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馬上就要分田到戶了,生產隊的產業成了香餑餑!
字數:2875 加入書籤
如何和劉立本說清楚這事兒,高明樓和高小光誰都沒有這個膽子,還是高明樓主意多,他知道馬栓和高加林關係還行,就讓高加林去馬店找馬栓。
劉巧珍一聽大姐喝了藥,馬上就哭了起來,馬栓安慰老婆道:“別光顧著哭,人沒事就好,這事兒得商量一下怎麽讓你爸媽知道,人家加林救了大姐,跑前跑後的,先弄點兒東西讓人家吃吃飯。”
高加林忙了半天,又困又乏,坐在凳子上直打哈欠,聽到馬栓要巧珍給自己做飯,連忙製止,“吃飯都是小事,巧英還在衛生院打吊針,沒人照看,巧珍還是先去衛生院,其它事情咱們再商量,這事兒要保密,事關兩家的名聲。”
最後商量的結果是讓明樓老婆帶著兒子高小光回去給劉立本捎信兒,先把事情壓下來,這大能人和二能人的臉麵一旦丟了,以後就沒法在地麵上活人了。高明樓明白的道理,劉立本一樣明白。
兩口子生氣都是尋常事兒,沒成想鬧成這樣,事先高明樓交代了高小光,無論劉立本兩口怎麽說,都保持一個原則: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高小光到了老丈人家,跪在劉立本的窯裏,由母親把巧英喝藥的大致情況講給劉立本兩口,氣得劉立本打了小光幾巴掌,巧英母親哭著數落小光,小光始終低著頭任打任罵,等劉立本氣消了,他回去拿了鋪蓋跟馬栓去縣城參加蓋房班。
高加林因為救人身體嚴重透支,累成了一攤泥,回到家裏一覺睡到大天亮,直到屋後的喜鵲把他吵醒。
高家村南邊就是大馬河,村子挨著河堤,有一條路通下河堤下麵,路東邊是一個氨水庫,路西邊是一大片棗樹林,河堤南邊的空地上有村集體的產業,下了河堤是一個打麥場,都是用石滾壓過的,即使下再大的雨,地也是瓷實的,有時候農閑下來,可以放放電影。
打麥場的西邊還有一個四四方方的曬穀場,這是弄水泥鋪平的底子,四周的垛牆有一尺高。曬穀場的西邊是一溜豬圈,豬圈北邊依次是電視房、豆腐房、牲口房、村裏的小糧庫。
高家村是城關公社第一個有電視機的大隊,確切的說,電視機是一隊的,每到夜幕降臨,十裏八村的小青年就跑過來看電視。
說起這個電視機還是有些來曆的,村裏有個軍隊上幹事兒的技術員叫高明山,他去剛果出差,帶回來一台16寸的“日立”黑白電視機,那時候這可是稀罕物,整個城關公社隻有糧所辦公室有一台9寸電視機,小的可憐。高明樓想讓這台電視機給高家村爭爭光,提出給高明山家弄兩孔新窯來做交換。這高明山考慮到自己的老婆孩子們,也不能守著電視機過日子,這玩意兒不擋吃不擋喝,對於這個意見完全接受。於是電視歸村裏,村裏給高明山箍了兩孔頂底一新的窯洞,前後花了不到一百塊錢。
馬上就要分田到戶,對於生產隊的產業,高加林如數家珍,心裏盤算著有機會也拿一塊兒。
豆腐坊是一個好地方,城裏人逢年過節豆腐供不應求,供銷社的楊二虎每次都開著他的吉普車來拉豆腐,也是高家村的一個主要經濟支柱。
棗樹林每年的產量也有個幾千斤,但是村裏孩子們嘴饞,收的沒有偷的多,如果想看著棗樹林不被偷,那二十畝地拉的戰線比較長,沒有三五個人是看不住的,這樣算下來,忙活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
村裏的豬圈有十個豬舍,每個豬舍能養六頭豬,這個可以根據需要再蓋,關鍵要看高明樓和劉立本會不會放手。
還有就是牲口院,有一頭老黃牛和一匹馬,還有一台手扶拖拉機和一輛馬車,想要產生大效益十分有限。
高加林和德順爺坐在地頭合計,挨家挨戶分析,看看這些資產最有可能落在誰的手裏。
“加林娃,這些東西誰想拿到手裏,全憑明樓一句話,他不想讓誰拿,把上交生產隊的好處提的高高的,別人就會知難而退。這個事要事先在桌子底下做好工作,才能吃上肥肉。”
巧英喝藥的事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出院後,該幹啥就幹啥,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這次沒有小孩子再唱出什麽不著調的東西,一直過了一個月,先是劉立本夜裏送來二百塊錢,說是給高加林的定錢,讓他幫著當個會計,以後買賣上的事都要幫襯著。高加林不管如何拒絕,劉立本生了氣,加林母親看到劉立本是真心的,就收了下來。高加林心裏很清楚,這錢是劉立本感謝救了大女子的心意,自家的窯年月久了,等過了夏收可以先收拾一下,那樣住著也舒服。轉念一想,這錢還不能動,或許將來還會派上用場。
公社副書記王振武親自來到高家村開動員會,關於落實分田到戶政策高家村的行動很落後,屬於落後分子,嚴重拉了城關公社的後腿兒。
動員會開成了訴苦會,主要是分為兩種意見,本來高家村的構成主要是高家和劉家人最多,高家比劉家多了百十口,其他的小姓氏,有張老秉的張家人,還有姓黃的、姓李的、姓武的,合計有三十多家,農村的事情,哪個家族的人多,他們的意見就是主流。但是這次麵臨的問題是,人口多的都想趕快分田到戶,幹完了地裏的活兒可以到縣城攬工。人口少的都害怕分了地,自己種不了,還是一個麻煩事兒。
張老秉跟在王振武周圍殷勤得讓人懷疑,高加林判斷這個“鬼老三”
這樣表現,根本就不像要辭去一隊副隊長的樣子,心裏也開始打鼓,懷疑高明樓對他的承諾能不能兌現。
王振武聽取了群眾的意見,也沒有做出結論,最後他興奮的對村民說道:““社員們,任何政策都不會十全十美,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小集體的原因,或者個別人的原因,就影響國家發展的步伐,在這一點兒上,我相信高家村的領導班子,一定會拿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讓我們城關公社分田到戶畫上一個好看的句號。”
喜歡高加林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高加林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