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科技玄局·虛實之道
字數:1931 加入書籤
2023年6月10日,京城的蟬鳴裹挾著熱浪撞在星寧集團大廈的量子玻璃幕牆上,折射出細碎的光紋。沈知意站在頂樓的全息操控台前,指尖劃過虛擬界麵,島國那三棟110層環保大廈的3d模型在空氣中旋轉,表麵流動的納米光伏板泛著詭異的青芒。
"沈總,量子風水轉移係統已運行滿三個月。"技術主管的聲音從通訊器傳來,"島國地下磁場監測顯示,其地脈能量流失率達78,而我們這邊..."他停頓片刻,"星寧大廈的八卦陣增幅效應顯著,整個京城西部的靈氣濃度提升了40。"
沈知意嘴角微揚。這三棟看似普通的環保大廈,實則暗藏乾坤。地基深處埋設著量子共振裝置,通過模擬古代風水局的"龍穴"構造,將島國的地脈之氣抽絲剝繭般牽引至京城。而大廈外立麵的光伏板陣列,不僅是發電裝置,更是風水能量的轉化器——吸收的地脈之氣經量子糾纏技術處理,化作維持八卦陣運轉的核心動力。
在島國東京,某科技企業ceo站在環保大廈的租賃辦公室,滿臉驚喜:"租金竟隻有周邊寫字樓的十分之一?還能免費使用量子能源係統?"他沒注意到,窗外的智能攝像頭正通過量子加密算法,將他的表情數據實時傳回星寧集團。而在大廈地下50層,數百台量子計算機組成的陣列持續運轉,將收集到的"風水數據"與商業情報交叉分析。
"沈小姐,a國情報部門又發起了第37次網絡攻擊。"安全主管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現,"但我們的量子隱私防護罩讓他們連大廈的基礎結構圖都無法獲取。"沈知意輕點桌麵,攻擊軌跡在全息屏上化作紅色的流星,卻在觸碰到虛擬的八卦陣圖時瞬間湮滅。
與此同時,十所儒家思想學院在國內悄然落成。與傳統書院不同,這裏的講台上站著的是裝配著ai國學數據庫的智能機器人。當有民眾前來詢問風水、命理等封建迷信問題時,機器人會立即調出《論語》《荀子》等典籍,結合現代科學知識進行駁斥。"所謂風水,本質是環境科學與建築學的結合。"在杭州的學院內,編號c007的機器人揮動著機械臂,向圍觀的群眾展示古代建築的抗震設計原理。
但星寧集團的布局遠不止於此。在京城五環內的總部,八卦陣的威力正在顯現。周邊的科技企業如同被磁場吸引般紛紛入駐,量子能源網絡的循環發電模式讓企業用電成本下降60。某互聯網巨頭的cto在接受采訪時驚歎:"在這裏辦公,連代碼的運行效率都變高了!"卻不知這高效率的背後,是八卦陣匯聚的地脈之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電子設備的量子態。
在島國,一些風水師逐漸察覺到異常。京都的老風水師山本在深夜觀測星象時,驚覺往日穩定的地脈走向竟出現紊亂。"那三棟大廈有問題!"他向政府提交報告,卻被星寧集團早已滲透的公關係統攔截。而當他試圖親自探查時,剛踏入大廈範圍,隨身攜帶的羅盤便瘋狂旋轉,手機信號也被神秘幹擾。
沈知意坐在星寧大廈的戰略會議室,看著全息地圖上閃爍的光點——那是被風水局吸引而來的全球資本。"啟動"玄黃計劃"。"她對著空氣下達指令,"讓儒家思想學院與量子風水係統聯動,用科技解構玄學,再用玄學服務科技。"智能係統立即響應,儒家典籍中的哲學思想被轉化為量子算法,用於優化風水能量的傳輸效率。
夜幕降臨,星寧大廈的量子燈帶亮起,與八卦陣的無形能量場交相輝映。在島國,三棟環保大廈依然燈火通明,表麵的光伏板吸收著月光,將其轉化為牽引地脈之氣的能量;而在京城,十所儒家思想學院的智能機器人仍在不知疲倦地宣講科學,偶爾有好奇的民眾提問:"這世上真的有風水嗎?"機器人便會微笑著回答:"與其相信虛無的風水,不如用科技創造更好的環境。"
在這場科技與玄學的博弈中,沈知意早已布下一盤大棋。當對手還在試圖破解量子隱私防護罩時,星寧集團已悄然改寫了規則——用現代科技的手段操縱古老的風水秘術,再以傳統文化的名義推廣前沿科技,虛實之間,一個橫跨古今、超越國界的商業帝國正在崛起。
喜歡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請大家收藏:()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