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薑佳氏求見

字數:3191   加入書籤

A+A-


    距離佟佳氏被害一事又過了幾日,後宮裏人人好奇著,卻未有任何風聲透出此事是何人所為。
    景仁宮內
    皇後正親自侍弄著內務府新送來的盆景,瞧著今日格外神色自若,仿佛宮中瑣事於她而言無甚關係一般。
    不過片刻,染冬從苑內進來呈上了一封家書。
    皇後淨手後接過查看,信中隻有短短一行字:
    “妾身今有要事求見於娘娘。”
    這是皇後親弟弟富存 嫡妻的親筆書信。
    信中不可言明,唯有麵見才肯告知,可見是又遇到了棘手之事。
    皇後抬手將紙張塞回信封中,習以為常的吩咐染冬拿下去燒了,而後下了令傳這位弟媳明日進宮請安。
    待殿內幾個宮女都打發出去後,剪秋扶著皇後坐下,伸手為其鬆肩時忍不住呢喃道:“娘娘,這次八成還是府上惹了什麽麻煩,又求您關照呢。”
    其實不怪剪秋如此鄙夷,因為富存的嫡妻薑佳氏上一次求見,是因為自己的次子因強搶民女致其家人自盡,而被送到了府衙候審。
    再上一次入宮是因自己女兒在夫家一時盛怒打殘了丈夫的一個小妾,此事不知因而傳了出去,引起了許多議論。
    凡此種種,這幾年已經屢見不鮮了。
    自皇上登基以來,烏拉那拉家仗著皇後的這層關係,對外絲毫不知收斂。
    每次惹了事,府上遮蓋不住時,總會由薑佳氏這個主母求到皇後跟前。
    皇後也並非沒有斥責警戒過,隻是不過多時眾人便又會拋諸腦後。
    近幾年眼瞧皇後地位大不如前,又有失勢的兆頭,所以全族上下也已收斂許多。
    如今,不知是又因何事。
    皇後聞言依舊閉目養神,由她鬆著頸部,麵無表情道,“欲求本宮時,口口聲聲言及血脈相連之情。
    無需本宮之時,卻從未有過片刻關懷。本宮仿若那金身鑄就的菩薩,對他們而言,存在的意義隻是為了祈福消災。”
    “娘娘…”剪秋暗覺失言,卻不知該開口再說些什麽。
    皇後微微抬頭,輕歎了一口氣,好像在低聲呢喃,又好像是在自我寬慰。
    “罷了,有利用價值,也總好過成為一枚棄子。他們利用本宮,本宮亦借助他們之力,能相互依存也是好的。”
    …
    可此時薑佳氏入宮之事,遠比皇後要想的複雜許多。
    原來,前幾日前朝大理寺少卿曾豫懷上書參奏了鴻臚寺卿 烏雅勒祿,稱其結黨營私,濫用職權,瀆職失職。
    因曾豫懷是文官清流,一向剛正不阿,又頗有幾分才幹,因而這幾年很得皇上看重。
    短短三年光景,便從從六品內閣侍讀升到了正四品大理寺少卿。
    可見皇上對其的看重與欣賞。
    也正是因而,在他參奏烏雅勒祿時,皇上當即便下旨意徹查。
    可此事已然過了三四天了,後宮竟沒有一絲動靜,瞞得如此密不透風,顯然是不願讓太後知道此事。
    本來她老人家的身子能撐到現在,已經是佛祖保佑了。
    若再聽聞自己親侄子與母家有此劫難,怕其撐不下去。
    待薑佳氏稟報完前因後果,皇後才知此乃其急欲求見自己之由。
    她隨即不疾不徐地飲了一盞茶,道:“烏雅氏歸烏雅氏,烏拉那拉氏是烏拉那拉氏,而今烏拉那拉氏已然地位不複從前,實難顧及其他。”
    薑佳氏聞此言語,心急之餘趕忙起身,沉凝道:“皇後娘娘,妾身此次前來,實乃事出有因。
    夫君……夫君他與那勒祿私下來往甚密,妾身唯恐此事會牽連到他啊。”
    “糊塗!”皇後聞言麵色鐵青,不由沉聲嗬斥道,“本宮早已告誡過,族中上下切不可行結黨營私之事。”
    “夫君已然知錯了,如今正在家中祠堂懺悔著了。事已至此,妾身懇求您,看在血脈親緣的份上,救救夫君吧。”
    言罷,薑佳氏便撲通跪了下去,看著皇後淚流不止。
    皇後對他們屢生事端的行為深惡痛絕,然而又沒有辦法完全坐視不管。
    畢竟如果烏拉那拉氏與烏雅氏一旦垮台,她便失去了最後的助力與依仗,屆時這皇後之位,恐怕便要易主了。
    可事關前朝,自己身為皇後更理應恪守祖宗規矩,不可議政。
    皇上已然下令將此事隱瞞的嚴絲合縫,倘若貿然開口求情,無疑是坐實了自己勾結前朝的事實,自然會惹得皇上斥責厭棄。
    皇後反複斟酌後,覺得此事唯有求助於太後了,再由太後出麵去懇請皇上,此事或許尚有回旋的餘地。
    其實,皇後也曾有過一瞬間的猶豫,畢竟太後的鳳體情況人盡皆知…
    她老人家一旦知道此事,恐怕是撐不住了…
    可思來想去,她也實在無計可施,隻能將所有的希望寄托於太後身上。
    隻盼望皇上能夠念及她老人家,對烏雅勒祿從輕發落,也讓此事就此了結,盡可能不牽連到烏拉那拉富存。
    喜歡甄嬛傳之:魂穿瓜爾佳文鴛請大家收藏:()甄嬛傳之:魂穿瓜爾佳文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