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五代十國 1.朱溫:亂世梟雄,葬滅唐朝
字數:5373 加入書籤
在風起雲湧的中國曆史長河中,五代十國是一個充滿動蕩與變革的時期。而朱溫,這位從草莽中崛起的人物,無疑是這段曆史舞台上最具爭議性的主角之一。他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狠辣的政治手段,結束了近三百年的李唐王朝,建立起後梁政權,卻又因其殘暴荒淫的行徑和反複無常的性格,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卻又備受爭議的一筆。
一、寒門少年:亂世中的生存掙紮
唐大中六年852年),朱溫出生於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一個沒落的小地主家庭。父親朱誠是一名鄉村教師,雖有學識卻家境貧寒。在朱溫幼年時,父親不幸早逝,家中失去了頂梁柱,生活陷入困境。母親王氏無奈之下,帶著朱溫兄弟三人來到蕭縣劉崇家做傭人,以幫工的方式維持生計。
在劉崇家,朱溫與兄長朱存度過了艱難的童年。與勤勞本分的兄長不同,朱溫自幼不喜勞作,整日遊手好閑,性格叛逆且爭強好勝,常以雄勇自詡。他的這種性格和行為,遭到了劉崇及鄉人的厭惡,甚至常常遭受打罵。然而,劉崇的母親卻獨具慧眼,認為朱溫日後必成大器,對他格外照顧。在那個講究農耕本分的年代,朱溫的“不務正業”與當時的社會價值觀格格不入,但也正是這種不安於現狀的性格,為他日後投身亂世、改變命運埋下了伏筆。
唐僖宗乾符年間,關東地區遭遇嚴重饑荒,百姓流離失所,盜賊四起,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乾符五年878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席卷中原,起義的烽火迅速蔓延。麵對動蕩不安的局勢,朱溫與兄長朱存毅然決定加入黃巢起義軍,試圖在亂世中尋找出路。從此,朱溫告別了寄人籬下的生活,踏上了充滿未知與挑戰的軍事生涯。
二、黃巢麾下:嶄露頭角與野心初萌
加入黃巢起義軍後,朱溫憑借其勇猛無畏的戰鬥精神和出色的軍事才能,很快在軍隊中嶄露頭角。他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屢立戰功,逐漸從一名普通士兵晉升為隊長。中和元年881年),黃巢起義軍成功攻陷長安,建立大齊政權,朱溫也因功得到重用。
隨後,朱溫奉命駐紮東渭橋,在此期間,他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謀略和外交才能。他成功招降了諸葛爽,擴充了起義軍的勢力。不久後,朱溫被任命為同州防禦使,負責領兵南下攻打同州。經過激烈的戰鬥,朱溫順利攻克同州,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起義軍中的地位。然而,隨著戰事的發展,朱溫在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對抗中逐漸陷入困境。王重榮集結了大量兵力,多次擊敗朱溫的軍隊。朱溫多次向黃巢求援,但由於黃巢內部的種種問題,援兵遲遲未到。此時,黃巢起義軍的形勢也開始急轉直下,軍心不穩,士氣低落。
麵對內憂外患的局麵,朱溫開始動搖。他意識到黃巢政權可能難以長久維持,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他做出了一個改變曆史走向的決定。中和二年882年),朱溫殺死黃巢派來的監軍使嚴實,率部投降了王重榮。朱溫的投降,不僅為他自己開辟了新的道路,也對當時的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唐僖宗得知朱溫歸降的消息後,大喜過望,賜名“朱全忠”,並任命他為左金吾衛大將軍,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從此,朱溫正式成為唐朝的一員戰將,開始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新征程。
三、歸降唐朝:勢力崛起與權力爭奪
歸降唐朝後,朱溫與河中兵士協同作戰,積極參與鎮壓黃巢起義軍的行動。他憑借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多次取得勝利,逐漸在唐朝軍隊中嶄露頭角。中和三年883年),朱溫被任命為宣武軍節度使,負責鎮守汴州今河南開封)。汴州地處中原腹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這一任命為朱溫的勢力擴張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擔任宣武軍節度使期間,朱溫麵臨著諸多挑戰。當時,中原地區局勢複雜,各方勢力紛爭不斷。秦宗權率領的軍隊在中原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成為朱溫的一大勁敵。朱溫與秦宗權展開了長期的激烈爭奪,雙方多次交戰,互有勝負。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朱溫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他不斷調整戰略戰術,擴充軍隊,加強防禦。經過數年的苦戰,朱溫最終擊敗了秦宗權,鞏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區的地位。
在與秦宗權作戰的同時,朱溫還與朱瑄、朱瑾兄弟產生了矛盾。朱瑄、朱瑾二人占據鄆州和兗州,勢力逐漸壯大。朱溫認為他們的存在威脅到了自己的利益,於是以朱瑄招誘自己的軍士為由,向他們發動了進攻。這場戰爭持續了數年之久,朱溫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巧妙的戰略布局,逐漸占據了上風。經過多次戰役,朱溫最終擊敗了朱瑄、朱瑾,吞並了他們的地盤,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在這一過程中,朱溫與李克用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中和四年884年),朱溫與李克用聯合解陳州之圍,大敗黃巢。然而,在戰後的慶功宴上,李克用因醉酒後態度傲慢,對朱溫多有侮辱之詞。朱溫懷恨在心,當晚便派兵圍攻李克用的駐地。李克用在親信的拚死保護下,趁著雷電交加的大雨,僥幸逃脫。此次事件成為了朱溫與李克用之間長期對立的導火索,兩人的仇恨自此根深蒂固,為日後梁晉之間長達數十年的爭霸戰爭埋下了伏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挾天子以令諸侯:邁向權力巔峰
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張,朱溫的野心也日益膨脹。他不再滿足於做一個割據一方的藩鎮,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高的權力巔峰。唐昭宗時期,朝廷內部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政治腐敗不堪。天複元年901年),宰相崔胤為了鏟除宦官勢力,秘密向朱溫求援,邀請他率兵進京“勤王”。朱溫接到邀請後,認為這是一個控製朝廷的絕佳機會,於是立即率軍前往長安。
朱溫抵達長安後,迅速采取行動,誅殺了宦官韓全誨等數百人,成功鏟除了宦官勢力。然而,他並沒有將權力交還給唐昭宗,而是將唐昭宗遷至洛陽,實際上將皇帝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實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朱溫開始清除朝廷中的異己勢力。他以各種借口誅殺了宰相崔胤等朝中大臣,架空了唐昭宗的權力,使自己成為了實際上的統治者。
天佑元年904年),朱溫擔心唐昭宗會暗中聯絡各地藩鎮反抗自己,於是派人謀殺了唐昭宗,立李柷為帝,即唐哀帝。此時的唐哀帝隻是朱溫手中的傀儡,毫無實權可言。為了徹底清除李唐皇室的影響力,朱溫在天佑二年905年)發動了臭名昭著的“白馬驛之禍”。他在白馬驛設下鴻門宴,將裴樞等三十餘名朝臣殺害,並將他們的屍體拋入黃河。這一事件震驚了天下,也標誌著朱溫對李唐皇室的徹底清算,為他篡位稱帝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天佑四年907年),朱溫逼迫唐哀帝禪位,正式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開平,史稱“後梁”。至此,曆經近三百年的李唐王朝宣告滅亡,中國曆史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動蕩時期。朱溫從一個出身低微的草民,經過多年的奮鬥和打拚,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實現了人生的巨大跨越。
五、稱帝後的統治:矛盾與掙紮
稱帝後的朱溫,麵臨著諸多內憂外患。在政治上,他深知人才對於國家治理的重要性,因此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選拔人才。他求賢若渴,鼓勵各地舉薦有才之士,打破門第限製,為一些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提供了晉升的機會。同時,朱溫也致力於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藩鎮勢力。他通過任命親信擔任地方要職、控製地方軍隊等手段,逐步將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然而,在加強集權的過程中,朱溫也采取了一些殘酷的手段,對一些不服管教的藩鎮進行武力鎮壓,導致了地方勢力的不滿和反抗。
在軍事上,朱溫麵臨著來自晉王李存勖的強大威脅。李存勖是李克用之子,繼承了父親的遺誌,一心想要消滅後梁,統一中原。梁晉之間的戰爭頻繁爆發,雙方在河北、河南等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朱溫雖然擁有強大的軍隊,但在與李存勖的作戰中卻屢遭失敗。李存勖善於用兵,他的軍隊戰鬥力強悍,多次給予後梁軍隊沉重打擊。朱溫對李存勖既忌憚又無奈,他曾感歎道:“生子當如李亞子李存勖小名),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
在經濟上,朱溫認識到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因此重視農業生產。他采取了一係列鼓勵農耕的政策,獎勵開墾荒地,減免百姓賦稅,興修水利設施,為農業生產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朱溫也注重發展商業,加強對市場的管理,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在他的統治下,後梁境內的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複和發展,百姓的生活也相對穩定。然而,朱溫在後期卻逐漸變得昏庸殘暴,他的一些行為嚴重破壞了社會秩序,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朱溫生活作風糜爛,這也是他備受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他不僅霸占下屬張全義妻妾、女兒,還與兒媳有染。朱溫在晚年時,常常召兒媳入宮侍寢,他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不僅不加以製止,反而利用妻子在父親麵前爭寵。這種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引起了朝廷內外的強烈不滿,也使得後梁政權的統治基礎日益動搖。
六、死亡與結局:一代梟雄的落幕
乾化二年912年),朱溫病重,他開始考慮皇位繼承的問題。在他的眾多兒子中,他認為義子朱友文才能出眾,且其妻子王氏深受朱溫寵愛,因此有意將皇位傳給朱友文。然而,這個消息卻被次子朱友珪得知。朱友珪對父親的決定極為不滿,他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於是決定鋌而走險。
朱友珪聯合禁軍首領韓勍,發動兵變。他們率領軍隊衝入皇宮,將朱溫殺害,終年六十一歲。朱溫死後,朱友珪自立為帝。然而,朱友珪的篡位行為並沒有得到朝廷內外的認可,他的統治也不得人心。不久後,朱溫的另一個兒子朱友貞發動政變,推翻了朱友珪的統治,成為後梁的新皇帝。朱友貞在位期間,後梁政權內憂外患不斷,國力逐漸衰落。貞明六年923年),李存勖率領的晉軍攻破後梁都城汴京,後梁滅亡。朱溫一手建立的後梁政權,僅僅存在了十六年便宣告覆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七、曆史評價:複雜多麵的人物形象
朱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行為和事跡在曆史上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從積極的方麵來看,朱溫無疑是一位極具軍事才能和政治手腕的人物。他出身低微,卻能夠在亂世中崛起,建立起後梁政權,結束了唐朝的統治,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曆史時期。在他統治期間,采取了一些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如重視農業生產、鼓勵開墾荒地等,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恢複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此外,朱溫在選拔人才方麵也有一定的建樹,他打破門第限製,為一些有才之士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然而,朱溫的殘暴荒淫和反複無常也成為他曆史形象的一大汙點。他背叛黃巢歸降唐朝,後又逼迫唐哀帝禪位,建立後梁,這種不忠不義的行為遭到了後世的批判。在統治過程中,朱溫殺害李唐皇室成員、屠殺朝臣,手段殘忍,令人發指。他的生活作風糜爛,與兒媳有染等行為,嚴重違背了倫理道德,成為曆史的笑柄。毛主席曾評價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這一評價既肯定了朱溫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也指出了他狡猾多變的性格特點。
朱溫的一生是五代十國亂世的一個縮影,他的經曆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動蕩與變革、權力與欲望、忠誠與背叛。他的故事不僅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複雜多麵的曆史人物形象,也讓我們對中國古代曆史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朱溫的傳奇人生,將永遠成為中國曆史長河中一段備受關注和爭議的篇章。
喜歡中國古今名人傳請大家收藏:()中國古今名人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