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這化肥我們一定要研製出來
字數:5773 加入書籤
隨著稱重員匯報,四周的百姓都是呼吸急促。
他們聽到了,也看到了。
這些紅薯和土豆試驗田的產量從三十二石到三十八石不等。
“天呐,居然最低都三十二石?”
“這比我家以前種的麥子強多了,以前豐收最多的一次也才三石多一點,這足足提高了十倍啊!”
“原來江南豐收的消息是真的。”
“你這不是屁話嗎?這些種子可都是王爺拿出來的,怎麽可能有假?”
“好奇怪,為什麽這裏種的品種都一樣,地理位置也差不多,為什麽有的是三十二石,有的卻三十八石?”
“你沒看過報紙吧?”
“這好像是那什麽為了試驗各種培育方式下,作物的產量。”
“哎呀,我也說不清楚,反正咱們以後種植就按照三十八石那一畝的方式就行了。”
“沒錯沒錯,開春之前農科院應該就會傳授咱們五號試驗田的種植方式。”
五號試驗田,就是紅薯畝產三十八石的那一塊地。
圍觀的百姓激動,朝中的大臣也激動。
這可是三十八石啊!
就算三十八石的不能普及,但隻要三十石的能普及開來,也能養活很多人了。
這真是仙種啊!
真是祥瑞啊!
親眼看著一畝地產出這麽多的糧食,那震撼是無法言語的。
崇禎卻很淡定,他看向許青:“不是還有施了化肥的試驗田嗎?看看畝產多少。”
他帶著期待。
沒有施化肥的,每畝都有三十八石。
施了化肥的不知道會有多少?
“什麽?化肥?”
“化肥我好像聽說過,據說可以讓產量更高,不過好像沒有誰買。”
“沒買很正常,化肥能提高多少產量無人知曉,加之化肥也不算便宜。”
一眾大臣議論著,但也不太在意。
覺得化肥估計也就和農家肥差不多。
當然了,化肥肯定是比農家肥強的。
不過就算強一些,又能強到哪裏去?
相比起農家肥,估計也就是錦上添花罷了。
紅薯畝產量都三十八石了,強也強不了多少。
許青沒有理會幾人,而是轉頭吩咐開挖施加了化肥的試驗田。
隨著莊稼漢和農婦的動手,四周圍觀的百姓們也發現了不對勁。
“不對勁!”
“這幾畝地的紅薯和土豆,為何比剛剛的大塊多了?”
“對啊,不但個頭大了不少,就連數量都多了不少。”
作為整日與農田打交道的農戶百姓,對糧食最是敏感。
一眼就發現了不對勁。
這些比剛才的還要飽滿圓潤。
這是怎麽回事?
“我好像聽說,這裏是因為施加了化肥的緣故。”
“化肥?這個我聽說過,不過當時沒有買。”
“效果竟然這般大?也不知道施加了化肥的,產量會多出多少?”
看著挖出來的紅薯和土豆,他們猜測一定不會低。
但具體多少就不知道了。
很快,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之中。
這些新作物上秤了。
稱重和統計人員,看著本子上的數字陷入了呆滯之中。
不斷地對照著,仿佛懷疑自己算錯了。
一番對照之後,他們終於明白。
並不是自己算錯了,也不是自己做夢。
而是這些新作物加上化肥,是真的有這樣產量。
許青問道:“多少?”
統計員深吸了一口氣:“啟稟王爺,加了化肥的幾個試驗田,最低產量是畝產五十石,最高的畝產……五十六石。”
許青對此仿佛早有預料,一臉平靜地點頭:“好!”
至於崇禎,就算早有準備,甚至知道在後世比這個產量更高的都有。
但這裏是大明。
於是即便是他,也不由得感到一陣激動。
糧食才是一個國家安定與否的最大因素啊!
當年要是老祖宗吃得飽,也不至於造反了。
大明百姓要是吃得飽,也不至於自己後來吊死在煤山。
民以食為天,這不是說笑的。
畝產五十六石?
要是能推廣開來,許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什……什麽?”
“畝產五十六石?”
“我的天啊,我這不會是在做夢吧?”
“這化肥這麽神奇?”
“不行,我下次也要買化肥。”
以前大明百官與百姓,對化肥的威力還沒有太大的直觀感受。
但這一次是真的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這些化肥,直接將產量提高了四五成啊!
這太離譜了。
尤其還是這些畝產量本就驚人的新作物。
提高四五成,那就是每畝多了十幾石。
在場的不單單有農民和官員,還有商人。
商人的嗅覺是無比靈敏的。
他們嗅到了商機。
“這化肥居然如此神奇?”
“嘶,要是我們能把化肥研製出來,那不是能賣大把的錢?”
“快,等一會去圖書館看看,有沒有相關的記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商人逐利,但隻要能合理的利用,那就能利用他們解決很多問題。
為了錢,他們會想盡辦法去解決各種難題。
許青把化肥的成果展現出來,可不是為了當倒爺賺錢。
因為賣化肥,基本賺不到錢。
化肥在龍國不算便宜。
最關鍵的是,大明種田的百姓誰舍得花大價錢種田啊?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大明的商人製造化肥。
不要求他們一步到位,可以先從簡單的做起。
或者去各地,甚至未來出海尋找鳥糞石,運回來出售。
張維賢父子也在場,徐允禎也在場。
他們都見識到了化肥的厲害。
直接讓糧食產量增加四五成,如果化肥不貴的話,想必沒有哪個農戶能拒絕。
徐允禎說道:“化肥,我覺得我們可以搞。”
張維賢點頭:“沒錯,這種利國利民的東西,朝廷必定會支持的,甚至還會有免稅等政策扶持。”
張之極也說道:“接下來讓咱們的人去圖書館查查資料,我直播的時候也問問化肥怎麽搞。”
資料是死的,而問直播間的觀眾卻相當於有人手把手教自己。
什麽化肥最好製造,憑他們現在的技術可以製造的。
什麽化肥成本低又好用等等。
這些一問,應該就能得到答案。
直接贏在起跑線。
百姓們看完之後就興衝衝地回家去了。
一傳十十傳百,這裏的事迅速流傳開來。
同時,豐收的喜悅朝著四周輻射開來。
混雜著泥土的紅薯和土豆,還有包裹著外衣的玉米。
被一車一車拉回家中。
大的留著做種,小的先搞部分來吃一頓。
一連數天,整個北地都是歡聲笑語。
“哇,太好吃了!”
“這紅薯、土豆、玉米味道真是好極了,產量又多。”
“不愧是仙種啊!”
他們已經多久沒有一家人都吃得飽飽的了?
又美味又能吃飽。
感謝朝廷,感謝陛下,感謝明王。
喜歡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後世企業讚助請大家收藏:()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後世企業讚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