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陸機

字數:9664   加入書籤

A+A-


    “草民以為,陛下所組織的這些民兵當中。”
    “有資格穿鎧甲的必然是精壯者。”
    “而這些精壯之人也定然會是良好的兵源。”
    “但一村中精壯之人定然不止一個。”
    “剩下的那些豈不是白白浪費?”
    “故草民以為,這些鎧甲不必固定放在某個村民的身上。”
    “而是以他們日常訓練作為準則。”
    “誰訓練的更好,誰才有資格穿鎧甲。”
    “這些鎧甲雖說是舊甲,不過在草民看來,那些賊人也必然不是全副武裝。”
    “有鎧甲的話,生還的幾率自然會更大。”
    “如此一來,那些精壯之人必然會拚命訓練,以求獲得穿戴鎧甲的資格。”
    “而這些訓練出來的精壯之人,將來便可以征入軍中,成為優良的兵源!”
    聽到陸機的話,李驤和張凱武瞪大了眼睛,一臉震驚的看著對方。
    這個年代征兵可不會區分良莠,隻要到年齡就會登記服役。
    至於精兵,那是被戰爭篩選後剩下的人才有的稱呼。
    而陸機的話,分明就是從一開始就要借著這次機會把精壯之人和普通人區分開。
    為朝廷征得優良士兵。
    陸機隻有區區十歲,竟然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
    這就是世家大族的底蘊嗎?
    隨即兩人的心中難免一陣興奮。
    若是這樣的話,大漢豈不是因禍得福?
    不需要讓這些百姓踏入兵營,就能夠篩選兵丁。
    將來一旦有需要,便可以在短時間內集結起一支大軍來!
    這場麵光是想想就讓人感到一陣澎湃。
    劉諶也饒有興趣的看著陸機。
    沒想到在場三個人,居然是這小子先猜到自己的想法。
    既然帶了個兵字,那民兵自然也是兵。
    但劉諶當初已經明確的說過,不會在天水等郡征兵,以此來安撫當地百姓的人心。
    可地盤擴大之後,必然要麵臨守衛力量的不足,不征兵是根本不可能的。
    隻是作為皇帝,作為一個十分注重拉攏人心的皇帝,尤其是作為一個誌在恢複中原的皇帝,怎麽可能幹出這種出爾反爾的事情。
    所以這個計劃在劉諶心裏已經謀劃很長時間,但卻一直沒有機會實施。
    這次司馬攸對三郡的騷擾,讓劉諶意識到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說實話,魏軍進來才幾個人,隻要劉諶願意,輕而易舉的就能把他們趕出去。
    關彝那是依托塞外和借著司馬攸跟司馬炎之間的矛盾才能自由縱橫。
    天水三郡可完全是自己掌控的地盤。
    劉諶便順勢把這個想法說出來。
    既能鍛煉那些講武堂學子,不至於讓他們全都變成學院派。
    又能把百姓組織起來,並為大漢提供優質兵源。
    即便陸機今日不說,用不了多久,李驤他們也會明白自己這麽做的目的。
    問題是陸機第一時間察覺到並且直接講出來。
    這讓劉諶真正意識到什麽才是世家大族的底蘊。
    憑什麽世家能把持朝堂數百年。
    也讓劉諶意識到,自己當初在成都做的那些事情有多麽的冒險。
    而陸機之所以講出來,也絕不可能是什麽小孩子藏不住事。
    無非就是再一次的告訴自己,吳郡陸氏已經完全倒向自己這邊了。
    同時也有展示自己才能,希望自己能好好培養重用的意思。
    看來,這個陸抗還是擔心當年夷陵故事,怕自己秋後算賬啊!
    我有那麽小心眼嗎?
    “隻是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李驤在短暫的驚訝之後,立刻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
    “陛下每百人賜一甲,是不是有點太少了!”
    “三郡各村落,少則不足百人,至多也不會超過三百。”
    “也就是說,每個村落頂天也就能落到手裏三副甲。”
    “這三副甲對付偽朝賊人,即便對方不是全副武裝,恐怕也略顯艱難。”
    在沒有大規模人口遷徙的時候,村落多是同宗同姓之人聚居而成。
    雍涼交界的這些地方,又常年動亂,再加上魏國的盤剝。
    注定了每個村落的百姓不會太多。
    人不多,那劉諶此舉能分發下去的鎧甲自然也不會多。
    如何能夠及時抵擋那些賊人?
    而對此,劉諶也早有準備。
    “一個村子裏確實分不了幾副鎧甲。”
    “可是你們別忘了,每個村子裏還有一名講武堂學子。”
    “朕會給這些人每人都配一副精良的鎧甲,這些鎧甲隻有他們可以穿!”
    聽到劉諶的話,李驤等人不由得一愣。
    怎麽把這茬給忘了。
    是啊,連那些百姓都有機會分到鎧甲,作為朝廷著重培養的講武堂學子,怎麽可能一點防禦力量都沒有。
    而李驤他們也很快意識到劉諶這麽做的另一層含義。
    那就是這些裝備精良鎧甲的講武堂學子,本身就代表著朝廷對地方的一種武力威懾。
    可以震懾住一些別有用心的人。
    隻不過他們依然沒有完全明白劉諶此舉的用意。
    當那些破舊的鎧甲和講武堂學子身上的鎧甲放在一起的時候,立刻就會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
    這種對比會讓人產生一種衝動,一種他們也想穿這種精良鎧甲的衝動。
    可是這種鎧甲隻有漢軍的軍營裏有,想穿就隻有參軍這一條路。
    久而久之,必然會讓一部分人生出從軍之心。
    到時候也不會有什麽說法,那可是他們自己求著要當兵的,跟朝廷沒關係。
    而且這種自願來的跟朝廷強行征來的兵相比,凝聚力要更強一些。
    至於抵禦入侵的敵人,倒顯得沒有那麽重要。
    畢竟這麽一來,每個村子裏最少能保證兩副甲,最多四副。
    兩到四副甲都對付不了的敵人,再多給他們幾副,也一樣對付不了。
    更別說劉諶一開始也沒打算讓這些民兵來對付敵人,隻需要拖住或者趕走就行。
    真正消滅還是得靠官軍。
    “這件事盡早去做,爭取在半個月之內,把一切都落到實處。”
    “多拖一天,百姓就多受一天的罪。”
    聽到劉諶的話,李驤和張凱武臉上表情一肅。
    半個月的時間,從集結講武堂學子到分散到各個村落裏,時間確實是有點趕。
    光是到隴西和南安的路上都要浪費好幾天時間。
    而張凱武的時間同樣也很緊張,鎧甲不同別的東西。
    即便是破舊的鎧甲,掌握在普通人手裏也能增加不小的戰鬥力。
    所以每一副鎧甲的去向都要清楚的掌握住。
    這同樣也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兩人向劉諶行禮之後,便匆匆忙忙的離去。
    而劉諶也轉過頭來,再次把目光放在了陸機的身上。
    陸機見狀也低眉順眼的站著不動。
    “你很聰明。”
    劉諶率先打破了沉默。
    陸機不卑不亢的說道:
    “草民不過是些小聰明,陛下能想出這個法子才是大智慧!”
    劉諶無意在這件事上和陸機互相吹捧。
    “朕給你兩個選擇。”
    “第一,朕手底下有個叫司馬楙的。”
    “此時正在天水郡那個新建的小城裏當城守。”
    “朕知你早慧,你可以到他身邊去當個書記官之類的。”
    “第二,天水有個學堂,以你的年紀,正是當學生的時候。”
    “怎麽樣,你選一個吧!”
    聽到劉諶的話,陸抗的臉上第一次露出了一絲慌亂。
    因為這兩條路都不是他想要的。
    來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告訴過他,最好是能留在劉諶的身邊。
    可劉諶給他的兩條路哪一條都不像是要留他在身邊的意思。
    “陛下,草民能不能留在行宮之中,草民願做陛下身邊一近臣?”
    想了想,陸機還是選擇仗著自己年幼的優勢說出自己的想法。
    劉諶當即便拒絕了:
    “朕不需要近臣,大漢的臣子皆是朕的近臣。”
    既然做了投靠的打算,不好好的利用一番豈不是太過浪費?
    見劉諶不願意,陸機也沒有多做掙紮,毫不猶疑的就選擇到司馬楙身邊做一個佐官。
    其實劉諶壓根也根本沒有給他選擇的餘地,說是兩條路,難道陸機還能跟著那些屁都不懂的小孩一起上課不成?
    很快,陸機便被人帶著來到距離天水不遠的一處新城。
    這座城是劉諶用來安置那些南歸的義軍以及他們家眷的地方。
    當初為了迎接這些人回來,劉諶特意命人在天水不遠新建一座城郭。
    名為歸義城,司馬楙為城守,歸天水治理。
    雖然和司馬楙歸義侯的名頭隻是巧合撞在了一起,但這個巧合還是讓司馬楙充滿了幹勁兒。
    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歸義城治理的井井有條。
    當然這也得益於這裏麵的人本來就歸司馬楙治理。
    得知劉諶給自己送來一個得力助手,司馬楙立刻放下手中的政務出來迎接。
    看到十來歲的陸機,自然而然的就把他給忽略過去。
    然後問護送人員:
    “陛下不是給我派了助手,人呢?”
    護送人員指了指感覺到自己被忽視而一臉不爽的陸機。
    司馬楙一愣,不可置信的指了指陸機:
    “他?!”
    護送人員點了點頭。
    司馬楙開始打量起陸機來,揣度陛下送陸機過來的真正含義。
    一個念頭在司馬楙的腦海浮現:
    “這莫不是陛下的私生子?”
    但算算時間也不對啊,陛下登基到現在不過才過了八年,這也不像是八歲啊!
    最後還是陸機受不了司馬楙那滿是不明意味的眼神,主動開口說道:
    “某是陸機,吳郡陸氏!”
    “今奉陛下旨意,前來協助司馬城守!”
    聽到陸機自報家門,司馬楙頓時一驚。
    吳郡陸氏?!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那可是江東四大士族之一,而且對方能用吳郡陸氏的名頭來報身份,必然是陸家的核心人物。
    就像自己報出身的時候會帶上河內司馬氏一樣。
    隻是這小娃娃怎麽會到天水,陛下又為何會派他來協助自己?
    司馬楙滿臉疑惑的看著陸機。
    好在護送人員 得了劉諶交待,說明了來龍去脈。
    司馬楙這才恍然大悟,既然陛下派他前來,那必然有陛下的用意。
    司馬楙也不敢再把對方當成小孩子看:
    “陸公子,請!”
    把陸機交到司馬楙手上後,幾個護送人員便回去複命了。
    司馬楙則帶著陸機進入城守府。
    “咱們這歸義城名為城,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大一點的鄉。”
    “一應製度都按照大漢的製度來。”
    “而且目前城中多為女眷。”
    陸機聞言麵露驚訝的說道:
    “那男丁哪裏去了?”
    剛剛到達天水的陸機也是第一次見到歸義城。
    知道如今大漢兵源短缺,但也沒有短缺到這種地步吧!
    司馬楙聞言耐心的和陸機解釋了一番。
    聽完後,陸機肅然起敬。
    “不成想這些人竟然是歸義侯辛苦從塞外帶回來的忠義之士!”
    “在下佩服!”
    陸機的吹捧司馬楙十分受用,石灰峽一戰後,他就徹底擺脫魏國烙印。
    不過一想到對方隻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司馬楙又覺得索然無味。
    “不敢當不敢當。”
    “不過既然陛下派你來幫我署理政務,那你就先得了解一下歸義城。”
    “此城與別處不同......”
    在司馬楙的講解中,陸機臉上的驚訝也越來越多。
    他沒想到天底下居然還有城池是以這種模式來運行的。
    此時賈褒還因為某種原因,留在成都未能返回。
    所以一應事務都是司馬楙在掌管,但是劉諶之前的想法已經在這裏初步實行。
    城中所有女眷幾乎都參與到生產當中。
    並且每個人的職能劃分都相當清楚。
    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幹什麽。
    這一點,無論是在魏國還是吳國都是不曾有過的。
    而且在城中設有不少學堂,但是陛下給這些學堂起了個新的名字,叫幼兒園。
    專門用來照顧那些孩童。
    等到他們再大一些,才會進入真正的學堂讀書。
    光是這一點,陸機就能看出來劉諶的野心有多大。
    陛下分明是在拿這座城來當試點,等成熟之後再推行到天下各州郡。
    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全民皆兵,全民皆戰!
    一旦發生戰事,他們的子女會有人專門保護,他們可以安心的投入戰鬥。
    而為了保護他們的子女,這些人也一定會拚命!
    陸機雖然年齡尚小,但卻已經敏銳的意識到這種做法有多恐怖!
    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國家,爆發出來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大漢實在是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