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門風雲第449章 故土引力與星際鄉愁

字數:1943   加入書籤

A+A-


    2028年12月26日,京城五環內伍號別墅88層的會客廳被暖金色的量子光籠罩。落地窗外,量子防護罩將紛飛的細雪折射成璀璨的星芒,全息幕牆在古典山水畫卷與新伊甸星際港的畫麵間緩緩切換。王健林端坐在紫檀木太師椅上,指間的普洱茶騰起嫋嫋白霧,與他眼底的思索一同氤氳開來。
    “沈小姐,犬子在月球星火地產幹得風生水起,個人財富突破1358億,還主導著智能建造公司。”他望著牆上的《清明上河圖》全息投影,聲音帶著長輩特有的感慨,“可我總琢磨不透,明明太空有無盡的機遇,他為什麽非要守著地球?”
    我輕點桌麵,全息沙盤浮現出月球基地的3d模型。反重力樓宇間,納米機器人如銀色溪流般穿梭,將月壤轉化為建築材料。“王總,您看這個。”畫麵切換至王思聰的辦公室,他正與團隊通過量子通訊討論火星殖民地的規劃,手邊卻始終擺著一個來自四川老家的熊貓擺件,“思鄉之情,是刻在人類基因裏的密碼。”
    ai管家適時接入:“根據星際移民心理研究,83的太空居民會定期返回母星。即使新伊甸的城市能11複刻地球景觀,量子防護罩能抵禦裏氏12級地震,故土的‘非量化記憶’仍無可替代。”沙盤上突然亮起無數光點,標注著全球各地的“鄉愁地標”——從北京胡同的四合院,到巴黎塞納河畔的舊書攤。
    王健林摩挲著茶杯,若有所思:“您是說,哪怕科技再發達,有些情感永遠無法被複製?”他的目光轉向窗外,量子防護罩外,運載火箭拖著尾焰劃過夜空,“我年輕時白手起家,在地球打拚出商業帝國。現在兒子在太空開疆拓土,可我總覺得,他骨子裏還是惦記著小時候在街頭吃的串串香。”
    為印證這一觀點,我調出沈舒遊戲公司的大數據。《星際家園》遊戲中,90的玩家會將虛擬住宅設計成童年故居的模樣;“故土味道”主題餐廳在新伊甸的分店,最受歡迎的永遠是用地球傳統工藝製作的東坡肉和麻婆豆腐。更有趣的是,月球星火地產推出的“鄉愁戶型”——將重慶的吊腳樓與量子建築結合,開盤即售罄。
    “這不是守舊,而是文明的根。”我將全息畫麵切換至敦煌莫高窟,納米修複機器人正在小心翼翼地還原壁畫,“我們用最前沿的科技守護最古老的記憶。就像您當年在房地產行業創新,現在思聰在太空建造,本質都是對‘家’的詮釋。”
    話音未落,量子通訊器突然震動。王思聰的全息投影出現在會客廳,他穿著印有熊貓圖案的星際工裝,身後是正在建設中的月球生態穹頂:“爸,我剛簽下火星城市的智能建造合同,但還是想把第一筆收益投回成都。我計劃在老家建個‘星際鄉愁博物館’,用全息技術還原90年代的街頭巷尾。”
    王健林的嘴角終於露出笑意,眼中泛起淚光:“好,好啊!當年我創業時,就盼著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現在看來,不管走得多遠,這‘家’的意義,始終沒變。”他舉起茶杯,向我微微致意,“沈小姐,多謝您讓我想通了這點。”
    次日,王健林宣布成立“故土文明基金”,注資百億用於地球文化遺產的量子化保護。消息一出,星際資本市場應聲而動,“鄉愁經濟”概念股集體漲停。沈明薇的商業銀行順勢推出“故土情懷”金融產品,用戶存入資金即可獲得對應家鄉的虛擬地標nft,既能享受理財收益,又能參與家鄉的建設項目。
    2028年12月31日跨年之夜,我站在伍號別墅頂層。量子防護罩外,煙花在夜空中綻放出“家國永念”的字樣。通訊器震動,ai管家傳來數據:地球的返鄉航班預訂量創曆史新高,連常年駐守火星的科研人員都申請調回地球總部。遠處,王思聰的“星際鄉愁博物館”正在成都破土動工,地基裏埋著從月球帶回的月壤——這捧來自太空的土壤,終將與故土的土地融為一體。
    這場關於“家”的思考,如同漣漪般擴散至整個宇宙。在科技與情感的碰撞中,人類終於明白:無論文明走向何方,故土永遠是心底最柔軟的牽掛,是支撐我們探索星辰大海的力量源泉。
    喜歡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請大家收藏:()豪門風雲沈氏家族的榮耀與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