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甄遠道遭彈劾1
字數:3340 加入書籤
紫禁城的冬日總是沉寂且漫長。
初入冬時,皇上令果郡王前往邊境與俄國簽訂界約,劃定中俄中段邊界。
此事他辦得圓滿妥帖,並在快年下時趕了回來述職。
前些時日,有大臣上折參奏誠親王允祉向官員索要賄賂且縱容其子仗勢欺人。
皇上十分不悅,特下旨降其為郡王,並拘其子弘晟於宗人府。
但帝王最重聖譽,他不願因此事,讓自己再背上一些殘害手足,苛待兄弟的罵名。
於是乎,皇上斟酌之下 又以果郡王辦事得力為由,下旨晉其為果親王,從而也好彰顯自己賞罰分明,並非對手足無情之人。
皇上在前朝忙著,瓜爾佳文鴛幾人在後宮也沒閑著。
皇後的母家這些年雖因她身居後位而頗為榮耀,但終究在前朝沒有實權,加之兄弟們與其又不是一母同胞。
因她生母早亡,阿瑪年邁且涼薄,嫡母對其隻有表麵的恭順,所以她與母家也隻不過是互相依附的關係罷了。
正因華貴妃深知這一點,所以才與瓜爾佳文鴛幾人與家中皆遞了信,私下收集著烏拉那拉氏一族的罪證。
皇後行事極為隱秘,又常借他人之手解決隱患,樁樁件件的往事縱有所破綻,但若不由身邊人告發,實在難以取信於皇上。
若沒有十足把握,且不到萬不得已時 不可逼急了皇後,以免適得其反。
為今之計便隻能先從烏拉那拉氏一族下手,畢竟 他們仗著是皇後親眷得意了這麽久,總會有百密一疏的時候。
加之皇後的小侄兒是個實打實的紈絝,所以大大小小的事匯集起來,雖不足以完全撼動她中宮的地位,但讓烏拉那拉氏人人自危倒是不難。
…
紫禁城中接連下了兩場大雪,點點楊花,片片鵝毛。
正當瓜爾佳文鴛與惠妃在翊坤宮與華貴妃商議此事應當由誰家中聯絡人出麵告發更為妥當之際,周寧海瘸著腿急匆匆進來稟報說前朝出事了。
“娘娘,各位娘娘,大事不好了。”
周寧海麵露慌張的神色,雪水浸濕的衣服也未來得及換下。
由此可見,他定然是聽到了什麽不好的消息,於是一路小跑回來跌倒數次所致。
“何事如此慌張?”
華貴妃頓覺不妙,唯恐是年家出了事,因而頗為焦急詢問。
“莞嬪娘娘的父親,今在前朝被人告發了…”
周寧海 話還未說完,便被惠妃打斷了,“你說什麽?”
“是真的。”周寧海喘了口氣,又解釋道:“奴才才從養心殿那邊得了消息,說是今日早朝有人彈劾了甄大人,說他同情逆賊汪景祺,又與罪臣錢名世暗中有來往。”
待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個明白,華貴妃便吩咐其退下更衣了。
原來,今日早朝,佟佳氏的阿瑪佟佳汝克當眾彈劾甄遠道與逆黨有私。
並稱其悄悄派人接濟並照拂流放在寧古塔的錢名世。
當皇上詢問他有何證據時,他聲稱自己截獲了甄遠道與錢名世的密信。
由人呈上查看過後,皇上也瞧出了那密信的字跡的確與甄遠道一般無二。
信中內容多是對錢名世的寬慰之語,字裏行間不難透露出兩人的關係頗為熟絡親密。
甄遠道對於自己從未做過的事自然百般否認,兩人言語爭執不下,皇上當即下令徹查此事。
夏刈的血滴子辦事極為迅速,不過半日便在甄府找到了證據。
不但尋到了 年初錢名世落名的回信,和幾首甄遠道新作悼念他的詩詞。
更有甚之處是,在甄府的書房暗格中發現了他私藏汪景祺的詩集。
皇上素來多疑,更是對此等事最為忌諱,因此在養心殿大發雷霆。
佟佳汝克在禦書房更是信誓旦旦稱,自己派人多方打聽才知,錢名世在初入冬時已經死了。
若甄遠道與他從無交集,怎得與寧古塔相隔那麽遠,消息卻如此靈通。
若並無交情,又為何為一屆罪臣做了那麽多首悼亡詩。
皇上把他的話聽了進去,回想起甄遠道那時曾不願寫詩責罵汪景祺的事,不免將樁樁件件都聯係在了一起。
這麽多年,他一直是為了江山社稷寧可錯殺一百,不能輕易放過一個。
惠妃一想到此,強壓下心中劇烈波動的心緒,焦急道:“這…這可是大罪啊。”
華貴妃斟酌片刻安撫她道:“尚未定罪,此事或許有轉還的機會。”
“隻怕是難啊。”瓜爾佳文鴛忍不住歎息。
原以為沒了自己阿瑪與烏拉那拉氏聯手,甄遠道可以躲過一劫,沒想到他是命裏有此一遭,並非人力可以更改的。
惠妃見她這般模樣,蹙眉道:“你說此事當下要不要瞞著嬛兒?”
華貴妃抬起手,輕按鬢角:“莞嬪尚在禁足,縱然知道了 隻怕也是平白擔憂罷了。”
“也未必。”
瓜爾佳文鴛思忖片刻搖了搖頭,看向兩人,“見麵總有三分情,若能讓她與皇上見一麵,或許皇上會多少顧念一些舊情。”
雖說皇上不會為了兒女情長把此事作罷,但隻要肯細細徹查或者從輕處置,那便有一線生機。
喜歡甄嬛傳之:魂穿瓜爾佳文鴛請大家收藏:()甄嬛傳之:魂穿瓜爾佳文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