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懶政不可取

字數:5294   加入書籤

A+A-


    中午的時候,宣旨太監來了。
    這次宣旨的依舊是王承恩。
    在常寧城的中心處,當著無數百姓的麵,王承恩走上了一處高台上。
    “聖旨到!”
    嘩啦啦……
    百姓大驚,一個個雖然滿肚子疑問卻也是乖乖地跪下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神意伯煉製神藥救活生民無數,低價精鹽惠及百姓,實乃功績卓絕。
    卻有宵小目無王法破壞鹽坊。
    現特地授予神意伯組建一千親衛軍特權,保衛產業造福眾生。
    今昭告天下,欽此!”
    為了防止百姓聽不懂,崇禎特地用了大白話。
    他出的聖旨本就是昭告天下,讓常寧縣的百姓可以毫無顧忌地參軍,自然是怎麽直白怎麽來。
    果然,在王承恩剛剛宣旨完畢,下麵便是傳來了熱烈的討論聲。
    “天呐,這是聖旨?陛下居然允許伯爺組建親衛軍?”
    “太好了,一旦伯爺擁有自己的軍隊,以後那些宵小想要鬧事就需要掂量一二了。”
    “嘿嘿,許公子要是真有這個想法,我必定要去參軍。”
    許青在常寧縣的名聲可謂是越來越好了。
    根本不需要他呼籲眾人參軍,不少人便是產生了投奔之意。
    …………
    另一邊,孫承宗沒多久也是收到了消息。
    “什麽?陛下居然允許許青組建親衛軍?”
    不過一想到當初在皇宮裏看到崇禎對許青的態度,他又覺得不出奇了。
    “老爺,神意伯求見!”
    “快請!”
    雖然摸不清許青的來意,不過孫承宗卻也沒有絲毫怠慢。
    他對許青的感觀越來越好了。
    因為隨著許青的到來,常寧城百姓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
    “孫老,好久不見!”
    許青走了進來,笑著打招呼。
    “許公子,好久不見!”
    孫承宗邀請許青坐下,並命人上茶。
    兩人閑聊了一會,孫承宗問道:
    “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有何貴幹?”
    “小子是想請您幫我練兵而已!”
    許青很有自知之明,關於練兵跟帶兵他是一竅不通。
    真要硬著頭皮上,那不但是害了自己,也是害了那些兵。
    孫承宗當初十多萬的兵都能練,如今一千兵簡直如喝水一樣簡單。
    “替你練兵?這好像不在老夫的職責之內吧?”
    孫承宗雖然對許青有好感,卻也不會言聽計從。
    畢竟這是原則問題,自己隻是知縣而已。
    到時候被人參上一本,怕是要出事。
    許青沒有說話,而是掏出了一封信:“看看?”
    片刻之後,孫承宗將信收了起來:“既然陛下讓我幫你,那沒問題!”
    他嘴角又動了動,最終還是沒有問出聲。
    因為他總是感覺皇帝和許青在做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事,甚至很多事都是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很好,那便麻煩孫老了!”
    “忠君之事而已!”
    許青笑了笑:“練兵的事我一概不管,您老的本事晚輩相信,銀子不夠派人去商行裏拿。”
    “我的兵隻有一個條件,忠誠!”
    “忠於大明,也忠於我!”
    孫承宗點頭,憑許青做的事,想要在常寧縣招到足夠忠誠的兵卒不難。
    同時對方要求忠於大明,也正好符合他的心意。
    “那軍餉多少?”
    許青想了想:“非戰事的時候,一個月二兩銀子吧!”
    “什麽?”
    孫承宗猛地站了起來。
    不是二兩銀子太低了,而是高了。
    如今大明的兵卒一年下來,算上下發的糧食和各種物資,折合下來也才四五兩銀子。
    而這還是理想的情況。
    但實際是大明的財政緊缺,經常拖欠軍餉,甚至數年不發。
    就算發下來了,經過層層盤剝就連四五兩銀子都沒有了。
    也因此導致大明大部分軍隊戰力拉胯。
    並且有些官兵為了活下去,不是逃了,就是想辦法增加收入。
    貪腐、剝削百姓、殺良冒功等情況時有發生。
    “當真二兩銀子?”
    “當然!”
    許青斬釘截鐵的道:“在常寧縣算是非戰時,一旦離開常寧縣就算是戰時,戰時的軍餉提高一倍。”
    孫承宗聞言眼睛越來越亮,他從未打過如此富裕的仗。
    這待遇在曆史上或許有超過的,但是在當今的大明堪稱獨一份。
    “不過,我對這支軍隊的要求很嚴苛的!”
    “你請說!”
    孫承宗沒有絲毫意外,人家這種待遇要求嚴苛點才是正常的。
    “紀律!”
    “我的軍隊裏不允許出現燒殺擄掠的現象,更不允許出現欺辱百姓、殺良冒功的情況。”
    接著許青提了不少要求,孫承宗都一一點頭。
    因為許青的要求並不如何苛刻,他往常的兵都是不允許這些事發生的。
    “好了,我的要求提完了!”
    一千兵,如果隻算軍餉一個月也才兩千兩白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算上糧食之類的也要不了多少。
    對許青而言幾乎沒有壓力。
    這就是練精兵的好處,要是讓他養五千兵他估計就給不了這樣的待遇了。
    許青剛打算走,孫承宗卻是喊住了他。
    “許公子稍等,你還記得之前常寧縣被抄家的三大士紳豪族嗎?”
    許青有些愣神,不知道對方問起這個幹嘛。
    同時他對這些事一向懶得理會。
    見許青懵逼的表情,孫承宗解釋道:“之前抄家,那些銀兩之類的陛下都收走了,但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房產,還有田地之類,你看看怎麽處理?尤其田裏還種著作物呢!”
    來之前崇禎就跟孫承宗說過,常寧縣的事一切都聽許青的。
    孫承宗也明白自己就是個打下手的,這種事自然要問問許青的意見。
    許青沉思了片刻,開口道:“房產與店鋪先放著,到時候商行若需要再出錢跟朝廷買,大部分上交國庫,一部分縣裏衙門留下來。”
    “至於田地這些,若是強占而來的就還給原主,若是原主不在了就明年開春再說。”
    “若是租給了佃戶,那當今田裏的作物佃戶在收割之後可以取走大多數,剩下的上交給縣裏。”
    兩人又是商量了一個多小時,許青這才離開。
    畢竟這些情況太過複雜,不是三言兩句就能解決的。
    就連許青離開時,有些細節都沒有處理好,還需要孫承宗細細琢磨。
    比如三大家多年前強占來的土地,原主還在,但如今已經租給了佃戶,那田裏的作物歸誰?作物怎麽分配?
    又比如三大家合理合法買來的良田,又是花錢請人耕種的田地,如今無人管理,要不要請人管理?秋收時找誰收割?該給怎樣的代價?
    等等,都不是一句話能解決的問題。
    懶政自然可以,但他們偷懶了,下麵的百姓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
    喜歡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後世企業讚助請大家收藏:()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後世企業讚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