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阻擊敵軍,薑維醒悟

字數:9863   加入書籤

A+A-


    廖化皺眉看著城下烏泱泱的賊軍,再看看剛剛收到的來自略陽的消息。
    大將軍說這些賊人隻不過是疑兵罷了。
    可哪家的疑兵會這麽多,而且這麽的悍不畏死!
    在這段堅守成紀的日子裏,賊軍曾幾度攻上城牆。
    雖然最後都被廖化拚死趕了下去,但自己這邊的人手也頗有折損。
    “父親,您先下去歇息歇息吧。”
    “這裏我們幫您頂一會兒!”
    廖文來到廖化身邊,低聲說道。
    從自己拜廖化為父的時候,父親就已經須發皆白。
    現在又是好幾年過去,父親也越發的蒼老起來,讓廖文不由得心疼不已。
    廖化聞言皺眉道:
    “常言道,軍中無父子。”
    “誰讓你這麽稱呼我的!”
    聽到廖化的話,廖文立刻改口道:
    “將軍教訓的是,屬下請將軍暫去歇息。”
    “城上一應防務,屬下替將軍盯著!”
    廖化這才點點頭:
    “也好!”
    “不過敵人若是進攻的話,需立刻叫我!”
    此時剛好是敵人被殺退,尚在休整的時候。
    城上的士兵也正在搬運傷員,補充守城器械。
    是個難得的空閑時間。
    廖化雖勇,但終究是歲月不饒人。
    連日的緊張已經讓他覺得有些精力不濟。
    聽到廖化的話,廖文立刻應是。
    廖化這才放鬆心神,一步一步的朝著城下走去。
    與此同時,城下的鍾會正在大帳中眉頭緊皺:
    “你們之前在天水的時候,蜀軍也這麽難纏嗎?”
    鍾會詢問的對象是高誕。
    原本以為這些年過去,劉諶就算是集中兵力北伐,也無非就是用諸葛亮的那些老套路。
    而這些套路都被當初和諸葛亮交手過並順利活下來的將領們給記了下來。
    再加上當初曾經兩次和劉諶交手。
    讓鍾會覺得自己這次的準備工作做的很足,就算不能消滅劉諶,也能大大的削弱劉諶的力量!
    最起碼也要把他們趕出雍州,然後才能專心的應對洛陽方麵。
    然而現實卻給了鍾會迎頭一擊。
    在用三路疑兵吸引薑維的注意力之後,鍾會率大軍進攻成紀。
    但卻在成紀城下難以寸進。
    興國那邊傳來消息,說略陽方麵除了一直在派斥候打探消息外。
    並沒有調動兵馬的跡象。
    這說明自己的疑兵之計已經起效了。
    薑維並沒有看出來自己的真正意圖。
    可鍾會同樣也知道。
    自己的計策隻能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若是不能在薑維反應過來拿下成紀,大軍前進的腳步很有可能就會被阻礙。
    不光朝廷接受不了這個結果,鍾會自己也接受不了。
    他不會讓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成為那個失敗者!
    聽到鍾會的話,高誕立刻說道:
    “此前末將和杜監軍從顯親撤退後,並沒有在成紀城中待多久,就被敵人給奪了城池。”
    “所以城中具體情況,末將也不是很清楚!”
    這些話早在高誕從成紀敗退的時候,就已經在送往長安的奏報中說過。
    等到鍾會到達廣魏之後,又說了一遍。
    今天鍾會再次提起,高誕隻能再次重複。
    鍾會如此反複詢問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要讓高誕難堪。
    而是借著這個話題稍稍解一下心中的煩悶。
    果然,在聽到高誕將事情再次複述一遍後,鍾會點了點頭:
    “士兵修整的如何了?”
    高誕趕緊說道:
    “退下來的弟兄們已經重新整備完畢,隨時可以出擊!”
    鍾會道:
    “那還等什麽,擂鼓,攻城!”
    很快,一陣鼓聲就傳遍整個戰場。
    魏軍開始抬著各種攻城器械快步奔向成紀城牆。
    與此同時,城上的廖文也發現了敵人的動向。
    當即就往城下奔去,準備叫醒廖化。
    可是當廖文看到廖化正滿臉疲憊的睡意昏沉的時候。
    心中又升起一絲不忍,父親這麽大年紀,能跟隨陛下出征已是不易。
    自己好歹也是講武堂一期出身,又是守城戰。
    未必不能一試!
    想到這裏,廖文的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豪情。
    這次和自己一起來成紀的,還有同樣講武堂出身的杜栩,以及野路子的吳明。
    廖文覺得自己三個人完全可以守得住城池!
    廖文折身返回城頭,把杜栩和吳明叫來:
    “將軍連日守城疲憊不堪,現在正在沉睡之中。”
    “咱們跟著將軍守城多日,也已經知道了敵人的路數。”
    “你我隻要不貪功,便可以穩守城池。”
    “建功立業倒是其次,能讓將軍多休息休息才是正道。”
    和廖文一樣,杜栩和吳明到達成紀之後,大多數時間都是處在學習的階段。
    真正的城防還是廖化一手操持。
    吳明對此毫無意見,他都恨不得自己親自殺到敵陣中找魏兵報仇。
    怎麽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倒是杜栩臉上露出一絲猶疑:
    “這麽做不好吧!”
    “咱們雖然熟知城防,但是畢竟沒有調令在身。”
    “萬一有哪裏補救不及,豈不是要釀成大禍?”
    廖文卻拍著胸脯說道:
    “杜兄,你也是講武堂出身。”
    “也是經曆過多次曆練的,難不成你怕了賊人?”
    杜栩搖頭道:
    “我自然是不怕的。”
    “但是廖將軍的消息送出去這麽多天,都沒有消息傳回來。”
    “恐怕形勢不容樂觀。”
    “而且成紀之後便是顯親,一旦有失。”
    “興國的敵人就會和城下的賊軍連成一片 。”
    “到時候不光是顯親有危險,就連冀縣同樣也會有危險!”
    “須知道,陛下現在還在冀縣,咱們冒不起這個風險!”
    廖文正待反駁,卻聽到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杜栩說的沒錯!”
    下意識的轉過頭,正好看到廖化陰沉著臉,滿是怒意的表情。
    廖文見狀心中一驚,趕緊說道:
    “將軍,你醒了?!”
    杜栩和吳明也趕緊躬身行禮。
    廖化沒有理會二人,徑直走到廖文麵前。
    劈頭就是一鞭子。
    雖然有頭盔護著 ,但是那股大力依然讓廖文忍不住打了個趔趄。
    “戰場之上,主將所說的一切都是軍令。”
    “我剛才是不是讓你在敵人準備進攻的時候叫醒我?”
    廖文站定身形:
    “回將軍的話,是!”
    “那違背主將命令,是什麽罪過,你清楚嗎!”
    廖文臉色一白。
    戰場抗命,那可是殺頭的大罪!
    杜栩和吳明同樣臉色一變。
    尤其是杜栩,趕緊出言道:
    “啟稟將軍,廖護軍隻是心疼將軍太過勞累而已。”
    “並非是真心要違抗軍令,且卑職已經勸說過他。”
    “還望將軍明察!”
    吳明也趕緊向廖化求情。
    從城下戰鼓敲響的那一刻,廖化就已經醒了。
    但他卻沒有主動上城牆,就是想看看廖文會怎麽做!
    此子心性本就不如他弟弟沉穩。
    而事實也果如廖化所預料的那樣,他根本就沒打算叫醒自己。
    雖然廖化知道這是兒子心疼自己太過操勞,可是孰輕孰重總是要分清楚的。
    此次北伐,廖化執意隨軍出征,除了有一直以來的堅持外,同樣也有替他們兄弟二人多爭取一些聖眷的想法。
    將來廖氏一門,還指望著兄弟二人擔起來呢。
    可是廖文的舉動卻讓廖化有些失望。
    見微知著,若是他這個性格不改,早晚會吃大虧的!
    正待再說些什麽,有人奔至廖化身邊:
    “將軍,賊人馬上就進入弓箭射程了!”
    聽到這話,廖化立刻從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
    “大敵當前,權且記下你的罪過。”
    “還不趕緊到城上禦敵!”
    三人各自鬆了一口氣,立刻轉身離開。
    廖化也來到城頭,通過垛口朝下看去。
    確如廖文所想,城下的敵人並沒有施展出什麽新意來。
    廖化立刻下令反擊。
    一時間,喊殺聲再次響徹雲霄。
    而在另一邊,牽弘帶著的兵馬同樣陷入到了苦戰當中。
    在牽弘領兵到達通渭之後,第一時間對通渭發動了進攻。
    通渭城池本就不怎麽高大。
    當初也曾經被牽弘打下來過。
    再加上後來隴西和南安歸於大漢。
    將廖化從通渭調走之後,劉諶也沒有怎麽多費心思在通渭布防。
    這就導致通渭的城防並不算堅實。
    以至於軍演中依然覺得通渭還在自己手裏的劉諶根本不知道,當他收到消息的時候,其實通渭已經再次易主了。
    牽弘同樣也沒想到這次進攻通渭的計劃居然這麽順利。
    讓自己這支原本隻肩負著疑兵使命的軍隊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戰果!
    奪取通渭之後,牽弘第一時間就想好了去路。
    他不準備直接殺往冀縣,因為上次在甘穀的慘狀還曆曆在目。
    他準備去成紀和鍾會會合。
    然而接下來的變故,是他所始料未及的!
    他遇到了一些預想之外的抵抗。
    一開始隻有幾十人,在看到牽弘大軍後立刻遁走。
    然後發展到幾百人,隻是稍作抵抗便被牽弘打退。
    再到後來的上千人馬,已經能讓牽弘不自覺的重視起來。
    因為在牽弘看來,這些人更像是臨時組織起來的。
    而不是專門被調集過來,阻攔自己動作的。
    可問題在於,這些蜀軍士兵是怎麽知道消息,並且能在這麽短時間內集結完畢的。
    要知道通渭離著冀縣可有相當一段距離。
    就算是劉諶的反應再快,也不至於這麽快吧!
    難道他不需要重兵布防別的地方嗎?
    牽弘看著眼前這些隊伍並不怎麽嚴整的士兵。
    打心眼裏覺得這群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可為什麽這群烏合之眾給牽弘的感覺又有那麽一絲悍不畏死的決絕?!
    牽弘不知道的是,這些人既不是地方上布防的軍隊,也不是劉諶快速反應過來之後支援過來的兵馬。
    而是當初被劉諶派往天水各個村子裏的講武堂學子們組織起來的民兵。
    天水作為劉諶北伐打下來的第一塊地盤,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隴西和南安郡都派了人,天水自然也不會例外。
    同樣的,劉諶的所有優待政策全都是在天水最先實施的。
    自然大漢在天水也更加的得人心。
    當牽弘攻破通渭的消息傳來,各個村子裏的民兵第一時間就被那些講武堂學子給組織了起來。
    而牽弘最先遇到的那批人,也並不是要來抵抗的。
    在探明敵情後,一邊向冀縣傳遞消息,一邊到別的村子裏聯絡其餘人。
    因為這些講武堂出身的學子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坐視敵人在天水境內縱橫。
    這樣會給地方百姓帶來惶恐的同時們,也會讓大漢的聲望下降。
    更會給朝廷圍堵賊人帶來 不小的麻煩。
    所以他們準備自發的組織起來,在朝廷兵馬到來之前,用自己的身體作為第一道防線。
    雖然每個村子裏隻有寥寥三四副甲,但若是能集中到一起,也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字。
    那些得到消息的各個村子的講武堂學子,立刻帶著村子裏的民兵,趕到賊軍必經之路上進行攔截。
    盡可能的拖延他們前進的腳步,等待朝廷援兵的到來。
    這就是牽弘他們遇到的這支軍隊的真正來曆。
    雖然牽弘不知道他們的來曆,但既然已經殺到這裏,就沒有後退的理由。
    片刻之後,牽弘便開始指揮著麾下士兵發動進攻。
    很快,雙方就交戰在一起,連綿的喊殺聲和慘叫聲此起彼伏。
    與此同時,遠在略陽的薑維也已經收到了劉諶送來的幾份推演方案。
    這些方案上不約而同的把顯親當做最險要的地方,讓薑維本能的察覺到一絲不對勁兒。
    這分明就是奔著成紀和略陽起不到作用的結果去的。
    可是這個計劃是自己和陛下共同謀劃得來的。
    具體怎麽實施,陛下也是心知肚明。
    那為什麽陛下還會送這樣的東西過來?
    聯想到廖化送來的奏報、街亭出現的敵人以及通渭出現敵軍的消息。
    薑維的目光盯著輿圖上敵我雙方的兵力分布目不轉睛的看著。
    突然,薑維臉色一變。
    如果按照這些講武堂學子推算出來的結論。
    那自己很有可能中了敵人的疑兵之計!
    也就是說,興國城中很有可能根本就沒有那麽多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