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力不從心
字數:3294 加入書籤
太後崩逝,皇帝下令輟朝七日,宮裏皆服縞素,日行三奠。
內外大臣會集,服布素。
舉國上下皆要素服二十七天,嚴禁祭祀,並百日內不許嫁娶。
待舉行了小殮與大殮後接著便是接煞與哭吊,直至太後的梓宮安葬後,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這些日子裏,據皇上觀察自己子女之中,幾個公主無論長幼都頗為得體大方。
幾個阿哥則各有千秋。
三阿哥雖年長至孝但辦事不夠圓通與老練。
四阿哥近日愈顯穩重與,但終究因自幼養在外,未曾得以好好教導的原因,從而處事總是稍欠缺些。
這五阿哥不提也罷,隻要好好的,不淘氣惹事,便已經實屬不易了。
六阿哥與七阿哥卻大大出乎的皇上的意料之外。
兩人雖年幼,但卻展現出了超出自己年紀的聰慧與嫻熟。
特別是六阿哥,服喪之時待自身最為嚴苛,且一貫對外謙遜雅正,對內,於長輩謙遜雅正,於同胞也一向兄友弟恭。
皇上是越瞧越滿意,不愧是自己精心栽培出來的孩子。
同時他也能察覺出來自己的身子一日日的疲憊下去,是得早些在這些孩子身上多下功夫,隻盼他們來日都能成為大清的棟梁之才。
隻是還不等皇上欣慰多時,太後崩逝還尚不足月餘之際,噶爾丹策零趁大清國喪,整合部下三十萬大軍集齊兵力,開始劫掠喀爾喀蒙古。
因攻勢之迅猛,一時之間,宮裏宮外人心惶惶。
而如今前朝將領之中,除已派到前朝的傅爾丹外,老十四允禵圈禁,年羹堯身體狀況不佳,細數下來便隻有嶽鍾琪還可堪重任。
他出生武將世家,是嶽飛的第二十一世嫡孫。且他與其父嶽升龍在先帝時期都頗受器重。
先帝晚年時,準噶爾部入擾西藏,嶽鍾琪也曾奉聖命率兵入川,次年奪橋渡江,直抵拉薩。
皇上登基後,他也曾隨年羹堯征戰青海,出歸德堡,斷敵退路。次年一舉擊破羅卜藏丹津大營,平定青海。
於是 多番權衡之下,皇上下旨封了嶽鍾琪為寧遠大將軍,命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且在朝中擇了幾名有作戰經驗的武將,隨嶽鍾琪一同被指派到了前線,這其中便有華貴妃的侄子年富。
嶽鍾琪與傅爾丹在先帝時期便多次並肩作戰過,所以相對兩人也頗為默契。
然而戰事比想象之中更為複雜與膠著。
因大清軍隊善於憑城固守,準噶爾騎兵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堅。
噶爾丹策零正是了解到了這一點,所以便用設計引誘,從而讓大清軍隊與其進行野戰。
起先準噶爾大軍按策略引誘清軍進攻,然後埋伏了幾萬人在穀中。
果不其然,大清軍隊意料之中的遇到了準噶爾士兵的伏擊。
這一次造成了前線戰士死傷不少,傅爾丹不得已下令移軍到了和通呼爾哈諾爾。
但準噶爾大軍也未能乘勝追擊,在他們把大清將領圍困之際,傅爾丹與瓜爾佳路征殺出重圍,又令年富前去救援嶽鍾琪,最終得以會合。
直至翌日,清軍才殺出重圍。
大清士兵傷亡不少,但相比之下準噶爾更是損失慘重。
兩軍都稍稍停歇整頓以後,準噶爾趁其不備又率大軍圍攻了清軍大營。
不料正中傅爾丹與嶽鍾琪的下懷。
這正是他們二人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的陷阱。
結果不言而喻,準噶爾大軍慘敗,不得已之下派人上表求和。
考慮到大清現在的形勢不容支撐長久的征戰,於是皇上也暫時同意了議和的請求,以便重振旗鼓,以待來日。
…
待前線稍稍穩定後,皇上在前朝便以賞罰分明為由,嘉獎了嶽鍾琪、傅爾丹、瓜爾佳路征、年富等一眾大小將領。
一時間華貴妃與瓜爾佳文鴛在後宮之中風頭更盛。
兩人為親眷日夜擔憂的心剛剛放下,又唯恐皇上來日再忌憚家族之事又莫名平添幾分煩憂。
她們兩人是風光無限了,反觀皇後的情況越發每況愈下。
畢竟,皇上獎賞前線將領士兵後,又以證據確鑿為由革職查抄了烏雅勒祿。
其實他的所作所為便是斬首示也不為過,但終究皇上還是看在太後臨終前苦苦哀求的份上對其從輕處置了。
雖留下一條命,可沒了太後這個依仗,又沒有了官職俸祿,烏雅氏顯然是要沒落下去了。
至於平日同他私交甚好,又多有來往的那些人裏,大多也因此降了職,又失了聖心。
譬如 皇後的親弟弟 烏拉那拉富存。
他官職原本便不高且沒有實權,如今又被貶為了從六品翰林院修撰,日後怕是仕途上再難有什麽起色了。
皇後眼瞧著烏雅氏與烏拉那拉氏接連失事,自己皇後的位置怕是岌岌可危,然後眼下在前朝再沒了指望,後宮中亦沒有可用之人。
永壽宮與翊坤宮又如同猛獸般時刻盯著,好似隻待有了機會便要吞了她一樣。
皇後不免愈發心力交瘁,力不從心了。
…
喜歡甄嬛傳之:魂穿瓜爾佳文鴛請大家收藏:()甄嬛傳之:魂穿瓜爾佳文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