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三星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字數:3113   加入書籤

A+A-


    原來高劉兩家的裂縫不是空穴來風,導火索來自於高明樓的二兒子三星,高明樓兩口把家裏的聰明都吸收完了,兩個兒子都有些憨厚老實,大兒子小光娶了劉立本的大女子劉巧英,二兒子三星現在還沒有對象。巧玲去年沒有考上大學,三星主動把自己的教書的位子讓給了巧玲,自己寧可去開拖拉機。
    這天下哪有無緣無故的慷慨?三星雖然有些憨,審美眼光還是不差的,他早就盯好了巧玲。三星娘看兒子最近幾天好像魂不守舍,一問才知道,這是害了相思病,自己的兒子自己最清楚,就和高明樓商量,攛掇他去找劉立本吹風,探探劉家的意思。
    高明樓非常清楚劉立本的為人,那家夥把大女子許給自己的大兒子,因為巧英是文盲,他攀附的是自己的權力。三女子巧玲雖然和三星都是高中生,這女子野心大著呢,這回辭去民辦教師不幹,憋著勁複讀,準備再考試一年,又怎麽會看上他家的三星呢?劉立本的眼皮都是往上翻的,絕對不會再把三女子嫁給三星,以巧玲的脾氣,即使劉立本願意,巧玲也會寧死不屈,撮合這門親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三星文化雖然低,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經不住老婆的軟磨硬泡,半晌午背著手去後村找劉立本。
    村裏人雖然不知道他和親家在家裏談了些什麽,卻有人在背後聽到高明樓從劉家出來後憤憤不平的說道:“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大學是你家開的,你說考就考,能的你?我兒子還不要你女子呐。” 一聽這話音肯定是在劉立本那裏吃了閉門羹。
    下午高加林騎上自行車,挎上書包出門,走到大馬河橋的時候,看見了三星的背影,他有氣無力在前麵蹬著車子,加緊蹬了幾下追了上去:
    “三星,你這是去哪兒?”
    “去縣城辦點事兒,你呢?”三星說話有些閃爍其詞。 “我去縣城閱覽室查資料。”
    兩個人並排騎著車子,加林看著路兩邊綠油油的莊稼,內心充滿著對土地的熱愛,不由自主哼起了歌兒。
    三星則無精打采,一路上默不作聲。
    到了縣城,兩人在十字街分開,約好五點在這裏會合一起回家。
    今天是星期五,閱覽室裏人不多,高加林找了一個靠窗戶的位置,他在心裏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不要再看那些閑書,那些所謂的畫報,那些所謂的大城市,還有漂亮的高樓大廈,以及時事政治和國際關係從今天起都和自己的世界絕緣,現在他高加林就是高家村的一個青年農民,隻有回歸現實才有可能走出一條新路。他把自己需要參考的雜誌和書都借出來,拿出筆記本和筆,認真看了起來。
    “黃土高原分布區幹旱少雨,土壤中有機質的積累和淋溶作用弱,自然剖麵不明顯,隻有耕層和底土層,缺乏明顯的犁底層和澱積層。土壤質地一般為粉砂質輕壤土。耕層為粒狀或不穩定的團粒結構,荒地呈團粒結構,底土層為發育良好的柱狀結構,表現為黃土的直立性強。”
    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現在居然才知道這片土地的特征,高加林深深沉浸在對知識的汲取上。
    他認真做著筆記,字體剛勁有力,追求事業的動力灌注在筆尖上,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了滿滿好幾張。
    “全剖麵呈強石灰弱堿性反應,底土即有石灰沉積,呈假菌絲狀或粉霜狀。土質疏鬆多孔,具有良好的通氣透水性,但結構性弱,水穩性差,抗蝕力低,易受侵蝕。所以表層土質鎖不住水分,而坡度如果太高會很難鎖住土壤,就會造成水土流失。”
    原因終於找到了,他欣喜若狂,隻要找到原因問題就好辦了。歸根結底是表層土質和坡度的問題,那能不能弄成梯田呢?
    高加林聯想到畫報上美麗的梯田,優美的曲線錯落有致,隨即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有梯田的地方都是水多的地方,如此貧瘠的黃土高原,水就是奢侈品。
    低頭看看表,不知不覺快5點了,他還了書騎車和三星會合。
    三星比來的時候高興多了,兩個眼睛放出了喜悅的光芒,他的書包裏裝了書,看著應該不少,高加林問三星:“你什麽時候也學會看書了?”
    三星急忙答道,“沒有文化誰看得起咱呐,看你識文斷字,到哪裏都有人高看一眼,我也不能落後啊,必須向你學習。”
    加林說:“三星,你買的都是什麽書,讓我也看看?” 三星急急忙忙掩飾道:“我買的是《青春之歌》,《鐵道遊擊隊》,還有《林海雪原》沒啥好看的。”
    既然三星不樂意,他也不強求,從直覺來看,裏麵一定有鬼,三星這個人不管看什麽書,過不了三分鍾必然打哈欠。
    回到家,爸爸遞給他一封信,是黃亞萍寫給的。
    “加林,我已到南京,一切安好,不必掛念。” 這時候的高加林對黃亞萍已經不敢有非分之想,他們早就不是一路人了。盡管這樣,在低穀的時候,黃亞萍的關心就像一捧清泉灑入他剛剛複蘇的心田,非常感念這個女子對自己還是念念不忘。
    黃亞萍是一個專一有主見的女子,最終也沒有和張克南走在一起,信上講了她的新單位的一些情況,還說南京是江蘇的省城,非常發達,如果將來有什麽需要幫助的盡管說,她會竭盡全力幫助。
    高加林心裏暖暖的,離得這麽遠,雖然知道沒有一點希望,他依然對黃亞萍抱著感激之情。如果不是這封信,他還真以為已經被外麵的世界隔絕了。
    晚上睡覺前,把那封信塞到枕頭下麵,那晚上他睡的非常輕鬆。
    第二天一早,有孩子在街上跑著唱著“三星照,四季瓜,蛤蟆光想吃鮮花,鮮花想攀高枝去,蛤蟆河川叫呱呱。”
    高家村有時候就是這樣,誰家隻要有什麽事兒,不要東家長西家短的來回傳,隻要聽聽孩子們唱的歌,基本上都明白個一二三了,這成了農村心照不宣的傳播方式。
    加林母親對玉德老漢說,“聽見了吧,比新聞聯播管用。”
    喜歡高加林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高加林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