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光影革新·產業重構
字數:1775 加入書籤
2022年10月10日,京城五環內,星寧大廈頂端的量子信號發射器閃爍著幽藍光芒。隨著沈知意按下啟動鍵,星寧影視公司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即暴漲的股價如火箭般竄升,收盤時市值定格在2987億,震動整個資本市場。電子屏上,"星寧影視戰略發布會"的全息投影在樓宇間流轉,吸引無數路人駐足。
"沈總,陳凱歌、馮小剛、張藝謀三位導演已接受副總職位邀約。"助理將加密合同推至桌麵,"他們提出結合量子拍攝技術與傳統敘事手法,打造劃時代的影視巨製。"沈知意輕點觸控屏,三位導演的創作構想在虛擬空間中展開:用量子級攝像機捕捉演員微表情,配合ai實時渲染特效,再融入傳統鏡頭語言的藝術張力。
當天下午,星寧影視的簽約大廳座無虛席。老戲骨李雪健、陳道明與實力派演員周迅、胡歌等相繼簽約,學曆證書在量子驗證係統下泛著微光——所有簽約演員均為本科或研究生學曆。"我們要的不是流量花瓶,"沈知意麵對媒體鏡頭時眼神堅定,"而是真正能駕馭角色、有文化底蘊的表演者。"
與此同時,星寧影視在全國布局的十處影視基地破土動工。在敦煌沙漠,納米級建築材料構建的古代城池拔地而起;在橫店,量子全息投影技術將實景與虛擬場景無縫融合。每個基地都配套藝術院校合作項目,從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選拔的本科與研究生,作為儲備人才參與劇組工作,群眾演員也享受月薪2萬、200平宿舍的優厚待遇。
消息傳出,海外資本圈掀起軒然大波。華爾街投行緊急召開閉門會議,某資深投資人將星達科技研發的量子攝像機參數摔在桌上:"看看這個!拍攝成本降低70,畫質卻達到電影工業新高度!傳統流量明星的臉在這種鏡頭下無所遁形,誰還願意為演技空洞的花瓶買單?"數據顯示,70的海外資本迅速撤離傳統娛樂圈項目,轉而向星寧影視拋出橄欖枝。
而國內影視行業則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境地。華誼等老牌影視公司門前冷落,曾經炙手可熱的流量明星片酬從千萬暴跌至百萬仍無人問津。某流量小生在社交平台哭訴"無戲可拍",卻被網友嘲諷:"沒文化沒演技,早該被淘汰!"
重壓之下,傳統影視公司紛紛向星寧集團拋出合作申請。沈知意站在量子會議室,看著全息投影中密密麻麻的貸款需求,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同意合作,但必須接受星寧的科技改造方案。"她調出改造計劃書:所有劇組配備星達智能場記係統,演員表演數據實時上傳ai分析平台,劇本創作引入量子靈感生成器。
在星寧影視的引領下,行業掀起"科技+藝術"的變革浪潮。陳凱歌執導的首部量子電影《星河紀》開機時,采用360度無死角量子攝像機拍攝,演員的每個眼神、每縷發絲都纖毫畢現。當拍攝現場的實時畫麵通過量子衛星同步傳輸到全球影院,觀眾們戴著普通3d眼鏡,卻仿佛置身電影場景之中。
資本市場聞風而動,星寧影視的股票連續漲停,帶動整個影視板塊回暖。但沈知意的目標遠不止於此,她在戰略會議上展示新藍圖:"我們要打造的,是從劇本創作、拍攝製作到發行放映的全產業鏈生態。"她指向全息地圖上的海外版圖,"下一站,讓中國影視技術主導全球市場。"
三個月後,首批簽約的流量明星為求複出,紛紛進入高校進修。某頂流小花在直播中展示自己的研究生課程表:"感謝沈總讓我明白,演員不該是資本的提線木偶。"而此時的沈知意,正站在京城壹號別墅的露台上,俯瞰著園區內忙碌的劇組。1200平的別墅中,新晉導演們圍坐在量子會議桌前,討論著下一部科幻巨製的創作思路——這場由星寧影視掀起的變革,正在重塑中國乃至全球的影視格局。
喜歡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請大家收藏:()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