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蘇學士與黨爭

字數:3296   加入書籤

A+A-


    玄印見玄生如此玩笑,也是報以一笑,接著放下碗筷,開口道:
    “如今總算是諸事有所平,有了這些度牒怕是他梁況之也很難再為難我們了,我看我們近幾日就該回寺了,師弟若在杭州還有未盡之事,還請盡快了結,我們好一同回去複命。”
    “我並沒有什麽未盡的事情,幾日便可出發。”
    玄生大師說著端起了茶杯又給自己續了一杯水,開口說道。
    “杭州的事情確實是麻煩了蘇學士了,但是恐怕蘇學士也隻能再幫我們少林這一次了,以後的路途怕是凶險了。”抿了一口水,玄生大師接著說道。
    玄印卻不以為意,隻當他是還在耍脾氣,畢竟當初再來求到蘇學士,這件事情玄生是少林寺中少有的反對者。玄印自己也是知道自己交給梁燾的那些空白官文,到底給蘇軾招來多大的麻煩,於是有些心虛的開導:“師弟說的是,以後師兄一定謹言慎行,再不敢麻煩蘇學士,自不會需要師弟再跑來著錢塘江濱。”
    “我並非在指責師兄你,隻是~”
    玄生大師見玄印明顯錯會了自己的意思,連忙開口解釋道。
    “師兄知已,此事莫再言。我看這蘇學士解了杭州的災情,其弟又位居中樞,恐怕不久也會高升回到中樞之中。”
    玄印大師連忙岔開了話題。
    “那是自然,畢竟蘇學士外放杭州本就是自己求的,如今中樞有變,再回去也是常理。”玄生大師也不爭辯,接口道,臉上的神情卻開始黯淡下來。
    “這蘇學士向來與我們親善,如果有他在中樞坐鎮,我們的日子也能好過不少。”玄印大師像是鬆了一口氣似的,又似乎在安慰自己。
    但是玄生大師卻像是故意的一樣潑著冷水道:“不會的,就算到了中樞,蘇學士也很難掌權的,相反很可能沒多久就會被二次外放。”
    “蘇學士品格、文采均是當世一流,為人親善,治理地方也是頗有成效,足見其才幹也非常人,如此之人為何不能在中樞長久?”玄印卻是有些較起真來。
    “若論文學才幹,蘇學士自是當世第一人,本朝開國以來怕是隻有歐陽公能與之一爭。論人品,蘇學士自是謙謙君子,當世少有。但論起治世之才。。。”說到這裏,玄生確實卡住了,他本想說蘇軾也是一般,比不上王安石和司馬光的,但見著杭州繁華實在是沒有說服力。
    “這治世之才,今夜之西湖便可見。”玄印則是指了指遠處的遊人,笑著接口道。
    “也算是當世難得了。”玄生笑著回道,反手卻又問道。
    “隻是蘇學士之理念,尚不能服其胞弟,如何能影響朝中諸大臣,進而執掌朝政?”
    玄印作為外事堂的主事,自是了解朝政的,蘇軾自請外放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僅和朔黨的梁燾、劉摯政見不合,其實自己的胞弟蘇轍也是不認同他的理念的。
    之前朔洛蜀三黨黨爭,朔黨敏於行屬於實幹派,洛黨則是標準的清黨,善於炮製各種理念,放現在是妥妥的鍵盤俠。蘇軾作為蜀黨的核心,掰政治手腕是遠遠不如朔黨這幫人精的,但是動起嘴皮來又強過洛黨那幫酸腐文人,更是貢獻出了不少趣事。
    元佑三年,洛黨的核心程頤遠離朝政開始在洛陽講學,洛黨基本退出黨爭,蜀黨這邊蘇軾蘇轍多有政見不和,開始有內鬥的趨勢,因而蘇軾才主動尋求避讓外放杭州。
    玄生大師一句話算是說透了蘇軾在朝堂之中的真實處境,也是戳到了玄印大師的痛處。元佑以來,朔黨的司馬光,洛黨的程頤都不是很喜歡少林寺,少林隻能依附到蜀黨名下,準確的說是結交蘇軾,現在隨著蘇軾主動退到蜀黨的二線,少林在朝中越來越缺乏說得上話的朋友,很多事情自然是難以通融。
    玄印也知在文風盛行的如今,自己不太了解詩詞,其實並不適合在朝堂這邊行走,而少林當代之中最為精通詩詞的這位玄生師弟,又不願意出來行走,自是有些泄氣。
    漠然一陣後,終究是開口道:“玄生師弟,不願出來聯絡這些朝中的文章好友,可是因為朝政之中像蘇學士這樣的君子卻不能得誌而心生反感?”
    “並非如此。”玄生大師開口正欲繼續解釋,玄印又接到:“難道是因為王荊公?”
    “王荊公的風采自是讓人終身難忘。”一說起王安石,玄生大師就是一陣感慨。
    “王荊公去世已經有四年了,如今其新法已經廢止,門人弟子皆已遠離朝堂,我看師弟還是忘掉的好。”
    “我仰慕王荊公的學識和人品,又並非是擁護新法。”玄生有些不快的爭辯道。見玄生有所不快,玄印也不好多說什麽,玄生也是感到自己的失態,於是又開口解釋道:
    “我與秦少遊、黃魯直等人隻是詩文好友,與朝中其他重臣也多為詩詞文章的來往算不得什麽好友。如若我少林眾人想與他們結交,我或許還能從中牽線一二。若是師兄以為能靠這樣的文章往來,求別人幫我少林免除麻煩,那師兄確實過於高看我了。”
    聽到這話,玄印的目光更加暗淡下來,兩人相對而坐皆是沉默不語。
    這時已經臨近子夜,遊人們紛紛開始回城,眾賓客也開始散去,蘇學士醉的不省人事,自是被抬回了府中。那邊還在爭論的眾僧也開始準備起身回寺,自是無人注意玄印與玄生各自的心事。見眾人皆是散去,各懷心事的二人也是起身回到了靈隱寺。寺中月光清冷,遠不似剛剛山下的熱熱鬧鬧,隨著午夜的鍾聲敲響,中秋自是過去了。
    這邊在杭州的玄印和玄生兩位大師中秋之宴後便開始啟程返回少林寺,而搶在他們之前會到少林寺的則是從杭州求得的諸內、外門弟子的度牒。
    而這時在寺內的李逍有點吃不消了,原本蘭月李逍前往外事堂報到之後,由於經常需要在外事堂連夜辦公,李逍就幹脆搬到了山下住了。原本的外門弟子的兩班習武自是不會去了,偶爾回一趟寺內,也是去藏經閣看書,順帶看一下小無憂,平時除了在外事堂工作,就是在山下到處晃。
    步入桂月,外出到關中處理少林事務的玄苦大師開始回到了少林寺,聽聞李逍已經搬往山下居住,甚至連外門弟子的日常習武也沒來參加,當即非常生氣,於是讓慧法下山去把李逍給逮了回來。
    喜歡穿越天龍,我拿到了虛竹的劇本請大家收藏:()穿越天龍,我拿到了虛竹的劇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