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硯邊道心
字數:7148 加入書籤
晨光穿透自習室的百葉窗,在文昭的《線性代數》教材上切割出明暗交錯的紋路。他轉著鋼筆的指尖還留著昨夜搏擊訓練的薄繭,卻能精準地在矩陣變換間勾勒出清晰的邏輯線。備考筆記裏夾著泛黃的社區調解案例,那些處理鄰裏糾紛時培養的思辨能力,此刻竟與考研政治的哲學原理不謀而合。
午休時分,文昭在食堂排隊打飯時聽見爭執聲。幾個新生被高年級學生圍住,為首的男生晃著學生會工作證:"社團招新讚助費,每人兩百。"他端著餐盤走近,將碗碟重重放在桌上:"校團委規定不許強製收費,需要我帶你去查文件?"對方剛要發作,卻被他袖口露出的武術社臂章震懾,灰溜溜地散開。圍觀的新生道謝時,文昭隻是擺擺手:"記得下次遇到這種事,第一時間找輔導員。"
深夜的圖書館,文昭正為英語閱讀長難句發愁,突然瞥見角落裏蜷縮的女生。她對著電腦屏幕無聲流淚,文檔裏密密麻麻的論文批注刺得人眼眶發酸。文昭想到了豪醫生的溫暖,倒了杯溫水放在她桌上:"論文格式問題的話,我之前幫社區寫過報告,或許能幫上忙。"接下來的三個夜晚,他在複習間隙幫女生梳理邏輯框架,看著對方從愁眉不展到展露笑顏,恍然想起當初帶著社區孩子們解數學題的時光。此刻的他,身影與豪醫生重合。
搬宿舍那天,文昭獨自扛著裝滿書籍的紙箱爬上六樓。經過走廊時,聽見新生宿舍傳來重物倒地的聲響。推門而入,隻見兩個男生正為爭搶插座位置推搡,電線纏成一團。他放下紙箱,三兩下理清線路,又從包裏掏出智能插線板:"共享使用,安全第一。"臨走前還留下自己整理的《宿舍生活指南》,扉頁寫著:"互相照應,方能安心向學。"
夕陽染紅窗欞,文昭坐在新宿舍的書桌前,將考研倒計時牌翻到"29日"。牆上貼著社區活動照片與武館獎狀,書桌上攤開的不僅是專業書籍,還有本嶄新的《城市治理案例集》。他擰開鋼筆,在筆記本寫下今日計劃,墨痕未幹的頁麵上,"責任"二字力透紙背。窗外的玉蘭樹沙沙作響,仿佛在為這個即將開啟新征程的少年,奏響出征的序曲。
深秋的暴雨裹著寒意突襲大學城,文昭剛結束圖書館的學習,便見校門口積水漫過腳踝。幾輛電動車在積水中熄火,車主們正狼狽地推車前行。他忽然想起社區工作時學過的排水知識,目光掃過路邊的市政井,發現其中兩個井蓋歪斜,黑洞洞的井口在雨幕中若隱若現。
文昭立刻脫下外套,將其係在井邊的路燈杆上作為警示。他深知僅憑這點提示遠遠不夠,便站在井口前方,揮舞著手機電筒提醒來往行人。雨水順著他的發梢、脖頸不斷流淌,浸透的襯衫緊貼著脊背,寒意直往骨頭縫裏鑽。有路過的同學勸他回宿舍,他卻笑著搖頭:"我多站一會兒,就能少些人遇險。"文昭在努力,他因為他感受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知道了自己應該和那些為了自己奉獻的人一樣,學會為了這個世界付出,至少,至少要把這個世界給自己的溫暖還給世界。
直到市政維修人員趕到,文昭才拖著濕透的鞋襪離開。第二天,校園論壇上出現了名為《雨夜守護者》的帖子,配著模糊的照片——那個在雨幕中舉著光的身影,成了深秋最溫暖的印記。文昭看到後隻是默默點讚,又投入到《政治經濟學》的複習中,書頁上"為人民服務"的批注被他反複勾畫。
備考期間,文昭主動報名成為社區夜校的兼職教師。每周三晚,他都會帶著精心準備的教案,為附近的務工人員講解基礎文化知識。課堂上,他發現一位四十多歲的清潔工大姐總坐在角落,因不識字而不敢提問。課後,文昭主動留下,用通俗的語言為她逐字講解,從筆畫結構到算術應用,耐心細致。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學員開始主動請教問題。有人想學網購給孩子買冬衣,有人想讀懂藥品說明書,文昭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他將這些需求融入教學,設計出生活化的課程內容。學員們送來的家鄉特產,他轉手捐給了流浪動物救助站;課堂上收集的學習困惑,被他整理成案例寫進考研論述題的練習中。知識不再是書本上的符號,而是連接不同人生的橋梁。
某個淩晨,文昭在圖書館通宵複習時,突然聽見樓下車棚傳來異響。他循聲望去,發現兩個鬼鬼祟祟的身影正在撬電動車鎖。文昭沒有貿然行動,而是迅速拍下照片,記住兩人特征,同時聯係校園安保。他一邊緊盯嫌疑人,一邊通過微信指揮安保人員從兩側包抄。
當保安趕到時,竊賊正要騎車逃竄。文昭看準時機衝上前,利用格鬥技巧將一人絆倒,另一人驚慌中棄車逃跑。經警方調查,這竟是個流竄作案的盜竊團夥。失主握著文昭的手哽咽致謝,他卻連連擺手:"保護大家的財產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這次經曆讓他在專業課複習中對"城市安全管理"章節有了更深的理解,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是理論與實踐碰撞出的火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新宿舍的窗台上,文昭擺放著社區孩子們送的手工星星。他合上《管理學原理》,在日記本上寫道:"知識若不化作行動,便隻是沉睡的火種;而守護與奉獻,就是讓火種燎原的風。"台燈的光暈中,倒計時牌上的數字跳至"20日",窗外的月光溫柔地灑在他伏案疾書的側臉上,照亮一個少年用擔當書寫的青春答卷。
當文昭抱著一摞考研資料走進教室時,在文昭的心裏,身形和自己父親重合,後排幾個男生還在竊竊私語。"聽說他就是那個雨夜守井口的人?看著挺文弱啊。"議論聲被他聽見,卻隻換來一個帶著書卷氣的微笑:"誰要喝熱水?我剛燒的。"保溫壺裏的熱氣氤氳開來,驅散了教室裏晨起的寒意。
晨讀時,總有人看見他蹲在走廊角落,給考研迷茫的學弟學妹畫時間規劃表。彩色馬克筆在白紙上勾勒出清晰的階段目標,末尾還會添上一句俏皮話:"數學虐你千百遍,你要把它當初戀!"漸漸地,他的座位成了"臨時谘詢站",有人來討教專業課難點,有人傾訴備考焦慮,他永遠耐心傾聽,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分享社區調解時的處世智慧。
體育課上,武術選修老師展示擒拿術,文昭主動請纓當示範對象。當他以行雲流水的動作化解攻擊時,同學們才驚覺這個總捧著書本的學霸,竟有著如此紮實的拳腳功夫。下課後,幾個躍躍欲試的男生圍上來討教,他索性在操場邊開起"小課堂",腦子突然一道他從沒見過的偉岸身影,但他知道那是爺爺,他腦海也憑空多出來一句話,邊講解動作要領邊打趣:"學好防身術,以後遇到難題都敢正麵剛!就要狂!"
食堂裏,文昭的餐盤永遠會留出空位。遇見獨自吃飯的同學,他總會熱情招呼:"來拚桌啊!我發現糖醋排骨和酸辣土豆絲是絕配!"聊天時得知有同學因勤工儉學錯過複習進度,他默默整理出各科筆記,附上親手繪製的思維導圖,悄悄放在對方桌上。
最轟動的是那次校園義賣。為了給山區孩子籌集圖書角資金,文昭帶著幾個同學四處奔走拉讚助。他白天穿梭於各個社團協調物資,晚上熬夜設計義賣海報。活動當天,他穿著自製的卡通玩偶服招攬顧客,笨拙又可愛的模樣引得眾人捧腹大笑。當滿載著書籍的貨車啟程時,他抹著汗笑道:"原來做好事比解出數學題還痛快!"
看著那個在講台上分享誌願經驗時眼裏閃著光的文昭,同學們漸漸明白——曾經沉默寡言的少年,早已在與黑暗的對抗中,在守護他人的路上,蛻變成了驅散陰霾的暖陽。如今的他,將書本上的理論化作行動的力量,用真誠與擔當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讓奉獻精神在校園裏悄然生根發芽。那是文昭,或者說蛻變的文昭,是一個感受過陽光所以把自己也變成太陽的文昭。
深秋的社團招新現場,文昭正幫著外聯部整理宣傳單,忽聽不遠處傳來爭執聲。三個染著誇張發色的男生圍著新生,為首的黃發青年晃著社團報名表:"想進街舞社?先交五百塊"入社費"。"被圍的女生攥著書包帶後退,眼眶通紅。
"同學,校團委規定禁止強製收費。"文昭快步上前,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黃發青年斜睨他一眼,突然伸手推搡:"哪兒冒出來的書呆子?少管閑事!"
文昭紋絲未動,眼神卻驟然冷冽。他握住對方手腕輕輕一帶,黃發青年踉蹌著撞向展板,報名表如雪花般散落。周圍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盯著這個總帶著微笑的學霸。"你...你敢動手?"青年惱羞成怒,身後兩人立刻圍了上來。
文昭將女生護在身後,聲音依然平穩:"第一,我這是正當製止校園霸淩;第二,你們的行為違反校規,我已經錄像。"說著晃了晃手機,屏幕上清晰記錄著全過程。三個男生臉色驟變,罵罵咧咧地轉身要走,卻被聞聲趕來的保安攔住。
第二天清晨,文昭像往常一樣給早到的同學帶早餐。接過溫熱的豆漿時,幾個男生忍不住問:"昨天你不怕嗎?"他笑著咬開包子:"怕啊,但有些事比害怕更重要。不過再說了,我可是很強的。"晨光透過教室窗戶灑在他身上,映得少年眼中的光芒愈發清亮——真正的善意從不是軟弱的借口,而是藏在溫柔之下,隨時出鞘的正義之劍。
深冬的寒風卷著雪粒拍打在寫字樓的玻璃幕牆上,文昭裹緊洗得發白的深藍色外套,縮著脖子走向實習公司。他攥著早餐的塑料袋,裏麵裝著兩個冷掉的包子——這是他在早餐車收攤時買的半價處理品。電梯間鏡麵映出他略顯單薄的身影,領口磨得起球的毛衣,卻難掩眉眼間的朝氣。
作為最底層的實習生,文昭主動包攬了所有雜活。幫同事複印文件時,他會細心地將邊角對齊;整理會議資料時,連頁碼標注都用不同顏色區分。午休時,茶水間微波爐前排起長隊,他總是默默退到一旁,啃著自帶的冷饅頭。有次財務部的李姐看見,硬塞給他一盒熱飯:"孩子,別總虧待自己。"他紅著臉推辭,最後將飯轉送給了同樣忙碌的保潔阿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公司承接的舊城改造項目需要實地調研,正值大雪封路,老員工們都找借口推脫。文昭卻主動請纓:"我對老城區熟悉,保證完成任務!"他踩著積雪挨家挨戶走訪,凍得發紫的手指在筆記本上記錄居民訴求。深夜回到出租屋,他對著暖風機烤著僵硬的雙腳,將白天的調研數據整理成詳細報告,還附上了在社區工作時積累的改善建議。
轉正考核前夕,文昭發現同組的實習生小張在數據錄入時頻頻出錯。那是關乎能否留下的關鍵項目,小張急得直掉眼淚。文昭二話不說,陪著對方通宵核對數據,用在考研複習中練就的邏輯思維,逐條分析問題根源。晨光微露時,兩人終於完成任務,小張哽咽著道謝,他卻擺擺手:"團隊成功才是真的成功。"
最轟動的是平安夜那天。公司臨時決定舉辦晚會,采購部卻因疫情物流中斷,裝飾物資遲遲未到。文昭得知後,利用午休時間跑遍附近的小商品市場,用有限的預算砍價買下彩帶、氣球,還從廢品站撿回舊紙箱,連夜手工製作出聖誕樹和小鹿擺件。晚會當天,他頂著黑眼圈爬上梯子掛彩燈,被同事抓拍的照片裏,凍紅的鼻尖和燦爛的笑容形成鮮明對比。
發薪日當晚,文昭收到了意外的獎金。部門經理拍著他的肩膀:"你設計的社區意見收集模板,被甲方誇專業又貼心。"他攥著工資條,第一時間給老家的父母轉了生活費,又匿名給流浪動物救助站捐了款。路過商場時,櫥窗裏的羊絨圍巾吸引了他的目光,猶豫再三,最終還是買了下來——那是給總照顧他的李姐準備的新年禮物。
同事們發現這個總穿著舊外套、連咖啡都舍不得買的年輕人,卻默默資助著貧困學生,還牽頭組織了公司的公益誌願隊。
寫字樓中央空調嗡嗡作響,文昭抱著文件經過茶水間時,隱約聽見細碎的議論聲。"天天幫人帶早餐,還不是想博好感上次加班留下來整理會議室,裝得比誰都積極"。他腳步頓了頓,手指無意識摩挲著文件夾邊角的折痕,最終像往常一樣笑著和路過的同事打招呼,仿佛什麽都沒聽見。
挑刺最厲害的是市場部的王薇。這位穿著名牌套裝、踩著十厘米高跟鞋的資深員工,總能在文昭的工作裏挑出刺來。"調研數據小數點都沒對齊,這也叫專業?策劃案用的模板太老土,實習生就是不用心"。每次會議上,她總要當著眾人的麵指出文昭的"不足",看著年輕人漲紅著臉道歉,眼底閃過一絲得意。
冬至那天,公司組織團建包餃子。文昭早早來到食堂,主動幫忙調餡料、擀麵皮。王薇冷眼看著他忙前忙後,故意將包好的歪扭餃子推到他麵前:"文昭,反正你最會"助人為樂",幫我重新包成像樣的形狀?"周圍突然安靜下來,大家都等著看他尷尬的反應。
文昭卻隻是接過盤子,笑著點頭:"好啊,我教你個捏花邊的技巧。"他拉過椅子坐在王薇身邊,耐心示範如何將餃子皮捏出整齊的褶子,溫熱的呼吸在寒冷的室內凝成白霧:"就像疊紙飛機一樣,先折出中線,再慢慢收邊..."王薇僵硬的肩膀漸漸放鬆,當她終於包出一個像樣的餃子時,文昭立刻舉起盤子展示:"王姐學得真快!這個可以評最佳創意獎了!"
真正的轉機發生在公司競標前夕。王薇負責的ppt出現致命錯誤,所有動畫效果全部失效,而距離提案隻剩不到八小時。她急得在茶水間偷偷抹眼淚,卻不願向其他人求助——畢竟平日裏沒少嘲諷別人能力不足。
淩晨兩點,辦公室隻剩零星幾盞燈亮著。文昭抱著筆記本電腦走到她工位前,輕聲說:"我學過動畫設計,或許能幫上忙。"王薇別過頭:"不用你假好心。"他卻自顧自坐下,將暖手寶塞進她冰涼的手心:"我來改技術部分,你負責核對內容,天亮前一定能完成。"
鍵盤敲擊聲在寂靜的辦公室裏此起彼伏。文昭發現ppt裏的邏輯漏洞,主動提出調整框架;王薇對行業數據更熟悉,便逐條核對信息。當第一縷晨光透過百葉窗照進來時,兩人終於完成了修改。王薇盯著煥然一新的ppt,聲音有些發澀:"謝...謝謝。"
此後,王薇不再刻意刁難,但依然保持著疏離。直到暴雨突襲的傍晚,她在地鐵站口發現忘帶傘,正猶豫要不要冒雨衝回家時,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王姐,我帶了雙人傘。"文昭撐著那把褪色的格子傘,傘麵大半傾向她的方向,自己的右肩很快被雨水浸透。
路上,王薇忍不住問:"你為什麽對誰都這麽好?不累嗎?"文昭望著雨幕中模糊的霓虹,認真道:"以前我也覺得善良會被欺負,但後來明白,真正的善意就像陽光,不是為了討好誰,而是相信溫暖能融化隔閡。"他轉頭露出招牌笑容,"而且,我發現很多"刺"下麵,藏著的其實是害怕受傷的心。"
這句話像顆石子投入深潭,在王薇心裏激起千層浪。她想起自己剛入職場時,也是因為太過要強,才習慣用尖刻偽裝脆弱。那天之後,她開始悄悄關注文昭:看見他省吃儉用卻給流浪貓買貓糧,看見他在電梯裏主動幫孕婦按樓層,看見他利用午休時間給清潔阿姨講解智能手機使用方法。
年終晚會上,文昭被評為"最具感染力員工"。當他站在領獎台上,台下掌聲雷動。王薇紅著眼眶鼓掌最用力,散場後她攔住文昭,遞出精心包裝的保溫杯:"裏麵是我熬的薑茶,你總顧著照顧別人,也要記得照顧自己。"文昭愣了愣,隨即笑得比舞台燈光更燦爛,眼底映著水晶獎杯折射出的光芒,像藏著無數溫暖的小星星。而曾經那些質疑的聲音,早已消散在這永不熄滅的光熱裏。
喜歡拳王讚歌請大家收藏:()拳王讚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