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再奪陳倉
字數:9817 加入書籤
鍾會早就醒了。
隻不過一直不願意睜開眼睛麵對現實。
鍾會從小就是一個極其驕傲的性格,普通人根本不配被他放在眼裏。
兩次伐蜀之戰和這次奪回隴西三郡之戰,鍾會都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
失敗的原因也不完全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鍾會從來都沒有把劉諶放在心上過。
覺得他隻是運氣比自己好一點罷了。
比如漢中之戰司馬楙失守定軍山。
比如這次張瑞沒能成功保住自己的後路。
若是在正麵戰場上遭遇劉諶,鍾會不相信自己會輸給劉諶。
可是這一切都在看到那個已經被搬空的忠烈祠之後,轟然破碎。
鍾會知道,即便自己能在戰場上一時擊敗劉諶。
隻要不能一次將劉諶打死,劉諶就永遠都有再翻盤的希望。
因為那些忠烈祠裏供奉的不隻是陣亡將士的牌位,更是無數士兵的忠心!
這一點,鍾會做不到,秦王做不到,遠在洛陽的司馬炎同樣也做不到!
這也是鍾會為什麽會氣急攻心,忽然暈倒的原因。
隻是眼下的局麵容不得他躲避,前方突然冒出來的“大漢兵馬”。
讓鍾會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但是在聽到牽弘急促的匯報後,鍾會就立刻猜到了這批人的來路。
高誕一直駐守在廣魏,對這件事可能不太了解。
鍾會卻是十分清楚的。
“慌什麽,狗屁的大漢兵馬,不過是一群流賊而已!”
麵對有些驚慌失措的高誕,鍾會難得的爆了一句粗口。
“這支兵馬是之前盤踞在並州和幽州的亂兵。”
“我看多半是被洛陽那邊追殺的待不下去,才想著要向別的地方流竄。”
“隻不過恰好被咱們撞見了而已。”
鍾會漫不經心的看著眼前正在向自己這邊奔來的大隊人馬,向高誕解釋道。
這裏麵還有一支兵馬,此前還在名義上隸屬於秦王麾下呢。
“一群敗兵,有什麽好怕的。”
“本太尉隨手可滅!”
說著便從高誕手中接過大軍的指揮權,開始從容的調兵遣將。
鍾會大軍雖然被薑維擊敗,但因為鍾會見機的快。
實力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隻是士氣有些跌落而已。
但是士氣這個東西,同樣也是可以比較的。
對麵從幽州一路逃到這裏,士氣隻會比自己這邊更低。
“高誕,你帶著一支精銳直接撞進去。”
“直衝敵人中軍所在。”
“牽弘,你另一支兵馬在側翼援護高誕。”
“大軍緩緩前壓,占取先機!”
聽到鍾會從容不迫的指揮,信心再次回到兩個人身上。
兩人分別引兵離開本陣。
而對麵的劉淵見狀也沒有絲毫膽怯,派出一支兵馬就迎了上去。
雙方很快就戰成一團。
但最終還是高誕所率兵馬更加強大,成功的突破正麵敵人,並朝著劉淵中軍所在殺將過去。
劉淵見狀心中一驚,但很快就又反應過來,對麵走的是擒賊擒王的路子。
在察覺到這一點後,劉淵立刻下令讓皇帝後撤,但是大纛卻依然立在中軍絲毫不動。
同時自己也立刻帶人撞上去。
和高誕戰在一處。
另一邊,牽弘見到高誕成功突入之後,也朝著麵前敵人衝殺,意圖給高誕吸引足夠多的火力。
鍾會在看到高誕成功突入之後,心中立刻露出一絲不屑來。
能被人隨便突入中軍的隊伍,就算是兵力再多也是廢物。
於是鍾會立刻下令全軍衝殺,朝著劉淵軍的軍陣便殺了過去。
等到劉淵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他錯誤的估算了這支兵馬的真正實力。
而且他已經被高誕給纏住了。
沒有主將指揮的軍隊根本就是一團散沙。
相反,鍾會卻牢牢的掌握著魏軍的主力。
劉淵軍的防線毫不意外的被魏軍踏破。
事情也果如鍾會所料,他們這支兵馬本身就是從幽州逃竄出來的。
看似是軍隊,其實已經是流寇。
更別說其中還有一支不屬於劉淵的鮮卑人馬。
防線被破之後,十萬大軍立刻潰散並各自為戰。
這個時候劉淵就是再傻,也知道想要戰勝對麵的人馬已經不怎麽可能了。
為今之計隻有跑,跑的越遠越好。
他還需要保存實力去奪取涼州,否則他必然會被困死在這塞外。
要知道他身邊 還有一個蠢蠢欲動的禿發樹機能!
想到這裏,劉淵毫不猶豫的下令撤離。
自己也趕緊脫離和高誕的糾纏。
帶著皇帝等人瘋狂向西逃竄。
鍾會雖然很想將這部兵馬殲滅在這裏。
奈何對麵的機動性確實比自己高太多。
而且在看清楚對麵的逃竄方向後,鍾會下意識的以為對麵也是往隴西三郡而去。
鍾會隻是略一思忖,便放棄對劉淵的追殺。
既然這支兵馬打的是大漢的旗號,那和劉諶多半是敵非友。
若是能給劉諶製造一些麻煩,那是再好不過的。
雖然鍾會並不覺得這支兵馬能給劉諶帶來多大的麻煩。
收攏兵馬,收降俘虜後。
鍾會開始思考下一步的動向。
最後鍾會決定先往安定郡駐紮觀望。
鍾會心裏很清楚,廣魏多半是保不住了。。
張家在廣魏苦心經營了三代人,還是以教派的方式籠絡人心,都能激起民變。
那短時間內絕無平息的可能。
自己這會兒返回廣魏根本無濟於事。
相反還會讓自己再次陷入 窘境。
倒不如直接舍棄廣魏,在安定重新構築防線。
安定要比廣魏大的多。
沒有追兵,遠遁之後的劉淵得以順利脫離戰場。
並且再次將所有兵馬收攏起來。
粗略一算損失,讓劉淵感到一陣肉疼。
大軍足足損失了兩萬多人。
別看這兩萬多人相比較於十幾萬的大軍看似不多。
可這些損失的兵馬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人。
禿發樹機能那邊根本沒有損失多少!
原本處於強勢一方的自己,實力瞬間被拉平。
這讓劉淵心中感到無比的憋屈。
這樣一來,他也隻能完全寄希望於奪取涼州。
收攏一些漢人和胡人補充實力再壓製 禿發樹機能。
而在另一邊,正在和薑維處於僵持狀態的杜預終於收到了鍾會方麵的消息。
證實了自己的猜想,鍾會那一路大軍已經被薑維徹底擊潰。
所以薑維才會出現在自己這裏。
再加上此時的廣魏已經爆發內亂,局勢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杜預知道自己現在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放棄進攻上邽,以及和眼前的薑維大軍糾纏。
但若真的這麽做的話,長安便再無勝理。
接下來隻要洛陽方麵發動進攻,長安必定會陷入兩難的境地。
甚至都不需要洛陽進攻,丟失了將近一半實控國土的大魏,必然會慢慢耗幹自己的生命力。
所以在接收到鍾會戰敗消息的第一時間,杜預便下令將這個消息封鎖起來。
決不能讓下麵的人知道。
無論如何,他都需要在上邽取得一場勝利,最起碼也要暫時拖住劉諶進攻的腳步。
讓秦王可以想出點對策來!
但是在鍾會那條線敗退和廣魏內亂的情況下,隻靠自己是很難在這裏做出些什麽的。
於是杜預第一時間想到向長安求援。
無論如何,秦王都得給自己一些支持,哪怕隻有一些糧草也是好的。
想到這裏,杜預便立刻手書一封求援信,派人飛馬送往長安。
而正麵戰場上,杜預依然保持著一副雲淡風輕的心態和薑維對峙。
幾天後,杜預派回去送信的人便經過陳倉。
楊銳得知後,隻是隨口一問,便讓他大吃一驚。
杜預竟然派人向長安求援!
雖然信使並不知道信中的具體內容。
但是楊銳很快就猜出來,多半是太尉鍾會那邊攻勢不順,甚至是吃了敗仗。
才讓車騎將軍的壓力這麽大。
因為當初杜預帶著大軍 經過陳倉的時候。
楊銳可是親眼見識過的,那麽多兵馬還要向長安求援。
說鍾會那邊沒有發生點什麽,楊銳根本不信!
等到信使離開,楊銳經過一番思索後,立刻叫來郭統:
“車騎將軍在臨渭有難,你我不能坐視不理。”
“我準備分兵前往救援!”
聽到楊銳的話,郭統大吃一驚後立刻反對道:
“楊將軍萬萬不可!”
“你忘了當初車騎將軍經過陳倉的時候是怎麽囑托你我的!”
“無論前線發生什麽戰事,戰事情況如何。”
“陳倉兵馬都不敢有任何調動。”
“因為咱們是車騎將軍他們的退路。”
“一旦陳倉有失,車騎將軍便會成為一支孤軍!”
楊銳聞言卻搖頭道:
“戰場之事瞬息萬變,豈能一以貫之!”
“車騎將軍這次是派兵前往長安求援,而非報功。”
“說明車騎將軍麵對的局麵十分不利。”
“一旦車騎將軍出事,敵人就可以順著臨渭,直接殺來陳倉。”
“到時候陳倉兩麵受敵,如何能夠保得住!”
“保不住陳倉,便保不住長安南大門。”
“你我之罪,百死難贖。”
“倒不如分一支兵馬去救援車騎將軍。”
“隻要車騎將軍能在臨渭站住腳,哪怕是緩緩退回來。”
“咱們終歸還是有一線生機的。”
楊銳的話讓郭統也有點犯難。
平心而論,他是想要聽從杜預的軍令,死守陳倉不讓蜀軍有哪怕半點奪取陳倉的可能。
但他也清楚,真要是杜預兵敗,敵人從臨渭殺過來。
陳倉也根本守不住!
“可是陳倉城下尚有數萬蜀軍。”
“萬一城中兵馬調動, 讓敵人察覺到,又當如何?!”
楊銳自信滿滿的說道:
“察覺到又能如何?”
“我同郭將軍在此守城數月。”
“蜀軍的耐性早就被磨沒了。”
“況且陳倉就這麽大,哪裏用得著這麽多的守軍。”
“到時候隻需要讓士兵們每人多守一段時間。”
“完全可以彌補被調走的兵力。”
“須知道,隻有保住車騎將軍,才是真正的保住陳倉!”
聽到楊銳的話,郭統便不再多說什麽,他也知道不能讓杜預有失的重要性。
“好!”
“那我留下守城,你帶兵去支援車騎將軍。”
“而且你最多隻能帶走一萬人馬,再多我怕出事!”
楊銳被郭統一番搶白,心中瞬間升起一陣不爽。
自己怎麽也是弘農楊氏出身,哪裏輪得到你教我怎麽做。
不過郭統的話已經說出口,而且還是自己主動提議要分兵去救杜預。
那自己親自領兵前去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好,那就我去!”
翌日,楊銳便帶著一萬兵馬,前往臨渭方向準備支援杜預。
而就在楊銳離開陳倉沒多久,這個消息就被霍弋和張翼偵查到。
“早先陛下傳來旨意,說大將軍已經大敗鍾會軍。”
“此時正在和杜預於上邽附近對峙。”
“如今陳倉兵馬調動,多半是去支援杜預去了。”
軍帳之中,霍弋和張翼相對而坐,霍弋緩緩開口說道。
張翼聞言,附和著點了點頭道:
“霍將軍之言,與某所想不差。”
“鍾會敗退,廣魏內亂。”
“杜預獨木難支,才不得已調動陳倉守軍。”
“看來,那司馬攸已經到了窮途末路。”
“連陳倉這樣的門戶都不得不暫時放棄重兵把守!”
霍弋點了點頭說道:
“那咱們就得趁著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舉奪取陳倉。”
“斷了杜預的後路,讓他們全軍覆沒在上邽!”
兩人定下奪取陳倉的計劃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進攻陳倉。
他們需要等到城中支援臨渭的魏軍完全離開陳倉之後,再行進攻。
又等了兩日,覺得時間已經差不多的兩人。
連夜對陳倉發起了進攻。
好在郭統在楊銳離開後,對城下的動靜十分的警覺。
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城下敵人的共識,趕緊派人擋住張翼他們的進攻。
隻可惜這次和之前所有的進攻都不一樣。
這一次,霍弋和張翼是奔著奪下陳倉城而來的。
戰鬥從黑夜一直持續到白天。
霍弋和張翼兩人輪番上陣,絲毫不給城上魏軍喘息的機會。
人命在此時就好像是最廉價的消耗品一樣,每一秒都在飛速的流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