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京城內賊陳百問

字數:3659   加入書籤

A+A-


    李長沅當官一事,在她去善書閣接大皇子他們下學時,善書閣的學子們便都知道了,他們知道,也就相當於他們的家族也知道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李長沅封官一事,加上柳相倒台後遲遲未定人選。
    朝中暗流湧動。
    在李長沅封官一事之後,便漸漸地便有謠言傳出,說大理寺卿、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對那個位置感興趣,所以都在拉攏李長沅。
    不然,以大公主六歲之齡,如何能當三個官呢?
    所以流言蜚語起來,借著李長沅當官一事,想讓聖上厭惡那大理寺卿、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三位。
    亦或者,某些內賊想要用此事,惹得黨派之爭再次打響,攪亂大玄朝堂。
    這也是李長沅被玄宗帝喊來上早朝的原因。
    他要當眾向文武百官宣告李長沅的功勞,順便將背後之人一並清幹淨去。
    李長沅人在殿外,除非側著身子,否則壓根就看不到殿裏的情況。
    不過她開放了聽力,倒是知道前麵都在匯報些什麽。
    前麵說的都是關於百姓的大事,如今他們大玄國內風調雨順,並沒有什麽大災害,農耕、工具發明、造船大事等一一匯報上去。
    李長沅支棱著小耳朵聽著。
    這些消息,即便她是大玄的公主,若不是在這裏,她也很難知道。
    畢竟她年紀還小。
    待這些事情匯報完畢後,李長沅聽到了一道頗為熟悉的聲音。
    是大理寺少卿管博山在上奏。
    玄宗帝道:“愛卿請講。”
    因為事情是歸大理寺那邊去查,沒有第一發言權的戶部尚書跟吏部尚書實在是惱怒得很。
    這幾日突然起了些流言,他們這幫人都知道是有人在從中作梗,想要他們自己內鬥起來。
    或許他們確實對那個位置感興趣,但也沒有那麽大的膽子,連大公主都敢利用上了。
    他們幾個老胳膊老腿的,又不像聖上,是大公主的親爹。
    他們能承受大公主的一巴掌嗎?
    在兩人惱怒之時,管博山發言了:“聖上,臣最近聽聞一些流言,說大理寺監察都事長沅公主小小年紀當官乃是祖上蒙蔭。臣認為這簡直是胡說八道。”
    此話一出,朝堂上官員都震驚住了,嗯,這不是直接朝著聖上貼臉嘲諷,說大公主小小年紀當官,就是因為她姓李,她的父親是聖上嗎?
    那些悄悄影射過此事的人,心下都忐忑了起來。
    若是聖上大怒徹查,隻怕他們都吃不了兜著走。
    玄宗帝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他隻是放輕了語氣:“噢?是說朕以權謀私?讓大公主拿著官位玩,把朝堂當兒戲?”
    唰的,文武百官跪倒一片。
    李長沅的視線瞬間開闊,因為滿朝文武,除了她以外,全都跪下了。
    啊,她爹就說了這麽一句話,大家就跪下了?
    玄宗帝一眼就瞅見了他大閨女那小臉懵逼的樣子。
    他輕咳了一聲,道:“眾愛卿為何跪下?難道是朕猜錯了?”
    “聖上息怒!此事定然是有人在背後挑撥。大公主擔任監察都事,乃是憑借真本事上去。”管博山跪著高聲道:“相信諸位大人還不知道大公主辦了哪些大事。先前因為還在收尾中,所以這些事情都未透露出去。”
    “此前城南富商被盜一案,牽扯出了前朝宰相孟多鑼的貪汙贓款,若非大理寺監察都事長沅公主英明神武,抽絲剝繭、膽大心細,未必會發現那麽大一筆贓款,其涉及的銀財數量,想必盧大人那邊定然有數。”
    戶部尚書盧泰道:“不錯,大公主所繳獲的那一批錢財,算上成色不好的銀以及重新煉化的,價值高達五百萬銀兩。”
    一幫人全都倒吸口涼氣,沒想到居然這麽多。
    而且大公主還直接入了國庫。
    “還有之前,大公主發現了別國奸細據點三處,又根據大公主提供的線索,抓獲蠻荒奸細三百餘人。搗毀兩處蠻荒奸細據點……”
    “還有柳相案、科舉舞弊案、刺殺齊太傅滿門一案——”
    管博山一件一件的指出來,別說其那些官員聽得冷汗都要下來,沒想到大公主小小年紀,居然辦了這麽多大事。
    李長沅自己也沒想到,原來她居然辦了這麽多事!
    玄宗帝看著他那大閨女如此鶴立雞群的樣子,怕自己笑出來,默默的轉移了視線。
    至於說跪下一事,被大閨女打過罵過的他對於此事並不在意。
    而平日裏應該先開口的卓林知道聖上不會在意,他就更不會主動開口了。
    不過他倒是示意了李長沅可以蹲下去。
    隻不過李長沅眼神就沒落在他那。
    玄宗帝道:“長沅,可是如此?”
    李長沅挺直小身板:“沒錯!”
    玄宗帝冷聲道:“一個尚且才六歲的孩童都為大玄做了如此多的大事,不過區區監察都事有何當不得?不如諸位愛卿都說說,自己自上任以來,都做了哪些實事,福澤哪些百姓?”
    滿朝文武百官緘默。
    “對了,聖上,還有剛剛已經收案的至平城甘知府一案。”管博山繼續道。
    “臣最開始收到消息,說至平城甘知府在回京敘職時已經遇害。臣連夜派人去調查此事,現如今已經證實是真的。前幾日京城發生的動亂,便是那假甘知府連同京城內賊所為,此人的身份,乃是朱國的密探。”
    玄宗帝道:“京城內賊?是何人?”
    陳百問餘光撇向管博山,心下一跳。自從柳相倒台之後,他的處境艱難。
    很多人都在盯著他的錯處看,他小心謹慎了好長時間,不可能有人察覺到。
    而且他還沒來得及參與其中。
    喜歡為了不亡國,皇家集體兄友弟恭請大家收藏:()為了不亡國,皇家集體兄友弟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