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廉價紙張和雕版印刷

字數:5276   加入書籤

A+A-


    四月,漢中傳來消息。
    大部分遷入漢中的百姓已經安置完畢。
    剩下的就算沒有完全安置好,也給他們搭建了臨時住所。
    好在天氣已經逐漸開始變暖,倒也不用擔心這些百姓會因為住所簡陋而凍死。
    並且到達漢中的百姓已經分好土地,可以開始進行耕種。
    為了最大限度的激發這些百姓的勁頭。
    劉諶額外頒布了一項法令。
    所有前往漢中的百姓,減免第一年的賦稅。
    第一年的糧種由朝廷以往年半價的價格售賣給百姓。
    並且最長可以在三年後,以購買時的價格償還給朝廷。
    此條政令一出,立刻讓漢中百姓全都對朝廷感恩戴德起來。
    要知道大漢從立國到現在,這還是第一次減免賦稅。
    這倒不是說劉諶覺得大漢已經不缺糧食了。
    而是因為漢中雖然土地廣袤,但是因為長久的不穩定,大多數都已經廢棄。
    變的和荒地差不多。
    第一年根本產不了多少糧食,養活他們自己都夠嗆。
    朝廷就算要收,也收不上來多少。
    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還能收獲 一波百姓的好感。
    對劉諶來說,簡直就是雙贏。
    劉諶也趁著這個機會,完成了當初的承諾。
    親自前往漢中,選取一片土地進行耕種。
    名曰天子勸農。
    等到劉諶再次返回成都的時候。
    李密已經再次拿著一卷紙來到了劉諶麵前。
    “陛下,這紙是用秸稈和廢棄的絹麻之類的東西弄出來的。”
    “但是質量實在是堪憂。”
    其實不用李密說,劉諶就能看出來這些紙張的質量根本不行 。
    因為光是肉眼能夠看到的,就有不少沒有被完全粉碎的秸稈顆粒。
    有的地方連厚薄都不一樣。
    透過陽光,劉諶甚至能看到紙張上那些沒有完全填補的細小孔洞。
    然而劉諶不僅沒有因此生氣,臉上反而露出了一抹笑容。
    因為這正是劉諶需要的東西。
    “這些紙的成本如何?產量又有多少?”
    劉諶一邊感受著紙張上傳來的顆粒感,一邊開口詢問道。
    “這些紙都是用秸稈之類的東西弄出來的,幾乎沒有什麽成本。”
    “除去人工費之外,每五張大概能值一枚錢!”
    “至於產量,一天估計能生產出來數百張!”
    劉諶大約一算,就估算出如果用這些紙來裝訂成字典的話。
    每一本字典的成本價大概會在十個錢左右。
    即便是加上人工和印刷的成本,也不會超過二十個錢。
    二十個錢,已經是大漢百姓能夠完全負擔得起的程度了。
    “不錯!”
    “李卿辛苦了!”
    對於做事的人,劉諶從來不吝誇讚。
    聽到劉諶的話,原本還在提心吊膽的李密頓時鬆了一口氣。
    “隻要陛下滿意就成!”
    李密說道。
    “滿意滿意,朕實在是太滿意了!”
    “不過,桑皮紙和楮皮紙也一樣要造。”
    “不光要造,還要造的越精美越好。”
    “這種質量的紙,隻適合給普通老百姓用。”
    “那些豪族子弟當然要用桑皮紙和楮皮紙來配了。”
    自己造紙可不光隻是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同樣也要滿足那些世家子弟的優越感。
    這些價格低廉且質量極差的紙怎麽能配得上他們高貴的身份?
    當然要用那些價格高昂的桑皮紙和楮皮紙了。
    要不然劉諶怎麽收割這些世家子弟!
    李密聞言,心中沒有任何的驚訝。
    這位陛下向來都是能夠做到物盡其用的。
    那些質量上乘的紙張,他又怎麽會輕易廢棄不用。
    “臣省得了!”
    但是在此之前,劉諶準備先弄點東西試試水。
    而這個東西,就是早就已經編寫完成的百家姓。
    古人重宗族,宗族又是以姓氏作為維係。
    往往一村之內的人都是同一個姓氏。
    所以百家姓的出現,不會像字典那麽突兀。
    容易被世人接受的同時,即便世家有所注意,也不會太放在心上。
    又過了幾日,劉諶把譙周他們全都叫到一起。
    一臉神秘的讓人拿出一樣東西。
    幾塊像是印章一樣的東西,上麵密密麻麻的刻滿了陽文。
    一摞摞裁剪成大小相同的紙。
    以及一盆墨水和幾個刷子。
    當譙周等人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
    臉上雖然也有好奇,但是卻不多。
    因為這個年代已經開始有拓片出現。
    這些東西看上去就跟拓印差不多。
    “陛下這是準備拓印什麽東西嗎?”
    譙周一臉詫異的問道。
    自己正在和那些世家之人,謄抄文字,並用拚音進行歸類。
    卻被陛下突然叫到這裏。
    除了譙周之外,還有樊建、陳壽、郤正和李密等人。
    同樣也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不過是幾個拓片,有必要把自己這些人全都叫到一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諶不語,隻是讓那些內侍按照之前教給他們的方法開始行動。
    隻見內侍拿起一塊雕版。
    然後用 刷子沾上墨汁,小心翼翼的將墨汁塗抹在那些陽文上麵。
    做完之後,又用一張幹淨的紙壓在上麵,並且用一把幹淨的刷子來回刷動。
    片刻之後,內侍小心翼翼的從雕版上取下紙張。
    隻見一張印滿了文字的紙赫然出現在所有人的麵前。
    抬頭一句正是劉錢孫李,周吳鄭王!
    劉諶並沒有采用活字印刷術,而是照搬了雕版印刷術。
    因為活字印刷術難度相對來說比較高。
    除了需要做出泥範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泥字在燒成陶之後,有太大的不確定性。
    即便是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活字印刷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
    那就是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必須要重新燒製。
    因為長久使用的活字,很容易出現洇墨的現象。
    到時候印出來的就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團墨點。
    這一點上反倒不如雕版印刷來的方便。
    而且眼下劉諶能夠拿出來的東西,就隻有《百家姓》這一種啟蒙讀物。
    並且是早就已經排列好的。
    隻需要一副正確的雕版,就能夠無限次數的印刷。
    比活字印刷不知道簡便到哪裏去。
    當這張印滿了姓氏的紙張,出現在譙周他們麵前的時候。
    所有人都看傻眼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