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鬥而不破
字數:4105 加入書籤
待李清塵回過神來,倒是沒有說出自己的看法,隻當是這竹杖僧在說笑。
同樣,孔一己也是這樣認為,實在是和尚從來就不擅長說笑,一板一眼,樣子看起來十分的嚴肅。
“兩位施主,小僧剛才的話是認真的,真的不考慮一下?”
當聲音再次響起,兩人不由皺眉,老道士則是投去了一抹極為深邃的目光。
“貧道昔年已經損耗了千年壽元,可不想把餘下不多的美好時光再拿去揮霍了,要去你們去。”
“先不說一名十四境的大妖,彼岸界北界麵的異族中不乏十三境巔峰的大能。”
“一兩個尚可輕鬆應付,若是來上十個二十個以上我等又當如何?”
“畢竟是在人家領地,可不像我們人族這邊,還有十階的天衍星辰大陣作為守護。”
孔一己聞言則撚著自己的胡須沉吟,隨後笑嗬嗬的把目光挪向了對方。
“要不我拿出一顆壽補丹,你繼續折個壽玩玩,請道祖他老人家再劈上一劍?”
“好你個窮酸儒,這是想盼著貧道我早點駕鶴西去不成!”
李清塵怒目而斥,緊接著打出一記拂塵,隻見從涼亭向外拉出一道上千裏的空間裂痕,山巔風雲也隨之攪動。
可說到了此等修為境界,幾乎舉手抬足間便可引動天地法則之力,威勢極大。
中年儒生卻在這一招之下憑空消失,可不到半息,就見亭中虛空隱有無數篆文浮現,他又再次笑著出現在了原地。
“竟然是儒家的隱空術!”
老道士略感詫異,但也僅此而已,卻沒有打算再次出手的意思。
“我說牛鼻子,你這火爆脾氣也是時候改改了。”
“一言不合就撕裂空間,這空間和你是有殺父血仇呢,還是有奪妻之恨呐?”
孔一己說完嘿嘿怪笑,看上去有些不正經,此刻哪還有勞什子一代大儒的形象。
“你就是個二流子,儒家的臉麵都給你丟盡了!”
老頭見狀是氣得不輕,迅速在腦海中想出了一個詞,來自人族某個修真小國的方言,當麵怒罵道。
中年儒生自然不以為然,臉皮厚如城牆。
這樣說好像也不對,城牆跟他比起來都會自慚形穢,遠不如也!
彼岸界即將迎來新的大劫,人族是否能在此次劫難中幸存下來還是個未知數,小僧還得回三千寺處理佛門事宜,就不與二位施主閑聊了。
竹杖僧說完便起身緩緩走出涼亭,隨著一道淡淡金光乍現,人也就消失在了原地。
可就在這時,半空中卻是響起了對方留下的言語,言簡意賅,直說重點。
“李施主,孔施主,有空記得過來捐上一筆香火錢,近些年西界麵的寶錢難賺,此等善舉,相信佛祖一定會保佑你們的。”
“捐你大爺的,你難道不知道浩然書院的學子全都自帶幹糧了嗎?”
“你們佛門怎麽不掏出一筆仙家寶錢來資助一下我們這些貧困的讀書人?”
“真是豈有此理!”
李清塵則在邊上斜著個眼打量,看起來有些老奸巨猾。
孔一己見了不由皺眉,模仿老道士的神態,然後用竹杖僧臨走時的語氣說道:
“整個彼岸界就你們道家修士最多,香火最是鼎盛,我那份老哥哥記得幫忙一並捐了,佛祖他老人家會加倍保佑你的。”
中年儒生說完人就消失在了原地,看樣子是施展了空間遁法,挪移出了太清山,絲毫不給老頭拒絕的機會。
“好好好,都這麽玩是吧?”
李清塵氣得是一連說出三個好,隨即化作一道清光遁走,下一刻人便出現在了太清山主殿之內。
下方則有數十名道士,這些人神完氣足,氣息渾厚,境界依次從十一境到十三境巔峰不等,皆為上五境大能。
這便是的道家分支在彼岸界的核心人物,當然,在這諸天萬界之中,可還遠不止這般。
再怎麽說儒釋道也是公認的三大教派,不過魔道也說自己與三大教並列,可惜這邊壓根不卵他們。
反而還將之打入妖邪一類,是離經叛道,是讓眾多修士走上歧途的源頭所在,更揚言正魔不兩立。
不得不說魔道那邊是真的慘,隻是修煉的方式不同,選擇的路子野點之外,其實人還怪好的嘞。
這點孔一己是深有體會,因為早年他可潛入過魔修的地域,並且還在那參悟了整整十年才返回。
用中年儒生的話來說吧,便是吃苦耐勞,寧折不屈,性格直爽,愛恨分明......
總結起來嘛,其實就兩個字,莽夫!
雖然不少魔修性情有些乖戾,但也絕對不像佛道兩教宣揚的那般,什麽嗜血好殺,人人反骨之類的。
他也嚐試教這些人念書,靜心,可終究還是以失敗告終。
猜想或許是與他們修煉的魔道功法有關,雖然霸道,可卻對人的心性有一定的影響。
心誌堅定的還好說,但凡脆弱一點就很容易被功法給反噬,變得大吼大叫,與人一言不合就開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無論怎麽說,魔修始終與邪修有本質上的區別。
對於邪修,孔一己是可說是毫不留情,見一個殺一個,恨不得斬盡殺絕。
那些在修真界強行采補,煉屍爐鼎,殘害無辜,都是邪修的最愛。
這等修士可說是毫無人性可言,必須得斬草除根,以免禍害一界生靈。
三位掌教至尊看似吵吵鬧鬧,沒有談及多少正事,可各自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畢竟萬年前的大道之爭最後還是道家一脈棋勝一招,在彼岸界招攬了無數門人弟子,不然也沒今日之輝煌。
要說儒家與佛門不羨慕,那肯定是假話。
剛才兩人的態度已然十分明顯,既然你道家想做大做強,甚好,劫難來臨你就得為人族頂上去,不可退縮半步。
所謂能力越大肩上的擔子也就越重,既然拿了該界麵的諸多好處,現在天要塌了,作為個子最高的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佛儒兩家自是心如明鏡,同為人族,又身為坐鎮該界麵的大能,這層窗戶紙當然也不會去捅破。
凡試圖破壞三教和諧的的存在,皆視為共同的大敵,出手滅殺也就成了順理成章。
無論是道是佛,亦或是儒,頭上都頂著“正道”兩字,隻要這頭銜一日不摘,不管下麵的門人弟子鬥得再狠,大道之爭再怎麽激烈,友誼的小船就不會翻。
其實孔一己心中最是清楚,所謂鬥而不破,和而不同,正是他們儒家教派的至理名言。
喜歡三尺寒芒請大家收藏:()三尺寒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