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段譽的江南行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A+A-


    就在李逍到達了臨安的同時,大理的世子段譽也是隨著吐蕃國師鳩摩智,一路東行過了瀟湘已然是要順江而下到達姑蘇。與李逍這一路的歡聲笑語有所不同的是鳩摩智和段譽這一路則是有些沉悶,原因自然是多方麵的,但要按照李逍的想法,自然是因為倆人都是愚癡之人。
    鳩摩智自然是癡迷於武學,做著天下無敵的春秋大夢。段譽則是相對複雜一些,一方麵他從小接受伯父伯母的教導,事事要以大理為重,未來做一個仁德寬厚的君主。但是段譽畢竟是少年,無論如何規訓到達了這個年紀少年的心性自是無比的強烈,他不願意困於皇宮之中,不願意早早地麵對那些權力的勾心鬥角,不願意接受命運的安排。
    他想過自己的人生,想遇見自己的一生所愛,想和所愛之人漂泊江湖忘卻大理的煩心瑣事。
    宜州的七天段譽感覺自己已經死過一次了,迷迷糊糊之間他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父母,也不是伯父、伯母和大理的國事。
    他想起了自己最遺憾的事情,自己出門遊曆之時遇見的兩位女子,一見傾心的女子竟然都是自己的妹妹,倘若她們知道自己如今已經是要死了又當如何?自己身為大理的儲君,被吐蕃國師挾持到異國他鄉,自然不能失了君主的氣魄,絕食是自己最後的抗爭手段了,但是自己好不甘心就這樣死了呀。
    段譽在迷迷糊糊之間,放佛聽見了一個女孩子和自己說:“段哥哥,你千萬不要做傻事,你現在到了大宋境內,大宋官府已經知道了這事,那野和尚不敢拿你怎麽樣的~~~”那女孩子的聲音似乎還是還是帶著哭腔,隱隱約約聽著像是鍾靈妹子的聲音,想到這裏段譽不經自嘲道:“我定然是要死了,否則怎麽在這裏見到她,又為何是她,卻又不是婉妹?難道在我的心中還是鍾靈妹子更重要嗎?”
    “段哥哥,真的是我~”忽然間段譽感到自己手被人握住,原本因為餓已經有些發涼的雙手頓時又有了些暖意,段譽掙紮的睜開了眼睛,眼前的人兒似乎還真是自己的鍾靈妹子,段譽不由一笑,當下又是迷迷糊糊的閉上了眼睛。
    再度醒來的時候,段譽已經到了宜州的州府之中,守在自己身邊的是宜州的大小地方官員。這宜州是大宋的邊州,緊鄰著更加親近大理的西南夷人,自然是不敢讓大理的世子餓死在自己的地界上的。但是挾持段譽的人身份也是很不一般,鳩摩智是大宋親自冊封的吐蕃國師。
    是的,你沒有聽錯,鳩摩智的吐蕃國師既不是自己號稱的也不是吐蕃國主任命的,而是大宋冊封的。按說唐末之後,吐蕃實際上已經崩潰,吐蕃的地界上各路軍閥割據,打的是不可開交簡直比中原的五代十國還要激烈,到達了宋朝之後中原地區基本統一於遼宋兩國,但是吐蕃的內亂還未結束,但是也逐漸產生了四王係。
    這個鳩摩智就是盤踞著邏娑地區拉薩王係的一個教派領袖,作為一個佛教教派鳩摩智實際上沒啥創新,與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兩點:第一點就是癡迷於武學,第二點就是對中原很是向往。
    第一點造成的就是鳩摩智的教派雖然辯經上並不擅長,但是實力很強,地方軍閥爭相拉攏,鳩摩智非常容易的實現了在邏娑這個昔日的吐蕃國都的一教獨大;
    第二點則是造成了鳩摩智一直以來想要獲得中原王朝的認可,不斷的遣使向宋朝求冊封,最終驚動了宋神宗。神宗一心做著比肩漢唐春秋大夢,看見如此之遠的番邦來請求冊封當然是很高興。
    宋庭非常爽快的答應了冊封鳩摩智,而且給出了遠超鳩摩智預期的封號——吐蕃國師。在宋神宗看來鳩摩智太過醉心於佛學,都沒有考慮一下自己當國主,讓神宗痛失了冊封吐蕃國主的機會,實在是痛心,不過很快,神宗還是借著唃廝囉入朝進貢的機會圓了一下這個夢想。
    神宗這個事情做的荒唐的,好在李逍是不知道的,否則他定然要大加嘲諷。這唃廝囉盤踞著青海河湟穀地,鳩摩智傳教於邏娑地區,兩者八竿子打不著卻非要共用一個吐蕃的名號,是宋朝分不清兩者或者被騙了嗎?
    顯然不是,宋朝對於唃廝囉的冊封非常清晰,而且雙方為了共同對付西夏往來密切,定然是不會被騙了,這一切的一切不過是為了圓神宗一個藩伏吐蕃這樣的大唐死敵的夢,順帶著吹捧一下來朝見這些小國君主罷了。
    鳩摩智的宗教影響雖說對於宋人基本不存在,但是他這個吐蕃國師的冊封詔書卻是實打實的,宜州的官員們也是不敢怠慢。如今這朝廷冊封的吐蕃國師劫持了朝廷冊封的大理鎮南王的親兒子還是大理國的最有可能的太子人選,宜州的官員們左右為難起來,他們是哪邊都不敢得罪,隻能先不讓段譽死在宜州。
    於是乎在這樣的背景下段譽被接到了宜州府衙悉心調養,鳩摩智則被大宋的官員們纏住了。鳩摩智其實挺鬱悶的,他所謂的找慕容博不過是個托詞罷了,誰稀罕去找一個快二十年沒見的家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鳩摩智原本想的是自己劫持了段譽,那大理這邊一定會加強西邊的防禦,自己先帶著段譽向東前往大宋,然後再經過大宋回到邏娑地區,到了自己的地盤就不怕段譽這小子不配合自己了。
    這一下子鳩摩智不知怎的自己的行蹤被人告知到了大宋的官府,雖說自己有神宗的背書,但是畢竟神宗已經亡故了,這個冊封最多也就能保證自己不被找麻煩,想靠著這個帶走大理世子難的很啊。
    思來想去,鳩摩智隻能想辦法圓回自己的謊話,就說自己要去姑蘇見一見故人,大理世子是自己請來的,隻要段譽不被自己帶回邏娑,想來這大宋也不會太計較吧?此地前往姑蘇想來也是不近,自己這一路還有機會,無論是劫持走段譽還是一路逼問出六脈神劍的信息都是有戲的。
    於是乎,鳩摩智幾次請求,那些大宋的官僚卻是拿起了最為拿手的卡流程,一連幾次搞的鳩摩智很是火大,就在鳩摩智覺得忍無可忍,想著直接動手時候,大宋這邊竟然很順利的通過了。
    其實通過的原因很複雜卻也很簡單,複雜的是有三方都回複了同意,但是都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但是很簡單的是對於宜州的地方官來說事不關己了,自己這邊推脫了責任自然是你們愛咋樣咋樣。
    第一個同意方來自大宋朝廷,大宋朝廷非常重視這個“外交事故”,當即指示段譽不能放跑了,也不能出事,鳩摩智需要好生安撫,至於他說要帶著段譽去姑蘇,這個會有相關的官員立馬去處理,宜州地方禮送他們去瀟湘就行。
    第二個同意方是段正淳,此時的段正淳剛剛出了國門,就收到了大宋的通報,他當即把書信截下了,同時告知大宋自己很滿意大宋的做法,不日將會入朝感謝,同時希望務必確保兒子段譽的安全問題。希望鳩摩智姑蘇的事情了結之後,大宋這邊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汴梁好讓父子團聚。
    第三個同意方則是段譽自己,段譽自覺自己已經是死過一次的人了,不少事情應當是放下了。如今自己被困宜州,回大概率是暫時回不去了,既然鳩摩智要求去姑蘇,那就姑且一行吧。
    段譽唯一的要求就是大宋差人隨自己等人出遊,段譽隨身在大理這個邊陲地區,但是由於從小研習中原文化,對於大宋的人文風情,自然風光還是很向往的,他之所以需要大宋出人陪同,不過是想著有個熟悉當地的人可以谘詢罷了。
    於是乎,鳩摩智的請求經過多方推諉之後的總算是在十日之內有了回複,大宋差人陪同他們一起去姑蘇。
    按說這個結果雖說不是什麽最好的結果,但也在鳩摩智的預料之內,自然也是假模假樣的對著宋庭一頓感謝。
    於是乎宜州的司馬帶著一堆的邊軍護送著二人一路輾轉來到了湘江上遊的衡陽地區,在這裏鴻臚寺和皇城司的人已經等候了第三天了。
    於是乎也就在李逍來到臨安城的那一日,鳩摩智帶著段譽在皇城司一眾人的護送下,由鴻臚寺的官員領著也是坐上了小船一路順江而下開始了在江南的行程。
    喜歡穿越天龍,我拿到了虛竹的劇本請大家收藏:()穿越天龍,我拿到了虛竹的劇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