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打發吳使

字數:5228   加入書籤

A+A-


    第315章 打發吳使
    當劉諶從溫柔鄉裏掙脫出來的時候。
    第一時間就從吳梁的嘴裏知道了關於張惇的舉動。
    在得知張惇這段時間以來做的事情之後。
    劉諶不由得啞然失笑。
    雖然從張惇的視角來看,他主觀上替大漢做了些事,似乎也證明了一些自己的價值。
    但是從劉諶的視角來看,張惇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
    因為劉諶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把他交出去。
    可是仔細一想,這又何嚐不是一種悲哀。
    他的生死從來都不在於他做了多少事,隻在於上位者的一念之間。
    兄長為國家棟梁。
    自己雖然能力不足卻努力的為這個國家奔波。
    然而明主難遇,造化弄人。
    兄長被殺,自己也被逼的叛逃國家,惶惶如喪家之犬。
    為了活命,不得不苦苦掙紮以自救。
    想到這裏,也為了安撫一下張惇,劉諶便對吳梁說道:
    “後麵再和那些吳商接觸的時候,可以帶上張惇一起。”
    “給他一個參事的身份,也省得他整日裏提心吊膽。”
    在場眾人聞言,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
    吳梁領命而退。
    而在吳梁離開之後,立刻又有人來報,吳使正在宮外求見。
    不用想,就知道對方是來問自己要張惇的。
    劉諶笑著說道:
    “隻可惜這吳使還是慢了一步,看來這是天不讓張惇亡啊。”
    “朕也隻能順天承命。”
    宗預附和道:
    “張惇在成都忙了這麽些天, 不就是為了搶在這吳使向咱們索要他之前建功。”
    “現在看來,這個張惇還是有些能耐的,怪不得當初能從洛陽和合肥全身而退。”
    “看來也是一員福將,留著他說不定還能給大漢帶來些好運。”
    在場所有人聞言紛紛再次笑出了聲。
    “宣進來吧。”
    笑過一陣之後,劉諶命人把吳使叫了進來。
    很快,吳使便出現在劉諶的麵前。
    簡短的寒暄過後,吳使說道:
    “外臣奉旨來為陛下慶賀,如今陛下大禮已成。”
    “外臣也該回去向我主複命了。”
    劉諶的臉上頓時露出不舍之色:
    “哎呀,卿此行山高路遠,此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為何不在成都多留些時日?”
    吳使又道:
    “外臣多謝陛下美意,奈何臨行前我主早就交待。”
    “事畢後須早日回轉。”
    劉諶一臉惋惜的說道:
    “既如此,卿回去後便代朕向汝主問好。”
    “時間也不早了,卿且起行吧!”
    此言一出,吳使臉上表情頓時一僵。
    難道自己話裏的意思不夠明顯?
    難道劉諶不知道什麽叫事畢後早日回轉?
    既然自己出現在這裏,那不是說明事情還沒畢嗎?
    況且你禮都收了,就沒有一點主動表示?
    眼見劉諶一副送客的架勢,吳使也不敢再拿喬,立刻開口說道:
    “陛下,我朝張惇不日前因罪潛逃。”
    “據外臣所知,此人如今正在成都。”
    “還望陛下把此人交給外臣帶回建業,以正我大吳國法之威。”
    劉諶聞言訝然道:
    “張惇因罪潛逃?這不能吧?”
    “張卿曾數次出使大漢,以朕觀之,絕非什麽奸惡之人,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吳使說道:
    “張氏一門意欲謀反,皆被我主所斬。”
    “張惇自知事情敗露,所以才會潛逃。”
    “還請陛下將其交給外臣帶回,免得傷了兩國的盟友之誼!”
    郤正冷不丁的跳出來說道:
    “敢問吳使,這話是你的意思,還是你主的意思?”
    吳使懵了,這有什麽區別嗎?自己可是代表大吳出使的使者!
    郤正接著說道:
    “若是汝主之意,還請使者拿出國書來。”
    “若是使者自己的意思,今日便要問你個僭越之罪。”
    “我家陛下天子之尊,又豈是你能隨意拿兩國盟交要挾的!”
    吳使張了張嘴,卻什麽都沒說。
    一國重臣叛逃,這件事本身就夠丟臉的了,陛下怎麽可能有明旨給自己。
    可他同樣也不敢說這件事是自己的主意,劉諶真要是因此興罪,他也得吃不了兜著走。
    眼見場麵開始尷尬起來。
    李密站出來說道:
    “好叫吳使知道,興漢元年之時。”
    “我家陛下就曾頒布明旨,天下之人入大漢者皆為大漢子民。”
    “如今莫說他張惇不在成都,就算是在成都。”
    “憑吳使空口白牙也沒法要了他去。”
    “想要張惇,倒也簡單,還請吳使拿出確切的證據。”
    “然後再回建業讓汝主以國書照會之,到時候我家陛下自然會把張惇送還。”
    雖然明知道張惇就在成都,可吳使手裏怎麽可能有確切的證據。
    吳使也知道這是對方在給自己台階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左右今天這張惇是要不到手了,吳使倒也光棍,直接一拱手道:
    “外臣返回建業,自會將此事報與我家陛下,請我家陛下定奪。”
    “外臣告辭!”
    說罷吳使便匆匆退走。
    “當日在建業之時,臣觀那孫皓還頗有明主之相。”
    “不期幾年之後,竟變成這般模樣。”
    看著吳使離開的背影,壽良不無感慨的說道。
    和壽良一同出使建業且同樣建功的李驤附和道:
    “是啊,當初在建業之時,此人處事之能力,遠非如今可比。”
    “不曾想登基之後,便昏招頻出。”
    這個話茬卻沒有人接。
    一陣沉默之後,劉諶卻忽然說道:
    “令伯,這兩天你和那安南使者接觸的如何了?”
    知道劉諶不想在吳國的事情上多費心思,李密趕緊開口說道:
    “回陛下的話,臣與那安南使者交談之後。”
    “他們對於咱們想要購買糧食的事情沒有什麽意見。”
    “但是卻希望咱們能夠派些人過去,幫助他們墾荒。”
    “否則,以安南如今的人口,想要產出這麽多的糧食,恐怕有些困難。”
    由於之前劉諶就已經派人前往安南商議購買糧食的事情。
    所以這次安南使者前來,也有和大漢敲定這件事的意思。
    隻是沒想到孟虯居然希望自己能夠派人過去協助他們耕種。
    這讓劉諶的心裏不由得泛起了嘀咕。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