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張克南有了情敵,高加林讓全村人吃上了魚!
字數:2409 加入書籤
劉立本權衡利弊再三,如果巧珍去麵館,本來那裏就不缺人,吃住不說,還得發一份工資,自己的分紅肯定得少,去當保姆還能管吃管住再領一份工資,還是當保姆劃算。
到了縣城,因為是過節,去鄭妍君家裏不方便,高加林領著他去找鄭小傑,吃過晚飯,巧珍和鄭小傑住在一起,高加林去找張克南。
第二天見到鄭妍君,她很滿意劉巧珍,夏成濤的父母得知她是高家村的人,就問她認識明樓不認識,知道這姑娘還是明樓的連襟親戚,提到劉立本,夏老也有印象,更是把巧珍當做自家人,就這樣巧珍安頓了下來,成了高家村,不確切來說是馬店第一個來縣城幹部家裏幹保姆工作的人。
進入深秋,收了大豆玉米後,原上的氣候開始變涼,三星順順當當娶了美琴,美琴在高家村呆了半個月後,又回北山忙自己的服裝廠,三星開始兩頭跑,弄得明樓跟把兒子嫁給人家一樣。至於高小光,巧英見馬栓那頭沒有一點動靜,也認命了,讓他在豆腐坊幫忙,不再埋怨丈夫的窩囊。
馬建國身體恢複後,繼續幹他的大隊書記。抽空去看了郭秀英和王振武,振武瘦得皮包骨頭了,現在躺在床上也起不來了,一天就喝點兒麵湯續命。他一如既往要求曉春照顧振武一家,因為他心裏的那個疙瘩一直都在,隻要曉春替寶玉盡孝,真到了那一天,寶玉才可能不會出賣曉春。
馬栓辭去了隊長的職務,專心領著人蓋房修屋,他等了兩個月也沒見劉家人登門說軟話,不再想巧珍的事情。在痛苦無聊的日子,學會了酗酒,隻要是晚上,不喝半斤就睡不成覺。
三星結了婚,高明樓不再像以往提那麽大勁了,把能推的事情都交給高加林,自己這老胳膊老腿的趁著能動出去轉轉,他和老伴一起買了票去省城旅遊。
高家村的人還沒有人去過省城,張老秉解放前打仗經過臨潼,算是從省城的邊上溜達過去了。
劉立本托親家給巧玲帶些東西,還發了電報讓巧玲接住他們,領他們在省城轉轉看看。
農業大學是省裏的重點,劉巧玲班裏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有個叫李東明的小夥子對她顯示出了好感,有事沒事總愛往她前麵湊。一想到張克南還在家裏等著她,心頭燃起的火苗不得不按下去。
自己畢業還得四年,克南比自己大四歲,即使畢業,也要再上班一年才能結婚,那時候克南就二十七了,屬於大齡青年,克南說可以等,也說服了吳春梅,說找一個大學生的媳婦不容易,好飯不怕晚,這也是張家的榮耀。
克南和李東明相比要差一些,這個李東明的臉型棱角分明,骨架大,有運動員一樣的體魄,是校籃球隊的前鋒。克南是一個癡心的人,每星期都會給她來信,訴說相思之情。
自己一個本科生有這麽高的學曆,老師在剛開學的第一天就說過他們畢業後的去向,往屆生都是去市裏的農業局或者大國企上班,回到縣裏的很少,她心裏開始矛盾,在事業和感情之間的取舍成了一個難題。
克南一個高中生,就是撐破了天也就是縣城供銷社的主任,將來不可能兩地分居的生活吧。
高加林的日子趨於平淡,村裏的年輕人農忙後陸續又到城裏攬活,地裏的菜品種也越來越少,大家肚裏都缺了油水,於是不斷有人在他麵前吹風,“加林,明樓出去玩了,他不在家,就看你的了,能不能想想辦法給鄉親們改善改善生活,芹菜、蘿卜纓都讓人吃得臉發綠!”他經不住別人攛掇,就尋思著怎麽找個機會給高家村的人改善一下生活。
他去馬店麵粉廠拉麥麩,碰巧遇到了石佛公社的書記常永學,閑聊中知道水庫的後期工作都已經做好,馬上就開始蓄水了。他一聽這個消息,心裏就有了主意。
水庫蓄水,下遊的大馬河水量就要減少,可以趁著這個空檔讓大家吃幾天好吃的。
他摸清了蓄水的時間安排,等到第一天他用大喇叭把村裏的人喊到河邊。趁著水位低,築起了兩道壩,長度有個二百米,讓壯勞力把水桶拴上繩子,壩上一邊一個人,抓住繩子把桶蕩起來,往外豁水。一班人累了,下一班接著幹,到了天擦黑,人們看到堵住的河裏全是大大小小撲騰著尾巴的魚,有鯉魚、草魚、鯰魚、鰱魚、鯽魚,摞在一起著實讓人喜歡,大人小孩兒都笑逐顏開。
把魚全撈上來後,開始讓高國安和大隊的骨幹排隊分魚,一斤左右的一家一臉盆,三兩半斤的一家一臉盆,剩下的貓魚小蝦再分一盆,這樣高家村的三百多戶都吃上了平時連想都不敢想的魚。
一下子有了這麽多魚,有人煮了吃,做成魚湯,放了紅辣椒和米醋,再滴點兒香油;有人炸了吃,用菜籽油把裹了麵糊的魚炸得金黃,都放起來慢慢吃;還有吃不完的自己用水養到盆裏,還有的直接送親戚。這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其它河邊的村子也紛紛效仿。
喜歡高加林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高加林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