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賈思勰:躬身力行,澤被後世

字數:5162   加入書籤

A+A-


    在華夏曆史的浩瀚星空中,北魏時期的青州益都今山東壽光)宛如一片神奇的沃土,孕育出一位閃耀千古的農業巨匠——賈思勰。他以一部震古爍今的《齊民要術》,在農業發展史上鐫刻下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記,被後世尊稱為“農聖”。賈思勰的一生,是對農業滿懷熱忱與執著探索的一生,從童年的懵懂求知,到仕途的輾轉考察,再到歸鄉後的潛心著述,每一段經曆都飽含著對農業深深的熱愛,為後世農業發展照亮了前行之路。
    一、萌芽:童年與成長
    賈思勰出生在一個獨特的家庭,這裏既有世代務農的深厚根基,又洋溢著濃厚的書香氛圍。家中長輩對農業技術和知識的熱愛,猶如春日暖陽,溫暖且持久地照耀著年幼的賈思勰。家中豐富的藏書,更是成為他探索知識世界的寶庫。
    幼年的賈思勰,總是饒有興致地跟在家人身後,穿梭於田間地頭。他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仔細觀察著大人們播種、澆水、收割的每一個動作,心中滿是疑問:為什麽不同的種子要在特定的時節種下?怎樣才能讓莊稼茁壯成長、收獲豐碩?隨著年齡漸長,他不再滿足於當個旁觀者,而是積極投身到農事活動中。除草時,他全神貫注地分辨各類雜草,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從莊稼旁拔除;施肥時,他努力拿捏合適的用量,滿心期待能為莊稼提供充足的養分。每一次的實踐,都讓他對農業的認識更進一層。
    閑暇時分,賈思勰最愛聽長輩們講述農業知識和故事。從古老質樸的農諺,到各地別具一格的種植技巧,他都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奧秘的奇妙世界。他還常常一頭紮進家中書房,翻開那些泛黃的農業書籍。盡管書中有些文字晦澀難懂,有些內容遠遠超出他的理解範圍,但這絲毫沒有削減他對知識的渴望。他用稚嫩的筆觸,在書頁邊緣認真寫下自己的疑問和感悟,滿心期待著有朝一日能找到答案。在這樣充滿探索精神的家庭環境熏陶下,賈思勰的童年宛如一顆播撒在肥沃土壤中的種子,為他日後在農業領域的深入鑽研奠定了堅實根基。
    二、沉澱:仕途經曆
    成年後的賈思勰憑借自身出眾的才學踏入仕途,先後擔任高陽太守等官職。在旁人眼中,官場或許是追逐功名利祿之所,但對賈思勰而言,這是他深入了解各地農業生產的絕佳契機。
    任職期間,他的足跡遍布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處,他顧不上旅途勞頓,便迫不及待地深入鄉村田野。他走進農田,仔細觀察農民們的耕種方式。他留意到,不同地區的農具形狀和使用方法大相徑庭,有的地方使用的犁小巧輕便,適合在小塊土地上靈活耕作;有的地方則采用大型耕牛拉犁,效率頗高。他還發現,農民們在播種時對間距和深度的把控十分講究,這直接關係到莊稼的生長態勢和最終收成。
    賈思勰深知,農民們代代相傳的經驗是無比珍貴的財富。因此,他總是懷著謙遜之心,向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農虛心請教。在河北的一個村莊,他遇到一位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老人。老人告訴他,在這片土地上,春季播種小麥前,要先進行深耕,讓土壤充分吸收陽光和養分,這樣小麥才能茁壯成長。賈思勰聽得格外認真,還親自拿起鋤頭,跟著老人學習深耕技巧。他一邊操作,一邊思索其中的原理,並將這些經驗詳細記錄在隨身攜帶的本子上。
    在河南考察時,賈思勰發現當地農民在防治病蟲害方麵有獨特方法。他們用一種自製的草藥溶液噴灑在莊稼上,能有效驅趕害蟲。賈思勰對此興趣濃厚,向農民們請教草藥的配方和製作過程,還親自參與防治實踐。經過多次嚐試,他發現這種方法不僅綠色環保,而且效果顯著。這些在仕途上的親身經曆和考察,讓賈思勰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也讓他深刻認識到農業生產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他越發堅定了要將這些寶貴知識整理成冊、造福更多人的決心。
    三、綻放:創作之路
    人到中年,賈思勰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在他看來,隻有親身參與農牧業的經營,才能真正深入洞悉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為自己的研究築牢實踐根基。
    回到家鄉後,賈思勰全身心地投入到農牧業的實踐中。他每日天不亮就起床,開啟一天的忙碌勞作。在牲畜養殖方麵,他親自飼養牛馬羊等家畜。他細致入微地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詳細記錄下它們在不同季節的飲食需求和生長變化。他發現,冬季時,牲畜需要更多高熱量食物來抵禦嚴寒,於是嚐試用幹草和穀物混合喂養,效果立竿見影。在養殖家禽時,他格外注重雞舍和鴨舍的衛生,定期清理糞便,為家禽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他還鑽研出一種獨特的孵化方法,通過精準控製溫度和濕度,大大提高了家禽的孵化率。
    在種植方麵,賈思勰同樣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自家土地上種植了各種莊稼、蔬菜和林木。從播種的那一刻起,他便精心嗬護每一株幼苗。他依據不同作物的特性,合理規劃種植間距和灌溉時間。在種植蔬菜時,他采用輪作方法,有效避免了土壤養分的過度消耗,使蔬菜的產量和品質都得到顯著提升。他還勇於嚐試種植一些新的作物品種,不斷探索適合當地土壤和氣候的種植方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後,賈思勰開啟了他的著書立說征程。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到東魏武定二年這段時間裏,他每日坐在書桌前,一絲不苟地整理自己多年來收集的資料和實踐中的深刻感悟。他秉持著“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的嚴謹態度,對每一個知識點都反複斟酌、仔細推敲。他廣泛參考大量古代經典,如《詩經》《尚書》《泛勝之書》等,從這些古籍中汲取農業知識的精華。他還不辭辛勞地廣泛收集民間歌謠和諺語,這些通俗易懂的話語中蘊藏著農民們世代傳承的智慧。他向那些經驗豐富的老人虛心求教,將他們口口相傳的經驗一一記錄下來。同時,他將自己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融入其中,用親身經曆來驗證和補充這些知識。
    在撰寫過程中,賈思勰遭遇了諸多難題。有時,不同地區的經驗和方法相互矛盾,他需要反複分析、仔細比較,才能找出最適合普遍情況的解決方案。有時,一些複雜的農業技術難以用文字精準表達,他就絞盡腦汁,嚐試多種表達方式,直至讀者能夠輕鬆理解。比如在描述果樹嫁接技術時,他不僅詳細闡述了操作步驟,還繪製了簡單易懂的示意圖,以便讀者能夠清晰掌握。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一部涵蓋農、林、牧、副、漁等多方麵知識,共計九十二篇,十餘萬字的偉大農業科學巨著《齊民要術》終於橫空出世。它凝聚了賈思勰一生的心血,也承載著無數農民的智慧與希望。
    四、傳承:《齊民要術》的貢獻
    《齊民要術》的問世,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照亮了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漫漫征途。它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係統的農業科學著作,內容涵蓋農業生產的方方麵麵,對後世農業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在農學體係的構建上,《齊民要術》具有開天辟地的意義。它從農業生產的源頭——開荒講起,詳細介紹如何選擇適宜的土地,以及進行土地的開墾和整理。接著,深入闡述耕種的各個環節,包括播種、育苗、灌溉、施肥、田間管理等。在農產品的加工和儲藏方麵,它也提供了豐富詳盡的知識和切實可行的方法。無論是糧食的妥善儲存,還是蔬菜、水果的保鮮技巧,都有細致入微的記載。此外,它還涉及畜牧業、漁業等領域,為農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指導。
    在種植技術方麵,《齊民要術》提出許多先進超前的理念和方法。它著重強調不誤農時,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氣候條件,合理安排種植時間。書中記載了不同農作物的最佳播種期,如春小麥宜在土壤解凍後盡早播種,而大豆則需在氣溫穩定回升後下種。它還十分注重土壤的改良和保養,提出輪作、間作等科學方法,以提高土壤肥力和農作物產量。在選種和育種方麵,它介紹如何挑選優質種子,以及如何通過人工選擇和培育,改良作物品種。例如,書中提到通過穗選法挑選顆粒飽滿、無病蟲害的麥穗作為種子,可有效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這些方法在當時極具科學性和實用性,對後世農業生產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養殖技術方麵,《齊民要術》同樣有著卓越不凡的貢獻。它詳細敘述飼養牲畜、家禽和漁業的技術。在飼養牲畜方麵,提出“食有三芻,飲有三時”的科學原則,即根據牲畜的不同生長階段和季節,合理安排飲食和飲水。還介紹如何防治牲畜疾病,以及進行牲畜的繁殖和選育。在養殖家禽方麵,提供關於雞、鴨、鵝等家禽的飼養方法和管理技巧。在漁業方麵,介紹池塘養魚的技術,包括魚種的選擇、放養密度、飼料的投喂等。這些技術的總結和推廣,極大地推動了當時畜牧業和漁業的發展。
    在農產品加工和釀造方麵,《齊民要術》堪稱一部不可多得的寶典。它是最早詳細記載醬油、醋、酒等成品製作過程的著作。在醬油的製作上,詳細描述原料的選擇、發酵的過程和時間的精準控製。在醋的釀造方麵,介紹多種釀造方法,包括糧食醋、果醋等。在酒的釀造上,從釀酒的原料、酒曲的製作到發酵的工藝,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闡述。此外,還介紹各種食品的加工和保存方法,如醃製、風幹、蜜餞等,為後世飲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五、閃耀:後世影響
    《齊民要術》的影響力跨越了時空的界限,不僅在國內對曆代農業發展產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在國際上也備受關注,成為世界了解中國古代農業智慧的重要窗口。
    在國內,自《齊民要術》誕生以來,它就成為曆代農民和農業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書籍。許多農業技術和理念,如合理密植、適時灌溉、輪作施肥等,被後世廣泛應用和傳承。它宛如一位無聲卻智慧非凡的導師,指導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從事農業生產。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人們依據《齊民要術》的理論和方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和發展農業生產技術。例如,在唐宋時期,農民們在《齊民要術》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水稻的種植技術,提高了糧食產量。它為中國古代農業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中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國際上,《齊民要術》同樣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早在唐代,它就傳入日本,對日本的農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日本的農業研究者和農民們從《齊民要術》中汲取了豐富的養分,學習了中國古代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如今,世界上已有20多種譯本出版,讓不同國家的人們都能領略到中國古代農業的智慧光芒。就連大名鼎鼎的達爾文在研究進化論時,也參考了《齊民要術》裏關於生物進化的一些觀點。它在世界古代自然科學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古代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賈思勰的一生,是對農業滿懷熱愛與不懈追求的一生。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後世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財富。《齊民要術》不僅是一部農業著作,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激勵著後人不斷探索創新,為推動農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當今時代,我們依然能從賈思勰的故事和《齊民要術》中汲取智慧,讓古老的農業智慧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為解決全球糧食問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的思路和借鑒。
    喜歡中國古今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今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