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與林建清的談話

字數:4964   加入書籤

A+A-


    某國營酒店,趙剛正在聽著手下人的匯報:
    “趙市長,那個葉衛東回來了,應該隻是跟著市運輸隊的車出去旅遊了一趟,開車的是鄧天翔,副駕駛坐著一個年輕人,以前沒見過,應該是市運輸隊的人。
    還有,葉衛東和張俊都是坐在後車廂裏,我們把車攔下來之後,他們兩人都下車了……”
    趙剛點了點頭,嚴肅地說道:“10月份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了,開完這次會議,下次就是換屆選舉了。
    馬上就到九月份了,那個計劃一定要在大學開學以前完成……”
    手下人恭敬回答:“是,您放心,劉小民那小子還是挺機靈的。”
    趙剛點了點頭。
    …………
    鄧天翔將車開到了市運輸大隊,卻並沒有著急讓張俊去找黎奎進行銷售,而是讓張俊明天帶著他去找一趟他的姑父。
    張俊當晚回到家裏,就跟他父親張翔講起了這次與葉衛東一起去了一趟南方的事。
    不過,按照葉衛東的意思,他隻講了進了一些衣服、鞋子之類的東西,對於彩電的事一字未提。
    張翔聽張俊說葉衛東想要見見他的妹夫,並沒有多想就親自給張俊的姑父林建清打了個電話。
    第二天,張俊便將葉衛東帶著到林建清的辦公室。
    因為有張翔的電話,林建清也大致調查了一下葉衛東這個人。
    這一調查,才知道葉衛東就是那個被不少媒體報道過的年輕天才,因此,對於葉衛東的到來相當熱情。
    林建清的辦公室寬敞明亮,牆上掛著毛主席像和"為人民服務"的標語。
    窗台上的綠植生機勃勃,與嚴肅的辦公環境形成微妙平衡。
    葉衛東坐在皮質沙發上,雙手自然地搭在膝蓋上,背脊挺直卻不顯拘謹。
    "林局長,感謝您百忙之中抽空見我。"葉衛東的聲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讓對方聽清又不顯冒犯。
    林建清擺擺手,眼角擠出幾道笑紋:"衛東同誌太客氣了。說實話,看到《科學青年》上那篇關於你的報道時,我就想見見你這位年輕的天才了。"
    他拿起熱水瓶,親自給葉衛東和張俊倒了杯茶,"沒想到你對我們工商業係統的工作也感興趣?"
    葉衛東雙手接過茶杯,指腹感受著瓷器傳來的溫度。
    他注意到林建清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已經有些年頭,表帶磨損處露出銅色。
    "林局長,實不相瞞,我這次請張俊帶我過來,一是因為我知道張俊不想讀書了,但他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聽說您對他特別關心,而我和他又是好朋友,所以就冒昧前來打擾了。
    二是我這個人想法比較多,有些個人的想法,也不知道是不是成熟,正想找一個您這樣的專家請教一下。"
    林建清感到很驚訝:“衛東同誌太客氣了,要是你想請教的問題是科研方麵的,那我可完完全全是個門外漢,真正的專家是你才對。”
    葉衛東笑著搖了搖頭:“不是,林局長,我想向您請教的是關於國內工商環境的一些問題。”
    葉衛東輕輕放下茶杯,看向張俊道:“張俊,我想單獨和林局長聊聊,你看可以嗎?”
    張俊看了一眼林建清,這才端起茶杯,走出了辦公室,還順便帶上了房門。
    葉衛東這才目光誠懇地望向林建清:"林局長,我這次去南方,看到了一些讓我深思的現象。
    廣東那邊已經開始嚐試一些新的經營模式,有的工廠已經開始在暗中實行責任製。
    我注意到,這些實行了責任製的工廠明顯比內地同樣的工廠更有活力……"
    “有這事?”
    林建清打斷了葉衛東的話,“這不是違反我們公有製原則嗎?”
    林建清的這個反應葉衛東並不意外,搖了搖頭道:“沒違反,他們實行的還是公有製,不過是采取了一些更有效,更積極的手段罷了。”
    “哦?那麻煩你跟我說說,他們采取了一些什麽手段……”
    “其實,他們就是將按勞分配,多勞多得落到了實處,而不是搞絕對的平均主義,比如……”
    葉衛東將他所想到的刺激經濟發展的一些方案說了出來,當然還是說得相當保守的。
    林建清眉頭微皺,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邊緣:
    "衛東同誌,你說的這些.……有些敏感啊。我們一直是堅持社會主義公有製,這是基本原則。"
    "我完全理解您的顧慮。"
    葉衛東點點頭,語氣平和但堅定,"但您看我們市裏的國營紡織廠,去年虧損了三十多萬,工人們出勤不出力;農村公社裏,大家吃大鍋飯,糧食產量年年徘徊不前。這不是製度的問題,而是我們管理方式需要改進。"
    辦公室裏的掛鍾發出規律的滴答聲,林建清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窗外傳來遠處工廠的汽笛聲,提醒著時間的流逝。
    "衛東啊,"林建清終於開口,聲音低沉,"你說的這些情況我都知道。但是你所說的改革不是小事,牽一發而動全身。現在國際形勢複雜,國內也正處於關鍵時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葉衛東身體微微前傾:"正因為是關鍵時期,才更需要突破。林局長,您主管工商業工作多年,一定比我看得更清楚。現在物資短缺,老百姓連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買不到,這不是社會主義應有的樣子。"
    他從公文包裏拿出一疊資料:
    "這是我整理的南方幾個試點地區的數據。實行承包製後,工廠利潤翻了一番。工人們的收入提高了,國家的稅收也增加了,這是雙贏啊。"
    林建清接過資料,仔細翻閱。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紙麵上,那些數字顯得格外清晰。
    "這些數據...確實令人深思。"林建清摘下眼鏡擦了擦,"但是上麵還沒有明確指示,我們貿然行動會不會..."
    "林局長,"葉衛東語氣誠懇,"十一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這正是一個提出建議的好時機。您作為工商業係統的資深幹部,您的意見一定會受到重視。"
    辦公室裏的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葉衛東繼續道:"改革不是否定社會主義,而是讓社會主義製度發揮出應有的優越性。就像您手上這塊表,"他指了指林建清的手腕,"再好的表也需要定期上發條、擦油保養,才能走得準啊。"
    這個生動的比喻讓林建清不禁莞爾。
    他站起身,在辦公室裏踱了幾步,最後停在窗前,望著外麵忙碌的街景。
    "衛東同誌,你說服我了。"林建清轉過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會在適當的場合試著向上級反映這些情況。
    不過,"他嚴肅地補充道,"你說的這種改革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葉衛東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這正是我想說的!我們可以先進行試點,成功了再推廣。林局長,您的穩重正是改革最需要的品質。"
    “試點?”
    林建清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就想明白了,要向上級反映,自然可以從試點的方式出發。
    如果試點成功,那他也是這個提出試點方案的功臣。
    萬一試點出了問題,那也可以提前停止。
    之後,林建清就反而像一個學生,向葉衛東請教如何試點。
    葉衛東知道,現在安徽的小崗村,十八位農民正是在試點,這隻是農業方麵。
    他就首先將農業這一塊說了,但這與林建清無關,他重點要說的自然是工業和商業。
    工業方麵,他建議找一兩家虧損嚴重,國家不堪重負的企業入手,就像葉衛東提到的國營紡織廠。
    商業方麵,他就提出來可以讓張俊順利辦上臨時營業執照,他保證可以幫助張俊,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就看到成果。
    另外,葉衛東願意給林建清寫一份關於試點的可行性方案,方便林局長能更有力地與上級進行溝通。
    …………
    兩人的手握在一起,窗外不知何時飄起了細雨,滋潤著這座渴望變革的城市。
    喜歡重生76,偏心父母後悔了請大家收藏:()重生76,偏心父母後悔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