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智駕紀元·全域賦能

字數:2011   加入書籤

A+A-


    2023年5月29日,星寧集團的量子科技產業園內,200台銀灰色無人汽車整齊排列,車頂的量子雷達陣列如機械觸角般緩緩轉動。這些車身印著星寧標誌的智能載具,正通過量子芯片與雲端係統進行數據同步,引擎蓋下的量子驅動裝置發出細微嗡鳴,仿佛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各位請看,這是搭載了星寧第三代量子芯片的無人汽車。"沈知意的全息投影出現在全球車企合作峰會上,3d模型在空中拆解,露出內部如神經網絡般密布的電路,"傳統自動駕駛依賴的ai算法存在0.3秒的反應延遲,而我們的量子芯片將這個時間壓縮至納秒級,這意味著什麽?"她輕點桌麵,大屏幕切換成模擬事故場景——在暴雨傾盆的高速公路上,無人汽車以超越人類極限的速度完成緊急避讓,"即使在極端環境下,也能實現零失誤操作。"
    消息一出,全球車企震動。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頭部企業紛紛拋出橄欖枝。在星寧的會議室裏,量子視頻會議的全息屏同時亮起十餘個國家的代表。"我們願意開放自動駕駛底層代碼。"某德國車企高管推了推眼鏡,"但需要星寧提供量子芯片的優先供應權。"沈知意微笑著將合同模板推向空中:"不僅是芯片,我們還可以共享量子導航係統、智能充電站網絡,甚至..."她調出星寧的"遠程駕駛中樞","為貴公司的司機提供在家工作的全新模式。"
    這並非空談。在星寧新建的遠程駕駛中心,數百個操控艙整齊排列。每個艙內,前網約車司機李師傅正戴著全息眼鏡,雙手握著虛擬方向盤。眼前的3d投影實時還原著千裏之外無人汽車的第一視角,腳下的力反饋踏板能精準模擬刹車、油門的觸感。"以前每天在馬路上奔波12小時,現在坐在家裏吹著空調就能接單。"他興奮地展示手機上的收入——當日流水已突破2000元,"而且係統會自動規劃最優路線,連堵車都不怕!"
    這種模式徹底改寫了出行行業的規則。滴滴、美團等平台爭相接入星寧的無人車隊,用戶端的叫車界麵新增"量子智駕"選項。當乘客坐上無人汽車,車內的量子語音助手會根據其健康數據調節空調溫度、播放定製音樂;車窗外的透明顯示屏自動將路況轉化為動態地圖,甚至能預測前方三個路口的交通情況。
    在物流領域,無人汽車更是展現出驚人效率。某電商巨頭的倉庫裏,無人配送車組成的鋼鐵洪流正穿梭於貨架之間。它們通過量子芯片的協同計算,將原本需要人工三天完成的大促訂單,在12小時內全部裝車。更令人驚歎的是,這些車輛還能在行駛途中自動規劃充電路線——星寧在全國鋪設的上百個量子充電站,采用無線能量傳輸技術,車輛隻需在站台短暫停留,30秒即可補充30天續航所需的電量。
    這場變革也催生了新的就業形態。星寧開設的"量子駕控師"培訓班裏,退伍軍人、失業程序員甚至家庭主婦都在學習遠程操控技術。培訓教材中,不僅有無人汽車的操作規範,還包括量子網絡安全、ai故障應急處理等前沿課程。"我們培養的不是傳統司機,而是能駕馭智能載具的科技工作者。"培訓負責人在開學典禮上說道。
    然而,技術的進步也引發了爭議。在某論壇上,"無人汽車是否會導致大規模失業"的話題閱讀量突破5億。反對者舉著失業數據抗議:"傳統駕校倒閉、代駕公司裁員,這是科技的暴政!"但支持者迅速反擊:"星寧創造的遠程駕駛崗位,讓殘障人士、寶媽都能獲得穩定收入,這難道不是更大的社會進步?"
    沈知意關注著輿論的每一個聲音。在集團戰略會議上,她調出全球就業數據:"我們不僅要追求技術突破,更要構建良性的生態。"她的手指劃過全息地圖,"與傳統車企合作時,要求保留20的人工駕駛崗位;為失業司機提供免費培訓,轉型為量子駕控師;在鄉村地區,用無人汽車搭建智能物流網絡,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當夜幕降臨,200台無人汽車緩緩駛出園區。它們在量子導航的指引下,如銀色的河流匯入城市的血脈。車內沒有司機,卻承載著無數人的生活與希望——有的載著新鮮食材送往千家萬戶,有的搭載著深夜歸家的白領,還有的正向著量子充電站疾馳,準備迎接下一輪使命。而在遠程駕駛中心,李師傅們依然緊盯著屏幕,他們知道,自己手中的虛擬方向盤,正掌控著這個時代的脈搏。
    喜歡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請大家收藏:()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