場將它們變現,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資金。
這將為青龍門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
……
時光悠悠流轉,一切都在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推進著。
很快便來到了3月中旬,這一天,陽光正好,二局訓練基地。
基地裏,隊員們訓練的呼喊聲、器械碰撞的聲響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充滿活力的樂章。
陳安剛剛完成對一隊新隊員的武術指導工作,收拾好物品,準備離開訓練基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就在他剛邁出訓練場地沒幾步,便被徐峰派來的人叫住了。
“陳教官,徐局長讓你去他辦公室一趟。”來人恭敬地說道。
陳安心中雖有些疑惑,但還是點了點頭,朝著徐峰的辦公室走去。
當陳安走進徐峰的辦公室時,他微微一怔。
隻見辦公室裏除了徐峰,還有黃華、羅戰和藍琪三人。
看到黃華,陳安心裏“咯噔”一下,瞬間一個激靈。
他深知黃華的身份不一般,平日裏都忙於核潛艇研究,若非有重要的事情,不會輕易出現在這裏。
而且,黃華親自過來找他,那肯定是有不尋常的事。
不出預料的話,應該是裝備部對他上次提出的軍地合作科研的建議有了回應。
說起來,距離陳安提出那個建議都快兩個月了。
在這段時間,裝備部對於他的提議一直沒有明確的回複,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想想也對,陳安隻不過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在軍方的科研領域裏既沒資曆,也沒相關經驗。
當初劉部長能給他一個名額進入軍方科研項目,就已經是格外開恩,給了很大麵子。
可陳安當時卻提出了一個讓不少人覺得“不知天高地厚”的要求。
不僅拒絕了裝備部的邀請,理由居然是給出的條件不夠高,還表示要獨立負責項目,並且擁有決定權。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居然還想在軍地合作中占據主導權!
喜歡四合院:開局西跨院,不差錢!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西跨院,不差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