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鍾會的分析

字數:4759   加入書籤

A+A-


    如今的司馬攸,形勢不可謂不艱難。
    東邊雖然有杜預擋著羊祜,雙方至今仍僵持在馮翊郡。
    看似司馬炎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戰果。
    但是整個大魏誰不知道,杜預的軍事才能根本不是羊祜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軍事才能比別人高,又占據著守城的優勢。
    卻依然和對方打了個旗鼓相當,甚至都沒有過幾次主動出擊。
    國力孰強孰弱,已經是一目了然。
    得益於諸葛亮對戰司馬懿的優勢戰績,以及薑維幾十年來的不懈堅持。
    盡管蜀漢北伐最終失敗,但是這兩個字卻讓每一個聽到的魏國將領心驚膽戰。
    數年過去,蜀漢再度北伐,怎能不讓司馬攸感到害怕。
    這會兒聽到鍾會的分析,司馬攸甚至都顧不上真假,隻想借著這個機會消減一下心中的恐懼。
    鍾會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蜀漢雖屢有北上入侵之舉,但畢竟地小民寡。”
    “每一次入侵都需要積蓄很久的力量。”
    “這一次那蜀主劉諶雖然準備的時間更久。”
    “但益州和漢中的地盤攏共就隻有那麽大。”
    “縱然智謀再廣,可也無法憑空變出兵馬錢糧來。”
    “所以劉諶必然隻能選擇其中一路作為主攻,另一路為佯攻,好牽製咱們的視線。”
    一旁的杜白在鍾會的這番分析之下,也立刻察覺到蜀漢根本不可能同時兩路進兵。
    於是也附和道:
    “鍾太尉所言不假。”
    “自古用兵便是正奇相輔。”
    “以弱攻強更需集中力量於一處。”
    司馬攸聞言心中大慰,再次問道:
    “那以二位之見,劉諶此次入侵這兩路兵馬,到底哪一路是真,哪一路是假?”
    杜白率先說道:
    “殿下,臣以為蜀國這兩路兵馬,以祁山為虛,陳倉為實。”
    司馬攸奇道:
    “哦?何以見得?”
    杜白指著牆上的輿圖說道:
    “蜀軍進攻祁山,無非就是奪取天水四郡,對長安毫無威脅。”
    “況且過天水往西是涼州,不敢說一片荒蕪,但也絕對不是什麽好地方。”
    “對於蜀國來說,得到這些地方不僅不能第一時間補充軍隊所需的糧草 ,甚至還需要分出來很大一部分兵力來維持。”
    “時間一長,蜀國自己就會吃不消。”
    “反觀陳倉,自前年開始,蜀國便著手打通陳倉道,為此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從地理位置上看,隻要能夠奪取陳倉,蜀漢便能夠直接進入扶風。”
    “往東可以直接走武功,經周至,一路殺來長安。”
    “往西則可以進攻上邽、隴右等地。”
    “進可攻,退可守,怎麽選都有足夠的騰挪空間。”
    “若臣是劉諶,必然以陳倉為主力,祁山為疑兵。”
    聽到杜白這番分析,司馬攸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自己執掌長安這麽多年,都沒有對涼州進行實際控製。
    他劉諶憑什麽能奪取涼州,並進行有效的控製?
    時間一久,隻能是自己拖垮自己。
    “明玉所言不假,看來他劉諶也不過如此。”
    “陳倉易守難攻, 隻需要調撥一些兵馬過去,便可保陳倉不失!”
    話音剛落,鍾會沉聲說道:
    “殿下是不是忘了蜀國為什麽要屢屢北上?”
    一句話,把司馬攸接下來的話全都堵在了嗓子裏。
    “當年諸葛亮在時,便兩出祁山,目的可不是為了涼州。”
    “而是為了涼州的軍馬。”
    “蜀地不產良馬,若想達成野心,必然要有自己的養馬地。”
    “而涼州所產軍馬,在整個魏國都屬於上乘。”
    “殿下不會真以為那劉諶北伐隻是為了一個長安吧!”
    “蜀國的北伐,雖然是以長安為口號,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滅掉魏國並重新光複大漢。”
    “想要達成這個目標,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也絕不可能離開騎兵這一大殺器。”
    “所以劉諶必須要在奪取長安的同時,替蜀國培養一支能夠繼續征戰天下的騎兵。”
    “否則複漢隻是一句空談。”
    “那麽他必然要奪取天水四郡,並且切斷長安和涼州的聯絡。”
    “至於陳倉,依臣之見,縱使丟失,也於大局無傷。”
    聽到鍾會的話,司馬攸和杜白同時皺眉。
    陳倉丟失於大局無傷,鍾會是怎麽說出這話的。
    若真是這樣,那這些年對陳倉防務的加固算什麽?算自己是個大冤種嗎?
    “士季,陳倉乃咽喉要道,一旦丟失敵人便可在關中縱橫,如何能不重要?”
    司馬攸略帶抱怨的說道。
    鍾會這個人哪都好,就是有些目中無人。
    那陳倉連曹叡這樣的人都不敢說輕易放棄,在鍾會眼裏卻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杜白同樣讚同的說道:
    “鍾太尉,在下知道大敵當前,不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可太尉此番言論,是不是太不把蜀主放在眼裏了?”
    鍾會搖頭道:
    “就算敵人殺入關中,又能如何?”
    “一個陳倉道,撐死了也不過能進來小幾萬兵馬。”
    “咱們西有上邽等郡兵馬,東有長安大軍駐守。”
    “隻需要兩邊同時聯合出手絞殺,到時候蜀軍撤退都來不及。”
    “可若是丟失祁山,蜀軍便隻需要應對上邽等郡的兵馬即可。”
    “長安若是想支援,不光路途遙遠,時間上也根本來不及。”
    “一旦讓蜀軍站穩腳跟,便可以往涼州徐徐圖之。”
    “到那時候,才真是咱們的滅頂之災!”
    一番分析下來,就連杜白都不由得一陣心驚。
    這點自己倒是沒有考量到。
    是啊,就算丟了陳倉,又如何?無非就是進來些兵馬而已。
    反正之前陳倉又不是沒丟過,最後還不是重新奪回來了。
    而祁山那次,差一點司馬都督就被打的全軍覆沒,整個隴西幾乎都要落入蜀軍之手。
    司馬攸不再遲疑,立刻做出決斷:
    “給石苞調撥長安附近一萬兵馬固守。”
    “再留下一萬維持長安,其餘盡數趕往隴西支援牽弘。”
    “務必不能使蜀軍奪得祁山堡,進入隴西! ”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