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才教育

字數:3812   加入書籤

A+A-


    “多謝周夫人!您真是活菩薩啊!”病患的家屬感激涕零,就差跪下了。
    蕭鴻恰好過來看望,見到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
    “惠敏,辛苦你了。”他遞上一方幹淨的帕子。
    周惠敏接過帕子擦了擦汗,柔聲道:“夫君,這都是分內之事。隻是城裏有些老毛病,比如每年開春時節都會流行一種‘沙瘟’,來勢洶洶,不少體弱的老人和孩子都熬不過去,我用盡了法子,也隻能緩解,難以根治。”她秀眉微蹙,顯然為此事憂心忡忡。
    蕭鴻心中一動,想起了係統知識庫裏關於細菌和病毒的知識。
    “惠敏,你說的沙瘟,病人發病時有什麽症狀?”
    周惠敏詳細描述了症狀。
    蕭鴻沉吟片刻:“我有些想法,或許能幫上忙。你等我一下。”
    他回到城主府,再次打開係統商城。
    這一次,他兌換了關於青黴素的基礎製備原理和簡易培養流程,以及一台高倍率醫用顯微鏡的實物。
    當周惠敏第一次通過顯微鏡,親眼看到那些在“沙瘟”病人樣本中蠕動的、肉眼完全不可見的微小“蟲子”時,她整個人都驚呆了。
    “這……這些就是病根?”她聲音發顫,世界觀都受到了衝擊。
    “可以這麽說。”蕭鴻耐心解釋著細菌致病的原理,以及青黴素的作用機製。
    在蕭鴻的指導和格物院的協助下,周惠敏帶領醫療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
    利用金沙城現有的條件,經過無數次失敗和嚐試,終於成功培養出了第一批粗製青黴素。
    當第一批“沙瘟”重症患者,在注射了這種略顯渾濁的黃色藥液後,高燒奇跡般地退去,病情迅速好轉時,整個醫院都沸騰了!
    “神藥!真是神藥啊!”
    困擾了金沙城周邊地區祖祖輩輩的“沙瘟”,在這個春天,第一次被有效地控製住了!
    周惠敏的名字,幾乎被傳頌為在世的醫仙。
    農業方麵,進展同樣喜人。
    關之玲拿著一份剛統計上來的報告,喜上眉梢:“夫君,用了您說的那種叫‘化肥’的東西,還有那些從係統裏換來的優良麥種,城外新開墾的那些田地,今年頭一茬的收成,比往年翻了至少三番!再加上那些簡易的播種機和收割機,現在金沙城的糧倉,都快裝不下了!”
    蕭鴻笑道:“糧食是根本,手裏有糧,心裏不慌。以後咱們金沙城的人,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教育體係也在蕭鴻的強力推動下飛速發展。
    除了原有的啟蒙學堂,各類專門的技術學校,如“機械製造學堂”、“醫護學堂”、“農業技術學堂”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
    格物院下屬的研究機構,更是匯聚了金沙城最頂尖的頭腦。
    蕭鴻也時常會親自前往格物院,參與一些關鍵技術的討論。
    一次,柳如眉團隊在仿製一台蒸汽機時,遇到了一個關於氣缸密封性的難題。
    嚐試了多種材料和方法,效果都不理想,整個項目都卡住了。
    蕭鴻得知後,來到工坊,仔細查看了圖紙和試驗品。
    結合自己腦海中的現代工業知識,沉吟片刻,說道:“如眉,你們試試用石棉混合橡膠,做成柔性密封圈,或許能解決問題。石棉這東西,沙漠裏有些礦坑就有,橡膠……我來想辦法。”
    他隨後從係統商城兌換了少量合成橡膠的配方和樣品。
    柳如眉和工匠們按照蕭鴻的指點,幾經調試,果然成功解決了密封問題!
    那台簡陋卻充滿力量的蒸汽機,終於發出了第一聲粗重的喘息!
    “夫君真乃神人也!”柳如眉看著蕭鴻的眼神,充滿了崇拜。
    金沙城在科技上的飛速進步,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四麵八方的人才。
    不僅僅是流離失所的工匠、農夫。
    甚至一些在其他地方鬱鬱不得誌的讀書人、懂些奇技淫巧的方士,都聽聞了金沙城的名聲,不遠千裏慕名而來。
    他們帶來了新的知識,也帶來了新的活力。
    張敏敏的情報網絡,也因為新技術的加入而變得更加高效。
    她利用格物院新研製出的簡易電報機和改良的密碼本,大大提升了情報傳遞的速度和保密性。
    “夫君,根據最新情報,東大陸的‘黑曜石議會’,似乎已經察覺到了黑色堡壘的異動,派出了探子,正在向西域滲透。”張敏敏在一間密室中向蕭鴻匯報。
    她的聲音依舊清冷,但眼神中卻多了一份從容。
    金沙城像發麵饅頭一樣,短短幾個月就撐大了好幾圈。城牆往外瘋長,新的街道跟撒出去的漁網似的,密密麻麻鋪開。耳朵裏全是動靜,敲打聲、鋸木頭聲、號子聲,整個城活了過來,就是個巨大工地。
    人流黑壓壓的,每天從四麵八方湧過來。衣裳破破爛爛,臉上沒啥肉,可那眼神,直勾勾的,全是想活下去的念頭。這座城,在他們眼裏就是救命稻草。
    城主府東邊,新蓋了一大片院子,門口掛著“流民安置所”的木牌。
    關之玲站在門口,手裏拿著厚厚一遝名冊,臉上有些累,但那股子認真勁兒一點沒少。
    “夫君,今天又來了三千多人。”她對旁邊的蕭鴻說,“西北來的多,聽說是旱災,田裏啥都長不出來,實在沒活路了。”
    蕭鴻點點頭,看著排隊登記的人群。他們臉上,一半是怕,一半是盼。
    “登記不能亂,這是頭等大事。”蕭鴻說,“陳伯,你帶著人,按老家、按會啥手藝分開。會打鐵、會織布的,送工業區。能刨地的,分到城外新開的地裏。老弱婦孺,先安排住下,給他們吃飽飯。”
    陳伯躬身應了:“城主放心,老奴心裏有數。咱們收留人,不光是行善,也是給金沙城添磚加瓦。”
    人都安頓下來了,可新的問題來了。這些湧進來的人,大字不識幾個,更別提啥技術了。
    議事廳裏,蕭鴻手指點著沙盤上新規劃的區域。
    “咱們現在缺人,更缺有本事、有腦子的人。”蕭鴻說,“金沙城要大辦學堂!不光小孩兒學,大人也得學!”
    他看王竹賢:“竹賢,文化宣傳和教啥,你來弄。啟蒙的課本,得把咱們金沙城的新東西加進去,讓老百姓明白,跟著咱們,是為了他們自己能活得像個人樣!”
    喜歡千古一帝,從九個老婆開始請大家收藏:()千古一帝,從九個老婆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