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劉諶的心思

字數:4572   加入書籤

A+A-


    六月,成都的天氣已經開始逐漸變熱。
    劉諶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莫名的陷入一陣躁動當中。
    就連登基以來從來不曾落下的政事,也時常煩躁的不想處理。
    隻因為皇後汪氏越來越接近臨盆的時間。
    過年的時候,為了安撫滿朝文武的情緒,劉諶把汪氏有喜這件事當眾宣布出來。
    彼時的汪氏,已經有兩個多月的身孕。
    這是劉諶來到這個時代組建的第一個家庭。
    汪氏肚子裏的孩子又是劉諶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孩子。
    說不重視是假的。
    而且根據自己後世得來的經驗,這個年代的生育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雖然現在的自己貴為皇帝,可是有些事情並不是身份尊貴就能夠解決的。
    隻可惜別的事情劉諶或許還能插上手,但是在這件事情上,劉諶卻一點忙都幫不上。
    有限的衛生方麵的知識,那群穩婆也比自己懂的多。
    自己唯一能做的,就隻有等待。
    這一等,卻等到了一個令劉諶沒有想到的消息。
    消息來自崔明煊,那個之前主動投靠自己的崔氏族人。
    在三郡叛亂被平息之後,劉諶對那些反叛的世家之人做出了極其嚴厲的處罰。
    但是對於這個主動投靠自己的崔明煊,劉諶不僅沒有對其做出處罰。
    反而在事後對其進行一番嘉獎。
    除了用來安撫南中其餘世家的人心外,劉諶的另一個打算就是要把崔明煊打造成一麵旗幟。
    一麵世家主動向朝廷投靠的旗幟。
    崔明煊自然是聞弦歌而知雅意。
    甚至主動和劉諶討了個差事,就是在諸郡巡檢,看看那些校舍的修建以及教學進度如何。
    崔明煊心裏很清楚,自己能被陛下利用的價值也就這麽點,所以在這方麵上也格外的努力。
    比如當初那些校舍懸掛劉諶畫像這件事,就是崔明煊最先在地方上做出來,並推而廣之的。
    而在崔明煊巡檢的過程中,也著實發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當初劉諶雖然給這些學校都委派了宮中學堂的人來教授地方學子知識。
    可是光憑這些人根本無法應對每個學校一百多號的學生。
    也不得不委任一些地方上的世家中的有識之士來當教授,以緩解教學壓力。
    然而就是這些地方上世家中的人,出了不少問題。
    一開始的時候,世家之人自然是看不起這些泥腿子的。
    就連教學過程,也充滿了鄙夷。
    往往這些學子們在詢問問題的時候,他們都表現的愛搭不理。
    崔明煊雖然看出來這些問題,但同為世家出身的他心裏很清楚。
    世家幾百年養出來的高高在上的態度,哪裏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改過來的。
    除了訓斥之外,別無良法。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巡視的深入,崔明漸發現了一些真正不對勁兒的地方。
    那就是這些世家之人開始悄然的給這些學生洗腦,告訴他們世家之人的生活是如何的美好,以及如何成為世家的一份子。
    將來好為世家效力,並獲得同樣高高在上的生活。
    這一發現著實給崔明煊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很清楚劉諶為什麽會在益州大辦學堂。
    除了為朝廷培養人才之外,還要逐步瓦解世家的勢力和影響。
    沒想到這些世家之人居然敢公然給這些學子洗腦,想讓他們給自己搖旗呐喊甚至被自己利用。
    崔明煊可太明白這其中的危害了。
    因為他自己就是世家出身!
    不敢做絲毫隱瞞,崔明煊立刻就把這件事報給了劉諶。
    本來就因為汪氏生育的事情感到心中煩躁的劉諶。
    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更是難以壓製心中怒火。
    當初三郡叛亂敗的實在是太快了。
    快到劉諶根本就沒有機會把這些世家之人徹底的拔幹扒淨。
    劉諶也早就已經預料到這些世家之人絕不會這麽輕易的善罷甘休。
    肯定會整出來一些幺蛾子,隻是沒想到這幺蛾子來的這麽快!
    也幸好自己用了崔明煊,若是換做別人還真不一定能看出來這些人的險惡用心。
    想到這裏,劉諶就感到怒不可遏。
    自己創辦學堂,就是為了跟這些世家對抗,他們居然想從根源上斷絕自己的作為。
    到底是幾百年的底蘊,不容小覷!
    不過對於這件事,劉諶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解決辦法。
    第一步,便是要打碎百姓對世家的濾鏡。
    很快,一道旨意便從成都傳達至大漢各地。
    旨意裏,劉諶先是褒獎了一番益州這些世家為朝廷出力的舉動。
    畢竟當初自己可沒有讓這些世家之人出來任教。
    同時也承諾將這些已經在地方學校教書的人正式納入教育體係。
    通俗點的說,就是給他們安排一個編製。
    雖然不能入朝參政,但多少也算是個鐵飯碗。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所有已經在學校任教的世家子弟紛紛彈冠相慶。
    對於他們來說,參政不參政的實在是太遙遠了。
    但是能獲得一個在學校任教的真正資格,好處可是很大的。
    最起碼自己以後的所有言行都有朝廷為自己背書。
    隻可惜,緊隨而來的第二道旨意,擊碎了他們的美夢。
    “如今國朝鼓勵農事,學校子弟皆出自百姓之家。”
    “雖入學堂,但卻不能脫離農事。”
    “故每五天有假兩日,使其各歸其家參與農事。”
    “朕於各縣給每人撥付良田三畝,用於諸生耕作。”
    “若有不懂者,可請教諸弟子。”
    “聖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朕亦雲,弟子不必不如師。”
    “望諸生能明白朕之苦心!”
    這道旨意一出,這些在學校任教的世家子全都傻眼了。
    讓我當教授就好好讓我當教授,怎麽還讓我跟這些泥腿子一樣下地耕作?
    而那些學子在看到這道旨意的時候,和這些世家子的想法截然不同。
    我這等農家子弟,居然可以教這些世家出身的教授們耕作?
    一時間,整個大漢因為這件事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但是劉諶卻沒空去管這些,因為整個皇宮已經因為汪氏而亂成了一團。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