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親緣匯流·科技新篇
字數:2045 加入書籤
2023年4月3日,京城的春風裹挾著玉蘭花的香氣掠過五環。沈知意坐在伍號別墅的書房裏,量子電腦的藍光映照著她專注的麵龐。全息投影中,杭城的衛星地圖緩緩展開,當鏡頭聚焦在西湖畔的一片空地時,她輕輕點擊桌麵,彈出小姑沈雅婷的資料檔案——這位曾被家族視作"為愛遠嫁"的小女兒,如今已是商界不可小覷的存在。
"當年小姑為了愛情奔赴杭城,誰能想到會成為百億富豪。"沈知意喃喃自語,指尖劃過全息屏,調出小姑的投資履曆。從新能源產業到生物科技,沈雅婷的商業版圖橫跨多個領域,個人財富高達1456億。更令她意外的是,小姑近期頻繁關注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似乎正醞釀著一場大規模投資。
與此同時,杭城西湖畔的豪華別墅內,沈雅婷站在落地窗前,望著碧波蕩漾的湖水。智能管家適時提醒:"夫人,星寧集團傳來消息,沈知意小姐希望與您通話。"沈雅婷輕點頭,沈知意的全息投影瞬間出現在客廳中央。
"小姑!"沈知意的聲音帶著驚喜,"聽說您要回國投資?"
沈雅婷微笑著點頭,眼角的細紋裏藏著歲月的故事:"這些年在海外打拚,最惦記的還是家鄉。我看了你的星寧園區計劃,想在杭城也建一個科技新城,專門扶持中小企業。"她調出初步規劃圖,"就選在你外婆家老宅的舊址,那裏現在太破了..."
沈知意的眼眶微微泛紅。記憶中,外婆家的老院子承載著她童年的歡樂時光。後來外婆家道中落,老宅逐漸荒廢,成了她心中的遺憾。"小姑,我正好有個想法。"她輕點桌麵,星寧集團的最新科技方案浮現,"用納米建築技術重建老宅,再結合量子能源係統,把它打造成科技與傳統結合的智慧社區。"
兩人一拍即合。三天後,沈雅婷帶著團隊回到京城。在伍號別墅的會客廳裏,家族成員齊聚一堂。白發蒼蒼的外公外婆撫摸著別墅裏的智能家具,既新奇又感慨:"當年我們連溫飽都成問題,現在住的地方比皇宮還氣派。"沈知意的母親拉著小姑的手,淚水在眼眶裏打轉:"這些年苦了你..."
沈雅婷卻笑著搖頭,指了指窗外正在工作的納米維修機器人:"不苦。你看這些小家夥,屋頂的光伏板被冰雹砸了,它們能在十分鍾內完成修複,維修成本幾乎為零。"她轉向沈知意,"丫頭,你的科技真的改變了生活。"
在沈知意的安排下,沈雅婷一家搬進了隔壁的伍號別墅。兩座6000平的建築通過量子隧道相連,地下室的儲能設備與無土栽培係統實現數據共享。當沈雅婷第一次走進自家的智能溫室,機械臂自動識別她的喜好,立即調整出最適宜的光照與濕度,培育的草莓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每月70萬的發電收益,足夠我們做很多事了。"沈雅婷看著能源管理係統的數據,若有所思,"我想成立一個"親緣公益基金",專門用於杭城貧困地區的教育和醫療。"她的丈夫,杭城省委書記李明澤點頭讚同:"正好配合政府的鄉村振興計劃,用科技為民生賦能。"
很快,杭城的投資計劃正式啟動。星寧集團的量子建築機器人進駐外婆家老宅舊址,納米材料如同魔法般堆砌成充滿江南韻味的建築,屋頂的光伏瓦與白牆黛瓦完美融合;智能醫療站配備量子診斷設備,村民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頂級醫療服務;全息教室在偏遠山區落成,孩子們戴著智能眼鏡,與清北的名師"麵對麵"交流。
沈知意與小姑經常通過量子通訊討論項目進展。有一次,沈雅婷看著施工現場的全息畫麵,突然感慨:"我們小時候總說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現在不僅做到了,還能幫助更多人。"
在京城的伍號別墅,沈知意站在家族合影前,照片裏年幼的她站在外婆身邊,笑得燦爛。如今,科技讓親人重聚,也讓愛與善意不斷蔓延。她對著空氣下達指令:"啟動"親緣守護"計劃,用星寧的技術,守護每一個家庭的幸福。"
夜幕降臨,兩座伍號別墅的量子燈帶亮起,與京城的萬家燈火交相輝映。在這片由科技與親情構築的港灣裏,曾經的遺憾被彌補,未來的希望正在生長。而沈雅婷的1456億財富,也將在科技的助力下,化作照亮無數人生活的光。
喜歡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請大家收藏:()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