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抵達幽州:如蘭出閣與歸寧

字數:5248   加入書籤

A+A-


    在暮色如墨的深沉夜幕之下,幽州金帥親率輕騎部隊,如同暗夜中的疾風,星夜兼程,馬不停蹄。他們在漫漫征途上日夜奔波,曆經整整七日的艱苦跋涉,終於抵達了狄老將軍的駐地。
    轅門之外,夜風獵獵作響,狄老將軍早已在此等候。隻見他身姿挺拔,雖已年逾花甲,但氣勢不減當年。他抱拳向金帥行禮,那花白的銀須在呼嘯的夜風中肆意飛揚,而他的眼中,難掩重逢老友的欣喜光芒。這位一生戎馬、身經百戰的老將,在心底暗自揣測,金帥此番親自前來,必定是為了即將全麵展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前來坐鎮指揮,引領他們譜寫一場輝煌的勝利篇章。
    然而,當金帥表明此次隻是前來視察時,狄老將軍不禁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營帳之中,燭火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光影在帳壁上舞動,仿佛也在為這場對話增添幾分神秘氛圍。狄老將軍坐在營帳之中,手不自覺地撚著胡須,臉上難掩失落與深深的不解之色。他望向金帥,緩緩開口說道:“智勇爵,如今我軍兵強馬壯,糧草儲備充足,可謂是士氣高昂,正值戰力巔峰之際。此誠乃天賜良機,若揮師北上,踏破遼國,直搗黃龍,並非難事。麾下一眾將領更是枕戈待旦,個個摩拳擦掌,磨刀霍霍,隻等一聲令下,便可衝鋒陷陣。可若在此時,將作戰策略改為蠶食之策......”狄老將軍欲言又止,目光中滿是憂慮,似乎對這突如其來的戰略轉變充滿了擔憂與困惑。
    金帥微微抬手,示意狄老將軍稍安勿躁,他神色沉穩,目光堅定而從容。“狄老,這蠶食之策,並非我一時興起,而是我與官家經過反複權衡、仔細斟酌之後,方才定下的大計。”金帥頓了頓,繼續說道:“其一,如此可將遼國當作磨礪新兵的絕佳試煉場。新軍唯有在實戰的烈火中千錘百煉,才能真正成長起來,為我朝鍛造出一支堅不可摧的鋼鐵之師。”說到此處,金帥壓低了聲音,目光變得愈發深邃,仿佛穿透了營帳,望向更為遙遠的地方,“其二,狄老您久曆朝堂,想必深知,太平歲月裏,武將往往難免遭受猜忌。留著遼國這個對手,方能彰顯我等守土戍邊的重大責任,讓朝廷上下明白,我等武將枕戈待旦,時刻為守護家國安寧而不懈努力。”營帳內,燭火閃爍不定,在金帥臉上投下明明滅滅的光影,而他的話語裏,卻藏著諸多難以言說的深沉意味,讓人細細品味之後,方能領悟其中的深意。
    狄老將軍微微低下頭,陷入了沉思,細細琢磨著金帥話語中的深意。營帳內一片寂靜,唯有燭火偶爾發出“劈啪”聲響。半晌過後,狄老將軍緩緩抬起頭,目光沉穩而堅定地看向金帥,語氣平和卻透著決然:“好,我明白了,底下將領們的情緒,我會妥善安撫。”
    金帥聞言,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輕輕點了點頭。他深知狄老將軍智謀過人,定能領會這背後的複雜考量。隨即,金帥伸出手,親切地拉著狄老將軍,快步來到擺放著地圖的桌前。他俯下身,手指落在地圖之上,目光炯炯地說道:“狄老,依我之見,可分出小股精銳兵馬向西進發,去探尋前路。沿著那古老的絲綢之路一路往西深入。”
    狄青老將軍聽聞,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其實,他心中早有此念。在狄老將軍看來,如今配備了火器的宋軍,在戰場上已然具備了無可比擬的強大優勢,吞並遼國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此,此刻分出一萬到兩萬的兵馬去執行探路任務,對整體戰局而言,確實無關緊要。況且,將那些平日裏好戰心切的將領們分成幾支隊伍,安排他們去執行探路任務,也不失為一種安撫他們情緒的良策。如此一來,既可以讓他們在行動中找到施展身手的機會,又能避免因戰略轉變而引發內部不必要的矛盾與紛爭。
    金帥與狄老將軍目光交匯,二人相視而笑,諸多複雜的心思與默契,皆在這一笑之中,盡付於無言。隨後,金帥將手指從地圖上的絲綢之路移開,輕輕落在高麗所處之地,神色鄭重地向狄老將軍說起了跨過渤海灣、征戰高麗的計劃。
    “狄老,您看,幽州距離海邊極近,此乃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金帥一邊說著,一邊微微俯身,手指沿著地圖上渤海灣的輪廓輕輕劃過,“我們可以從軍中精心挑選一批熟悉水性的將士,讓他們先行展開登陸作戰的訓練。待海船建造完成之後,便一同隨我揮師高麗。”金帥抬起頭,目光中閃爍著堅定與謀略的光芒。
    說罷,金帥微微湊近狄老將軍,壓低聲音,語氣中透著關切與深意,暗中建議道:“狄老,如今局勢變幻,諸事繁雜,以我之見,也是時候考慮培養接班人了。您戎馬一生,經驗豐富,培養出的人才,必能為我朝軍隊注入新的活力,延續您的輝煌。”其實金帥這麽側麵點狄老,想把狄破軍調過來傳承他的衣缽,但是金帥不能明說,如果狄破軍接管了狄老將軍的軍隊,算是比較符合金帥的利益,話反正說出去了,明不明白那就看這狄老將軍怎麽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狄老將軍手撫胡須,緩緩點頭,金帥話語中的深意,他心領神會。畢竟歲月不饒人,自己年事漸高,縱使心中豪情不減當年,可體力與精力終究大不如前,至多還能在戰場上征戰寥寥幾年。若此時在不能精心培養出一個信得過的人,日後自己辛苦打拚下的局麵,極有可能被他人輕易摘桃子。
    而在繁華的東京城裏,盛府再度被喜慶的氛圍所籠罩。今日,乃是如蘭出閣的大喜日子。如蘭終於得償所願,嫁給了文炎敬。王若弗心中雖有些許不悅,畢竟文家在門第上,較之華蘭、墨蘭、明蘭所嫁夫家,確實稍遜一籌。然而,文炎敬在科考中高中舉人,也算是有了些功名在身,與如蘭倒也稱得上般配。再者,如蘭對文炎敬情根深種,認定了此人便是自己的良配,王若弗縱然滿心不情願,卻也著實沒了法子。
    思及此,王大娘子心中暗自盤算起來。華蘭所嫁甚好,金帥在朝中不能說是權傾朝野也算得上一個有實權的人物,日後讓華蘭幫襯如蘭,給她的夫婿謀個合適的差事,想來並非難事。如此一想,王若弗心中的無奈稍減,也便漸漸認了這門親事。
    如蘭此番出嫁,規格竟與明蘭當初相差無幾,同樣是十裏紅妝,那場麵,可謂是熱鬧非凡,盡顯盛家的氣派。華蘭與淑蘭在眾人的悉心保護下,也趕來參加如蘭的這場盛大婚禮。值得一提的是,淑蘭也在金帥離開的前一日,如願以償地懷上了身孕,隻是月份尚淺,肚子還未顯懷。
    而嫣然,也陪同餘家眾人一道前來,為如蘭的婚禮增添了不少光彩,這可算是給足了如蘭麵子。回想明蘭大婚之時,大房僅淑蘭一人代表出席,相較之下,如蘭這場婚禮,各方親友的參與度更顯隆重。
    王大娘子望著金府為如蘭籌備的這般浩大場麵,心中歡喜不已,笑得嘴都合不攏。盛紘亦是滿臉喜氣,在高興之餘,特意叮囑身旁幾個年紀稍長、做事穩重的女使婆子,務必照看好華蘭與淑蘭,切不可出任何差錯。
    華蘭與淑蘭在婚禮現場稍作露麵後,便移步至壽安堂。那裏,盛老太太與明蘭正等著她們。盛老太太瞧見挺著大肚子的華蘭,眼中滿是慈愛與歡喜,笑容綻放在臉上,仿佛一朵盛開的菊花。她趕忙拉住華蘭的手,關切地叮囑道:“華蘭啊,你這月份越來越大了,凡事都得小心著些,切不可大意。”眾人在老太太屋裏一同吃了如蘭的喜酒,又圍坐在一起,嘮起了家常,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內。待聊了一陣後,華蘭和淑蘭便起身告辭,在眾人的相送下,回到了金府。
    回門歸寧這日,陽光明媚,將盛府映照得格外熱鬧。明蘭與顧廷燁、墨蘭與梁晗、如蘭與文炎敬,三對夫婦齊齊歸來。如蘭一見到明蘭,眼中頓時綻放出驚喜的光芒,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去,親昵地拉住明蘭的手,那歡喜之情溢於言表,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仿佛有說不完的貼心話。
    反觀墨蘭,她神色冷豔,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眼神中滿是不屑,對眼前熱鬧溫馨的場景似乎十分看不慣,站在一旁,周身散發著一種格格不入的清冷氣息。
    盛老太太瞧見明蘭回來,眼中滿是慈愛,趕忙拉住明蘭的手,左看右看,眼神中滿是關切與疼惜,仿佛怎麽看都看不夠。而後,老太太微笑著說道:“乖孩子,你們先去你母親那兒見個禮,回來祖母再好好和你說說話。”
    明蘭等人依言來到王若弗處。王若弗見三位姑爺齊齊登門,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對著每位姑爺都關切地問上一句:“我家女兒沒讓你添麻煩吧?”隨後,她側身介紹站在旁邊的姐姐康姨媽給眾人認識。寒暄幾句後,王若弗像是不經意間,故意提起春珂生的孩子。這話一出,墨蘭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原本就冷豔的麵容此刻更是籠罩上一層寒霜,眼神中閃過一絲怨憤與尷尬。
    趁著眾人說話的間隙,明蘭悄悄拉著如蘭走到一旁,小聲說起梁晗孩子的事兒。如蘭壓低聲音說道:“聽說那個孩子太大了,春珂生產的時候險些沒生出來,可凶險了。”明蘭聽聞,心中猛地一震,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她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林噙霜當年的手段,當年林噙霜不就是用類似的方法,故意讓懷有身孕的衛娘子難產而亡嗎?想到此處,明蘭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警惕與憂慮。
    康姨媽本就是個愛惹是生非且心腸狠辣之人,此刻更是像隻伺機而動的老鴰,在王若弗身邊不停地扇著耳旁風。她滿臉的不屑與嫉妒,嘴裏絮絮叨叨地說著:“瞧瞧,明蘭不過是高嫁了些,就開始擺起架子來了,真當自己是個人物了。哼,一會兒可得給她點顏色瞧瞧,讓她知道咱們盛家可不是好糊弄的。”那模樣,活脫脫一副尋釁滋事的嘴臉。
    到了用飯的時候,依照慣例,女眷們一桌,郎君們另一桌。明蘭心裏清楚,這康姨媽絕非善茬,若是不小心應對,指不定要生出多少事端來。於是,她靈機一動,一上桌便笑意盈盈地端起酒杯,走到王若弗麵前,恭敬地說道:“母親,女兒敬您一杯,多謝您這些年的養育之恩。”這一舉動,讓康姨媽頓時沒了在“不孝”這件事上做文章的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僅如此,在飯桌上,明蘭更是憑借著自己的聰慧與機敏,言辭得體,應對自如,將康姨媽那些暗藏機鋒的話語一一巧妙化解。她時而妙語連珠,時而溫婉回應,讓康姨媽幾次想發難都無從下手,隻能幹著急,氣得臉色一陣紅一陣白。
    盛老太太在另一處,見明蘭許久沒來,心裏便猜到大概是被康姨媽纏住了。她心疼明蘭,趕忙叫人去看看情況,解救明蘭。不多時,明蘭便來到老太太身邊,祖孫倆終於能歡歡喜喜地一起吃飯。
    飯桌上,盛老太太關切地問了明蘭一大堆問題,從顧府的日常瑣事,到與顧廷燁的相處之道,事無巨細。可明蘭呢,要麽一臉茫然,要麽笑著搖頭,竟是一問三不知。盛老太太見狀,不禁感到十分無語。她苦心孤詣,將明蘭教導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本想著她能在夫家大展身手,可誰能想到,竟被顧廷燁如珠似寶地藏在屋裏,連些基本的事務都不用打理。
    想到這兒,盛老太太語重心長地向明蘭傳授起禦夫之道:“明蘭啊,雖說廷燁如今處處護著你,可你也不能總是依賴他。在這世間,女子終究還是得有自己的本事,懂得如何拿捏分寸,經營好自己的日子。你呀,切莫因為他的寵愛,便失了自己的主見與能力。” 明蘭靜靜聽著,眼中滿是感激與領悟之色,不住地點頭。
    喜歡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請大家收藏:()劇組街溜子咋還穿到北宋知否劇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