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回門兒回出了尷尬,讓高加林無法回答!
字數:2509 加入書籤
他推薦馬曉冬和高三星,從兩個人裏挑一個接替自己,高明樓知道兒子的本事,明智地讓三星當治安員,於是馬曉冬理所當然當上了城關公社的治保主任。
戒煙不戒酒!馬玉芳當著家人的麵,讓哥哥們不要給高加林讓煙。
馬曉春趁著喝了二兩酒遮臉,端起一杯酒對高加林說道:“加林,做大哥的求你一件事,玉芳在我們家可是沒有下過地幹活兒,你們結了婚,可不能讓她當壯勞力用啊!”
高加林以為馬曉春是在開玩笑,他看看馬家的其他人,包括馬建國兩口麵無表情,也沒其他人接話茬,氣氛變得尷尬起來,讓高加林顯得很不自然。
自己娶的媳婦,就是讓一起勞動一起生活的,都是莊稼人,不能把她當少奶奶養著吧,就是自己願意,鄉親們的唾沫星子還不得把爸媽給淹過頭頂。
馬玉芳知道家裏人的好意,可是這樣說出來,讓加林怎麽回答呢?明擺著家裏有地要種,有豬要養,還有小麥換麵的生意,自己作為家裏的一分子能坐著等吃等喝嗎?再說在農村哪家的媳婦不得下地幹活呀。
高加林端著酒杯僵在半空,喝也不是,放下也不是。他一旦答應了,萬一自己爸媽年齡大了,還不得玉芳忙前忙後,到時候馬家責問起來,自己怎麽交代!
因為之前大家都忙於結婚的事,對於婚後的細節,兩家人沒時間也沒心思考慮。現在結了婚,這個細節今天由馬曉春提出來可以理解,馬曉春不是代表他個人隨口說的,在高加林進門之前,這些問題都是商量好的,老丈人兩口肯定不能說,擔心沒有轉圜餘地,大兒子說出口,即使有什麽不妥帖,還可以補救。
高加林知道隻要說出口,就是眾目睽睽下給馬家許下的承諾,要是以後玉芳真在這事兒上受了委屈,自己不好給馬家交代,一時陷入兩難境地。
馬嬸兒見女婿作難,急忙說道:“你看這老大,一喝多嘴就沒把門,加林的生意多,換麵、壓麵條、養豬,就是玉芳不會搗弄莊稼,光這些活兒都幹不完。你們當哥哥嫂子的,真是到了農忙,會看著妹妹家的糧食爛到地裏?”
“多大個事兒,喝酒喝酒,媽說的對,分工合理,我同意,以前玉芳沒過門,人家的活兒難道沒人幹嗎?”馬曉冬也端起一杯酒,既然媽媽說了,哥哥嫂子們都附和著,總算給高加林下了台階。
高加林對於丈母娘說的讚同,如果單純家裏就是種地的,媳婦不去出山勞動,鄉親們一定會唾沫星子亂飛,自己家可以忙的事多,哪一塊兒都離不開人,玉芳想幹什麽按自己心意。出山勞動的活兒,根本不需要玉芳插手,在家做好後勤保障就是最大的功勞。
到了晚上,知道新女婿回門兒,歇班的巧珍拉著馬栓過來賀喜。
巧珍和馬栓和好了,關於不能生育的問題,經過劉立本巧舌如簧一番,得到了馬栓父母的理解。一家人商量好了,瞅準機會先抱養一個知根知底的女嬰,男孩子在農村都稀罕,有些生了女娃娃的,為了要男孩兒,也會把女娃偷偷送人。這在農村叫做“先引一個”,拿這個女嬰作為未來自己子女的引路人,後麵就可以生自己的孩子了。據說這一套很靈驗,多年以來一直成為了農村人心照不宣的養育模式。
因為巧珍沒有生養,在農村有忌諱,不在婚禮邀請的名單之內,她心知肚明,婚禮當天也沒有去自討沒趣,但是禮金托劉立本已經送到。
馬建國特意讓媳婦兒去通知他們兩口和馬百川,以及幾個關係不錯的人,晚上來喝個酒吃個飯,作為答謝。
巧珍在鄭妍君家裏,明顯臉色白淨了,氣色保養的也不錯。
馬玉芳隨巧玲的稱呼,習慣叫她“二姐”,兩人吃到半路,就和嫂子們拉話去了。
剩下男人們推杯換盞,馬栓在心裏非常感念高加林,共過幾次事後,越發覺得這個人值得信賴,可以做一生的朋友。
加林結婚的新窯就是馬栓領著人給他箍的,除了材料吃飯的錢,工錢馬栓沒收一分錢,不管怎麽讓,他堅決不收。高玉德無奈,把錢放到劉立本家裏。
吃過飯送走客人,馬建國問女婿往後的打算。
“加林,春節前出了兩欄豬,成萬元戶了吧?”
“毛錢算下來,勉強冒了個頭兒,把原來的花費算上,差半截呢。”
“那下一步有啥打算?”
“等端午節過後,再蓋些豬圈,把規模上一個檔次!去集上看賣豬肉也掙錢,想著雇一個夥計專門殺豬賣肉,不知道行不行?”
“想法很好,我的意見是先緩緩,再穩著走一年再說,步子邁太大,容易拉著胯!賣肉的生意,要看你們村吃肉咋樣,要是每天殺一頭賣不掉,這個生意就別幹,你要估摸能消化不能。”
喜歡高加林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高加林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