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龍八部16
字數:4540 加入書籤
玖寧坐在竹屋中的凳子上聽逍遙子給她講天山上的事兒。
她這才知道原來在她離開之後的一個月後無涯子正式和李秋水確定了關係。
然後大師姐就瘋了,竟然開始不管不顧的攻擊李秋水。
但李秋水有無涯子護著,並未受到任何傷害。
在逍遙子下山來尋她時,無涯子和李秋水正在收拾行囊,似乎是打算離開天山。
聽到這裏玖寧就忍不住問了。
“師傅,你之前沒把七寶指環給師兄嗎?”
逍遙子聽這話就明白玖寧想問什麽了,語氣中滿是失望。
“七寶指環為師確實給了你師兄。”
玖寧相當不解的說道。
“七寶指環可是隻能號令天山本部的人啊! ”
“師兄這一離開天山,那這七寶指環不就發揮不了它的作用了呀!”
逍遙子已經徹底對他的三個大徒弟失望了,語氣中滿是淡漠。
“小寧兒,別管你師兄師姐他們三個了,你師兄離開天山本部是他的選擇。 ”
頓了頓,又滿眼慈愛的對玖寧說。
“小寧兒,以後天山本部還是要靠你了。”
玖寧歎了口氣說道。
“師兄和三師姐離開天山,那現在天山應該就隻剩下大師姐了,沒有師兄和三師姐的刺激,想來大師姐應該可以接手天山本部的事情的。”
“天山本部本來就是想留給師兄師姐的,現在倒不如交到大師姐手中,如果真的有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我再去處理便是。 ”
逍遙子聽到這裏也沒再說什麽,當時把逍遙令牌給小寧兒的時候,就已經說好天山本部留給她師兄師姐三個人做個依靠。
如今無涯子和李秋水離開天山,那天山本部就交給他那大徒弟吧!
反正天山本部若真的有什麽大問題,小寧兒也不會袖手旁觀。
“既如此,那就天山本部就交到你大師姐手中了。”
玖寧點點頭。
“現在天山本部就剩下大師姐一個人在,交到她手裏正合適。”
“師傅,那現在師兄和三師姐他們住哪啊?”
逍遙子麵不改色的回道。
“你三師姐是江南李家的小姐,此次他們二人下山應當會去江南小住些時日。”
玖寧了然,同時心裏打算,過段時間下山要避開江南這片地了,她可不想和兩人碰麵。
玖寧陪逍遙子在山穀中住了三天,便和逍遙子請辭了。
她師傅的閉關之所確定之後,她也該尋個能長期居住的落腳點了。
她之後的活動範圍肯定是在中原之內。
所以她現在要先離開西域前往中原,這期間她也該好好想想她該在哪建個落腳點為好。
首先她不可能尋一隱蔽遠離人煙之所,因為她要積攢功德。
她要積攢功德就注定她不能離人群太遠。
但是她又不太喜歡過於繁雜吵鬧的地方。
實在是難搞啊,算了,她慢慢找吧!
玖寧這次前往中原並不急,一路上走走停停,一邊看看風景,尋些草藥,順便易容義診一番,一邊行俠仗義,繳了兩個土匪窩,白得了一大筆財物。
玖寧自己挑了兩箱金銀,和一些喜歡的首飾布匹放進空間,其他的通知附近的逍遙派門人拉走了。
雖然他們逍遙派並不缺錢,但白得的,不要白不要,起碼他逍遙派拿了之後,還能換些藥材,用於義診上。
如此走走停停,半年後玖寧到了汴京。
她如今正式接手逍遙派,無論如何也得讓門下的人知道,所以到了汴京之後,玖寧就直接去了逍遙醫館。
醫館負責人見到玖寧手持逍遙令牌,一點震驚的意思都沒有,仿佛是對此早有預料。
玖寧看醫館主事人的表情如此鎮定,詫異的問道。
“徐管事好像一點都不疑惑令牌為何在我手中,難不成是師傅早就通知你們了?”
徐管事並未直視玖寧,反而是看了一眼後就低下了頭,內心卻是相當震驚。
早就聽聞掌門門下幾個弟子都是些姿容冠絕之輩,今日一見這位小徒弟才知何為真正的仙姿玉骨。
真真就是洛神在世,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
不論管事心中如何想,麵色卻相當尊敬的領著玖寧朝內院走去,還一邊解釋。
“姑娘,不,應該是掌門,您這可就想多了,老掌門並未告知我等。”
“之所以不疑惑,是因為早就有此預感罷了。”
玖寧更加好奇了,她和這些管事並不相熟,這些管事又是如何預料到她會成為逍遙派下一任掌門的?
能坐上管事這個位置的人都很聰明,自然也是很會察言觀色。
“咱們逍遙派的產業每年都會匯總至天山交由掌門查驗,自從三年前,老掌門就吩咐屬下把這些匯總都送到掌門那裏了。”
聽到這裏玖寧也就沒再說什麽了,她一直都知道逍遙派的產業一年一匯總,之前一直都是她師傅在處理。
直到五年前曆練回山之後,這些東西都交給她處理了,不過前兩年她師傅還會一起幫忙處理,後麵則是直接送到她那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來是從那時起,這些管事便已經默認她會成為逍遙派的掌門了吧!
不過,既然這些管事都已經這麽早就猜到她會成為逍遙派掌門,那她師兄怕是也有所察覺吧!
算了,不管這些了,反正現在逍遙派的掌門已經是她了。
她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快整合這些產業,然後進行調整,為她的功德計劃助力。
積攢功德難嗎?難又不難,現代網上乃至小說中都提供了太多的積攢功德的方法了,像是行醫問診,賑災,更甚是推廣良種,興修水利,或者大興教育。
這些都能獲得功德,但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反倒沒那麽容易。
尤其是她目前身處的仁宗時期,直接斷了好些個積攢功德的途徑。
為什麽呢,仁宗時期的百姓富啊!就連乞丐都是丐幫的人,還能偶爾喝酒吃肉呢!
也不是說這個時期沒有窮人,相反絕大多數百姓還真沒那麽富。
但她也沒那麽多錢去做聖母,無緣無故給人送吃的。
怎麽說呢,施粥賑災這一途徑她走不通,畢竟她不是聖人。
大興教育,培養人才也輪不到她,仁宗時期可是人才多的是啊!
唐宋八大家,除了唐代的那兩位,其餘六位都在仁宗時期。
那行醫問診呢,雖然可以積攢功德,但她一個人攢不到多少的,頂多到後麵她想辦法出些醫術之類的。
所以她還真的就隻能把希望放到那些她從現代帶來的種子上了。
最多,就是後麵宋遼大戰的時候,她再想辦法出點力,庇護一下百姓就是。
當然這前提是那時她還在這個世界。
喜歡綜影視:一線生機請大家收藏:()綜影視:一線生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