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賈褒返回,武威會師

字數:10407   加入書籤

A+A-


    十月,北方的天氣開始逐漸轉冷。
    益州的煤炭開始逐漸往天水大量運輸。
    去年冬天還隻有天水一郡。
    今年多了隴西和南安兩郡,煤炭的消耗量肯定是要增加的。
    不提前準備的話,劉諶擔心到時候煤炭供給不足。
    賈褒也在這個時候帶著關皎一起回到了天水。
    讓劉諶沒想到的是,跟著賈褒一起到天水的,還有秦氏。
    秦氏來的時候,還帶來了汪氏的一封親筆信以及親手給劉諶繡的大氅。
    撫摸著大氅上密密的針腳,劉諶能感受到汪氏對自己的思念。
    果然,打開信封,一股濃濃的思念之情便撲麵而來。
    而在這份思念之外,劉諶還讀出了汪氏對秦氏的羨慕。
    如今隴西三郡已經回到大漢手中,秦氏作為關彝之妻。
    自然可以追隨丈夫的足跡。
    雖然劉諶在北伐之時,將成都降格為陪都。
    但在奪取長安之前,成都依然是毫無爭議的大漢政治中心。
    太子年幼監國,作為皇後,汪氏離不得成都半步。
    劉諶的心中驟然升起一股愧疚之情。
    隻是國家大事在前,容不得半點兒女情長的牽絆。
    把汪氏的信收好,劉諶再抬頭看向賈褒和秦氏二人。
    從汪氏的信裏得知,秦氏前來天水有汪氏的支持。
    就算賈褒再怎麽精明,再怎麽懂得人情世故。
    也抵不過兩個獨守空閨的女人幾年的感情。
    汪氏不能往天水陪伴劉諶,卻不希望自己的好閨蜜也過這樣的日子。
    但是卻把關關留在了身邊。
    之前汪氏給劉諶的 提議,讓劉裕和關關結娃娃親的打算沒有被劉諶通過。
    關關的小名是自己取的,也基本上是在宮中長大。
    對於劉諶來說,關關跟自己的女兒沒差。
    劉諶不想把兩個孩子的未來作為籌碼來交易。
    大人的事不應該讓小孩子摻和進來,劉氏和關家的感情也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維係。
    汪氏讀懂了劉諶的意思,所以才會把關關留在成都。
    既然不想交易,那培養感情總可以吧!
    兩小無猜的兩個孩子,青梅竹馬的一起長大。
    這你總沒話說了吧?
    “賈卿。”
    劉諶看著賈褒說道。
    賈褒立刻行禮道:
    “臣在!”
    “你在成都,想來天水的諸多事宜裏也聽說了。”
    “一直沒催著你回來,是知道你在塞外吃了不少苦頭,也想讓你了解了解成都的風土人情。”
    “見識見識我大漢和偽朝究竟有何差別。”
    “既然你現在已經回來了,之前朕吩咐給你的事情便要開始好好做。”
    “如今天氣轉冷,禦寒物資這塊一定要供應上。”
    “現在是司馬卿擔著你的職責,這幾個月他也夠辛苦的。”
    賈褒返回成都後,原本應該是賈褒幹的活就便落在了司馬楙的頭上。
    好在司馬楙在塞外的時候已經幹習慣了,回到大漢後依然管著之前的那些人,倒也不覺得有什麽。
    但是隨著歸義城和大漢逐漸融合,日常事務肯定要變多。
    再讓司馬楙一個人幹這麽多活,多少就有點不合適了。
    賈褒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愧色:
    “臣明白了!”
    點了點頭,賈褒轉身離開。
    劉諶示意秦氏坐下說話。
    秦氏微微一福後坐下。
    劉諶才開口說道:
    “之前皇後來信說,她跟你在成都想要創辦一個女子學堂。”
    “朕一直忙於公務,一時間倒是忘了這件事,正好你過來,跟朕說說如何了?”
    對於汪氏創辦女子學堂,劉諶當時的態度是支持的。
    但也僅僅隻是支持而已,並沒有在上麵投入過多的關注。
    甚至秦氏不來,他都沒想起來還有這件事。
    秦氏聞言道:
    “回陛下的話,當日娘娘想效仿陛下成立女子學堂。”
    “這件事倒也是做成了。”
    “隻是和皇後的心意差了一些,讓皇後泄了心氣,就沒打算繼續往下做。”
    聽到秦氏的一番講述後,劉諶不由得啞然失笑。
    秦氏的話說的很含蓄,但劉諶聽得很明白。
    泄了心氣是好聽的說法,其實汪氏對這件事很是失望。
    汪氏創辦女子學堂的用意是好的,也並沒有遇到什麽阻力。
    但那些被送進女子學堂的學生,說是來上學的。
    可各個都是家族裏精心培養的女子,本來就是讀書識字的。
    與其說她們是來上學的,不如說是家族把她們推出來結交人脈的。
    甚至想試著能不能攀龍附鳳。
    也虧得劉諶的幾個兒子都還是娃娃,要不然還真不敢說這些人會動什麽心思。
    至於民間,就更不可能了。
    當初劉諶為了創辦學堂,甚至都要用補貼的法子來讓那些適齡的孩子們入學。
    到了女子這邊,連補貼都不好使。
    一來二去,汪氏便沒了心勁兒,再加上賈褒的到來,創辦女子學堂的事就被耽擱了下來。
    劉諶聽完後,倒也沒有覺得太出乎意料。
    汪氏的想法是好的,但卻有點太超前了。
    別說是這個年代,就算是再過上千年,也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子學堂。
    “事情還是要慢慢做的,不能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
    “否則大漢如何能走到今天。”
    劉諶笑著說道,
    “你此次前來,是有什麽打算嗎?”
    秦氏起身再次行禮:
    “關氏世受國恩,臣婦既為關氏主母,自當為朝廷出力。”
    當初秦氏能被挑選出來嫁給關彝,可不僅僅隻是靠著外貌。
    劉諶話裏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在問她是打算來天水閑住還是讓劉諶給她安排點事做。
    秦氏來這裏當然不是為了閑住的,要閑住的話大後方的成都可要比這裏舒服多了。
    賈褒能贏得關彝的喜愛,除了相貌出眾外。
    還在於賈褒展示了她的價值,是她的才能吸引了關彝。
    秦氏自認身段相貌比賈褒不差,但除了撫養關關之外,並沒有起到一個真正的賢內助的作用。
    這一點,她被在塞外陪了關彝好幾年的賈褒比了下去。
    所以她得奮起直追,讓賈褒知道,自己這個關家主母可不是什麽花瓶!
    劉諶聞言點了點頭。
    賈褒從塞外到天水的時候,劉諶是打算把一些和婦女相關的事宜交給賈褒的。
    大漢的風氣雖然沒有後世那麽嚴明,但男女大防還是有的。
    所以才會給賈褒封官。
    但是隨著隴西和南安被自己拿下。
    一個賈褒已經不太夠用了。
    三個郡的地盤,不敢說男女對半,起碼也是相當。
    賈褒是無論如何都處理不過來的。
    所以秦氏的到來對劉諶來說算是一件好事。
    “願意為朝廷出力是好事,朕自然是高興的。”
    “但有句話朕需要跟你說明白,給朝廷出力可不是在家繡女紅。”
    “是要出大力氣,吃大苦頭的。”
    “而且這副擔子一旦擔起來,輕易是放不下的。”
    “你可要想清楚了再回答。”
    秦氏毫不猶豫的回道:
    “臣婦不怕吃苦!”
    劉諶道:
    “好,既如此,朕 便允了。”
    “不過你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就先跟著賈褒去做。”
    “等你熟悉了後,有大把的事情交給你!”
    秦氏領命退走。
    劉諶並沒有給秦氏額外封官,一個關氏主母,侯夫人的名頭比什麽都好使。
    在秦氏跟著賈褒學習如何治事的時候。
    涼州武威郡、姑臧縣。
    王渾看著城下的敵人,大冷的天他卻額頭冒汗。
    踏馬的這些蜀軍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早在得知蜀軍穿過武威郡前往塞外的時候,王渾便預料到有這麽一天。
    但因為糧草的關係,他沒法主動出擊,隻能被動防禦。
    事實也和他所料不差。
    數月後,一支蜀軍從東麵殺來,圍住了姑臧城。
    王渾也做好了和蜀軍僵持的準備。
    可就在幾天前,另一支蜀軍的到來,讓王渾覺得自己簡直是遇見鬼了!
    因為那支蜀軍是從自己背後殺來的。
    武威郡的背後是哪裏?是張掖!
    那裏哪來的蜀軍!
    可他們就是這麽活生生的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不僅如此,那人還把一封勸降的手書射入城中,告訴王渾張掖已經被他攻下,現在的張掖姓大漢!
    張掖姓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後路已經被徹底斷了。
    原本打算背靠涼州節節退守的打算已經徹底落空,王渾成了一隻困獸!
    張軌對此倒是無所謂,作為土生土長的涼州本地士族,見過也聽過太多的事情。
    不就是郡治所被圍?有什麽大不了的。
    想掙紮就殺一通,不想就投降。
    哪天不順自己心意了再反叛也不是不可能。
    再說了,自己這些人堅守了這麽長時間,已經對得起他老曹家給的那點俸祿了。
    做什麽都是理所當然的,有什麽好糾結的。
    張軌的想法明顯是受到草原部族的影響。
    而出身琅琊王氏的王渾顯然不這麽想。
    投降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麽難事。
    可他除了要為自己考慮之外,還要為家族的名聲考慮。
    蜀漢能夠切斷雍州和涼州的聯係,並且派兵進攻武威,說明蜀漢已經在雍涼地區站住腳跟。
    也說明蜀漢和大魏之間必然有一場關乎國運的大仗。
    降了蜀漢,魏國打贏了必然不會放過琅琊王氏,雖然不至於受到什麽處罰,可家族權勢必然下跌。
    不降蜀漢,蜀漢打贏了肯定也要做戰後清算,到時候王家同樣也落不了好。
    想到這裏,王渾一拳狠狠的砸在城牆上。
    城下,關彝和廖文正在帳中商議軍事。
    奪取張掖之後,關彝除了留下一麵漢旗外,什麽都沒有留下。
    帶著麾下人馬便直插武威方向。
    沿途不做任何停留,為的就是不給王渾任何反應時間,省得他棄城而走。
    終於在幾天前殺到姑臧城下,見到了已經先自己一步到達的漢軍。
    合兵一處之後,才發現領兵之人是廖文,並非被自己派回去的楊稷。
    心中自然好奇。
    但是廖文同樣也不知道楊稷去向。
    因為他並不是從天水而來的,而是直接從隴西過來的。
    “勸降書已經送進城好幾天了。”
    “對方依然沒有任何反應, 看來是打算負隅頑抗了。”
    合兵一處後,身為大漢後將軍的關彝就接管了所有軍隊。
    廖文等人在帳下聽命。
    聽到關彝的話後,廖文笑著說道:
    “將軍到達之前,末將已經打聽清楚了。”
    “城中守軍兵力隻在五千上下。”
    “且糧草儲備也並不多。”
    “他們不過是一群困獸罷了。”
    黃明也點了點頭說道:
    “如今這姑臧城周圍的敵人已經被咱們肅清。”
    “若不是擔心糧草補給,再加上天氣轉冷。”
    “隻需要困上個兩三月,他們除了吃人,就隻能開城投降。”
    關彝聞言搖了搖頭,困守奪城的法子肯定是不能用的。
    自己出來的時候天氣正熱,並沒有攜帶禦寒物資。
    一路上為了輕裝快行,連糧草都沒有攜帶太多。
    合兵一處後,全靠著廖文他們帶來的糧草支撐。
    兩萬人每天的人吃馬嚼不是個小數目。
    天水到這裏的補給線也很長。
    陛下的目標是長安,也不可能在一個小小的武威投入這麽多的人力物力。
    擺在關彝麵前的路隻有強攻一條。
    “不能在武威城下遷延時日。”
    “時間拖的久隻會對咱們不利。”
    “既然對方不願意投降,那就攻城!”
    “聽令!”
    關彝肅聲說道。
    帳內眾人紛紛坐直了身體。
    “馬奉!”
    “末將在!”
    “著你領一萬騎兵,兵分兩路,分別圍住姑臧北門和西門。”
    “務必使敵不能從這兩個方向逃脫!”
    “末將遵命!”
    “廖文!”
    “末將在!”
    “著你領兵五千,從南門對姑臧發起進攻。”
    “末將領命!”
    “黃明 !”
    “末將在!”
    “著你領兵兩千,從東門發起進攻。”
    “末將領命!”
    關彝抬手示意自己話沒有說完:
    “你這兩千人隻是佯攻,盡量給敵人一種弱旅的印象。”
    黃明急忙要說什麽,卻被關彝再次打斷,
    “強攻本就是下下策。”
    “但這麽多天,城中敵人並沒有對咱們采取任何行動,說明他們也很心慌。”
    “你露些破綻出來,他們就很有可能從東門突圍。”
    “沒了城池的保護,他們不是咱們的對手。”
    黃明立刻就明白了關彝的意思:
    “得令!”
    布置完任務後,關彝起身道:
    “明日五更造飯,卯時五刻攻城。”
    “諸軍不得有誤!”
    馬奉、廖文等人也紛紛起身道:
    “謹遵將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