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敲打賈充,大名劉裕
字數:4704 加入書籤
聽到賈充的話,司馬炎的臉上雖然毫無波動。
但是心裏早就已經翻江倒海了。
上一次賈充說要把並州的土地和百姓賣給世家的時候。
司馬炎的心中就已經感到不爽了。
壯大世家的實力,對自己能有什麽好處?對司馬家又能有什麽好處?
隻是彼時的他需要錢糧軍械來對付司馬攸以及解決那些災民。
所以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事後司馬炎主動和賈充結親,也是為了能讓賈充認識到賈家和司馬家已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希望他能夠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哪怕不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站在他賈家的角度上,也要想想能給他帶來什麽好處。
沒想到這才過去多久,賈充就又要整幺蛾子出來。
司馬炎既不蠢也不傻,當然能夠看出來賈充此舉到底是什麽意思。
並州雖然對於大魏來說很重要,但畢竟是偏遠之地。
賈家又不是什麽實力十分強大的世家。
想要在朝堂上占據更大的話語權必須要用一些非常手段。
所以司馬炎敢保證,隻要自己答應了賈充的話,那賈家必然會湧現出一大批忠孝之人。
然後占據州郡要職,甚至是出現在朝堂上。
到時候很有可能讓賈家一家獨大。
可同時,司馬炎的心底也泛起一絲苦澀。
這個賈充,實在是太會拿捏時間了。
上一次是如此,這一次又是如此。
若是不采用賈充的建議,司馬炎還真是想不出什麽法子能拉攏住魏國的那些世家。
並讓他們跟自己一起對抗劉諶。
世家所要,無非就是財和名兩個東西。
財上一次自己已經給他們了,現在該名了!
抬頭看了賈充一眼,隻見賈充的臉上寫滿了期待。
公閭啊公閭,你怎麽就這麽不知足?!
良久之後,司馬炎才重新收拾了心情,對賈充說道:
“此舉大善!”
“既能替朝廷籠絡人才,又能夠使劉諶之歪理邪說自相矛盾。”
“便依賈卿所言!”
賈充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
他還真怕司馬炎不采納自己的意見,因為這本書肯定是最先流傳到大魏各個世家的手中。
他們得到這本書後,能做的文章可就多了去了。
司馬家不過河內一世家,於漢末亂世中崛起,到現在執掌帝國權柄。
看似一片繁花著錦,烈火烹油。
但是這昌盛底下埋著的,可是巨大的隱患。
因為真正能支撐司馬家的司馬師和司馬昭已經沒了。
並且魏帝到現在都沒有禪位。
若是沒有司馬攸這檔子事,或許還可以緩緩圖之。
現在有了司馬攸,這件事又得往後推。
遲則生變的道理,賈充心裏是明白的。
所以他必須要借助這次機會,再割讓一些利益給那些世家,好讓司馬炎能夠真正的上位。
“晉王英明!”
“臣這就......”
賈充立刻說道。
司馬炎抬了一下手,製止了賈充接下來的話:
“雖說是要獻祥瑞,但也不能什麽不值錢的東西都當成祥瑞獻上來。”
“到時候反倒會鬧出一些笑話來。”
“這件事就交給公閭你去做,切記不可胡來。”
“至於選拔忠孝之人,倒是沒有什麽難度,就交給茂伯去做吧。”
“但有一條,一定要察其言觀其行,選拔一些真正忠孝之人!”
荀愷聞言,臉上頓時露出驚喜之色。
上一次並州的百姓和土地交給衛瓘去處理,讓荀愷羨慕的不行。
這是多大的油水啊,但是司馬炎話已經出口,荀愷就算羨慕也沒辦法。
原本以為這次的事情又跟自己沒關係,沒想到峰回路轉,這麽大的好處直接就砸到了自己的頭上。
潁川荀氏家族雖然龐大,但從荀彧之後便逐漸走向沒落。
現在這麽好的機會落到自己手裏,若是不能讓荀氏在自己手裏再次偉大,豈不是辜負了晉王的一番美意!
“臣赴湯蹈火,必不負晉王殿下所托!”
荀愷已經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了。
賈充聽到這話後,心裏卻咯噔一下。
不光是因為司馬炎把進獻祥瑞的事情交給自己,把選拔人才的事情交給荀愷。
從明麵上看,進獻祥瑞是一件比選拔人才要美得多的差事。
可別忘了,從察舉製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了一套極其正規且成熟的流程。
荀愷甚至什麽都不用做,隻需要把風聲放出去,就會有人主動把這件事做好,甚至連荀家的那一份都提前預留出來。
可是祥瑞就不一樣了,他又怎麽敢說誰家進獻的祥瑞是真是假,是大是小?
再結合上一次的事情,晉王殿下很明顯是在敲打自己啊!
要不然為什麽不把選拔人才的事情交給自己去做,反而要交給荀愷?
賈充心中頓時升起一絲委屈,自己對司馬家對晉王忠心耿耿。
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傻子,沒想到換來的居然是這樣的結果。
心裏雖然是這樣想的,但是嘴上卻答應的無比痛快。
隻是在離開晉王府,回到家中後。
賈充的心裏卻覺得一陣煩悶。
自己忠心耿耿為了司馬氏,沒想到卻被晉王如此猜忌。
這天下到底還容不容得下忠義之士?!
時間一晃,便來到九月。
早就已經親往宗廟告祭過祖宗的劉諶看著宗正張紹恭恭敬敬的在皇族世譜上寫下兒子的大名:
“劉裕”
心中不由得一陣恍惚,覺得這一切都像是在夢裏一樣。
自己穿越到了這個時代,重新組建了家庭,現在就連兒子都有了。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有了兒孫,便等於是有了傳承。
而對劉諶來說,不光是個人,更是國家。
哪怕不為了自己,隻是為了兒子,劉諶也必須要滅掉魏國。
給兒子打下一個穩固的江山!
“請陛下禦覽。”
當張紹將世譜遞到劉諶麵前的時候,這種感覺變的更加強烈。
因為從最上麵的劉備開始,到目前的劉裕為止。
整個大漢就隻剩下自己這一脈單傳了。
開枝散葉,任重而道遠啊!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