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燒水工
字數:2052 加入書籤
暮色將盡時,文昭癱坐在練功房門檻上,掌心還殘留著與青石碰撞後的刺痛。鐵門開合的吱呀聲驚得他抬頭,隻見佝僂的身影提著銅壺穿過庭院,渾濁的茶湯正從壺嘴汩汩溢出。
“後生仔,練武傷神,得喝點薑茶。”老燒水工將粗陶碗擱在他膝頭,布滿裂口的手指在月光下泛著暗紅,“我在這兒燒了四十年水,見過太多人被這屋子逼哭。”老人渾濁的眼掃過牆上的拳痕,喉結滾動著咽下歎息。
文昭捧起茶碗,辛辣的暖意順著喉嚨蔓延。茶水混著細小的茶末,像極了父親在世時煮的味道。老人在他身旁坐下,枯瘦的脊背靠著同樣佝僂的門框:“當年你爺爺打完拳,總愛蹲在這兒看月亮。他說月光能照見招式裏的破綻。”
銅壺在月光下泛著冷光,老人突然伸手按住文昭顫抖的手腕。那雙手粗糙得像砂紙,卻精準地扣住他肘間穴位:“發力太僵,腰腹沒活開。”說著抄起牆角的棗木扁擔,演示起橫掃的要領。扁擔破空的呼嘯聲裏,文昭恍惚看見爺爺的殘影與老人重疊。
“你眼裏有股子狠勁,和你爺爺倒是一模一樣。”老人將扁擔塞進文昭懷裏,木頭上經年累月的汗漬沁入掌心,“當年他在這屋裏一練就是三天三夜,出來時連路都走不穩,眼裏卻亮得嚇人。”話音未落,遠處傳來更夫梆子聲,驚起簷下宿鳥。
文昭望著茶湯裏搖晃的月影,突然發現老人補丁摞補丁的褲腳沾著鐵砂——正是練功房磚縫裏嵌著的那種。“明早寅時,我帶你去後山。”老人起身時關節發出哢哢聲響,“有些東西,光靠蠻力悟不透。”
夜風掠過牆垣,青磚上的拳痕在月光下忽明忽暗。文昭握緊扁擔,指尖觸到某處凹陷,那形狀竟與爺爺留在牆麵的拳印如出一轍。茶水蒸騰的熱氣模糊了視線,他分不清是茶湯的辛辣,還是眼眶裏打轉的酸澀。這一夜,他枕著棗木扁擔入眠,夢裏回蕩著兩道重疊的拳風,一道如雷霆萬鈞,一道似薪火初燃。
寅時三刻,文昭被粗糲的拍門聲驚醒。推開門,老燒水工已裹著補丁摞補丁的棉襖候在簷下,銅壺在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山裏潮氣重,喝碗熱油茶再走。"老人說著揭開壺蓋,蒸騰的熱氣裏飄著炒米與芝麻的焦香,這是特意為他熬煮的驅寒茶湯。
後山小徑布滿青苔,老人卻走得穩健,不時用竹杖點著路麵提醒:"這處滑,踩石頭上。"行至斷崖邊,他指著峭壁上參差的岩縫道:"當年你爺爺就在這兒練壁虎遊牆功。"說罷從懷中掏出布繩,一端係在古鬆上,另一端塞給文昭,"試試。"見文昭抓握不穩,老人默默解開棉襖,用內裏的棉絮仔細纏繞繩結,"這樣就不勒手了。"
日頭過午,文昭癱坐在草地上,掌心磨得血肉模糊。老人變魔術般從褡褳裏摸出個油紙包,攤開是新鮮的草藥:"這是我在後山采的金不換,止血生肌最好。"說著用嘴嚼碎草藥,親自敷在他傷口上,動作輕柔得像給嬰孩上藥,"疼就喊出來,憋著傷氣。"
回到武館,文昭發現自己的衣物已被洗淨晾曬。老人蹲在井邊搓洗衣服,指節因冷水浸泡泛著青白,見他發愣,笑著擺手:"別傻站著,去灶房添把柴,給你燉了牛骨湯。"灶膛裏的火苗映著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他一邊往湯裏撒著枸杞,一邊絮叨:"練武耗氣血,得多補補。"
夜裏,文昭又在練功房摸索發力技巧。不知何時,老人端著炭盆進來,輕輕放在他腳邊:"當心著涼。"銅盆裏的炭火劈啪作響,暖意驅散了深秋的寒意。老人從懷裏掏出本破舊的手抄本,泛黃的紙頁上畫著各種發力示意圖:"這是我年輕時偷偷記的,你爺爺教徒弟的法子,拿去看吧。"
次日清晨,文昭在井邊洗漱,發現水桶裏漂著兩片薑片。老人拎著剛打的山泉水走來,渾濁的眼睛裏閃著光:"用薑水洗把臉,提氣。"說話間,又變戲法似的掏出兩個烤紅薯,掰開時熱氣裹著蜜香:"路上吃,別餓著肚子練功。"
這些細碎的關懷,像冬日裏的炭火,慢慢煨暖了文昭的心。他終於明白,老人守著這方灶台四十年,燒的不隻是熱水,更是一代代武者的希望。每當茶湯翻滾,火光跳躍,他仿佛都能看見老人年輕時站在師父身後,默默記下每個動作、每句教誨的模樣——如今,這份溫熱又通過一瓢茶湯、一把草藥,傳遞到了自己身上。
喜歡拳王讚歌請大家收藏:()拳王讚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