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一八)治大國如烹小鮮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何況這次隻不過是裁撤了哥六大部門而已,並沒有涉及到孫大人的任何自身利益。倘若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就要自殺,那他這個家夥的心理也就太過於脆弱了……像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值得陛下您的重用!……連一絲絲的同情都不值得……”
“那麽心在話說回來:既然陛下之前就已經相信了在下的改革計劃,並且親手助力推動了這場偉大改革計劃的進行,那麽就要對必然會涉及到一些人的自身利益所帶來的衝擊要有所準備在曆朝曆代,所有的改革所帶來的陣痛,總是在所難免的。”
“正所謂曆史的車輪,總是無可阻擋的。那麽如果像咱們現今這種一點點微小的變動,就導致了一些心裏難以承受者的自殺、亦或是幾個宵小的吵吵嚷嚷,那麽在下不禁想問:‘這浩蕩天下到底是誰的?’”
最後這句話確然有些震動了皇上。他也覺得——對啊!老子辦點事兒,你們特麽的瞎吵吵啥呀?這天下是你們個人的麽?
江小龍走後,皇上左思右想,雖覺得他的話頗有一番道理,但卻也總覺得還是有些不大放心。於是他就又招來了他比較親信的天京日報總編——梁浩然。
——這家夥本身就是穿越者,同時又非常的熟悉本朝的體製,而且同時也對曆任皇帝的製度和性格秉性,也都非常的熟悉——所以他就很想問問,對改革這件事他會有什麽看法。
梁浩然倒是直率,侃侃而談說道:“改革乃是大勢所趨!現今世界各國都在大力地進行改革。廢除一些舊的、不合時宜的政治體製和機構,建立一些適合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的新型機構是必然趨勢。陛下高瞻遠矚,英明睿智,勇於創新,實乃國家之幸、萬民之幸……”
皇上不耐煩地打斷他說道:“我此時更想問的是孫明德自殺的事情,你是怎麽看的?”
“孫明德?他可能是不是擔心將來會跟不上咱們改革的形勢,愧對聖上對他的栽培、期許、並且覺得可能會有負陛下對他的重托吧……”
這番話無懈可擊,但是皇上總覺得在他那裏聽到的,隻怕都是一些忽悠,並沒有聽到什麽他想聽的一些實質性的內容,於是就把梁浩然給打發走了。然後他又接著招來了內閣首輔曾毓籓大人,問他對孫明德大人在過年之時突然自殺的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麽看待的。
曾毓籓慢條斯理地回答道:“改革官僚體係是全世界都在探索的一個新的課題。咱們不能操之過急。一旦觸動了國家機器的根本,就會出現混亂,甚至是官員們的集體不滿。在這一點上,老臣認為,小江大人並未思慮成熟,導致了官員們深深的迷茫和恐懼。”
“其實,孫大人的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小江大人在戰爭中的功績眾所目睹、毋庸置疑。而且他在這改革官僚體係這件事上,也許他的初心應該是好的,方向也可能是對的,但是在方法上恐怕是操之過急——依臣之愚見,變動太大,當屬考慮欠佳。”
“古人雲治大國如烹小鮮。像我大青龍帝國這樣國土遼闊、人員眾多、祖傳下來的官僚體係的成熟,就算是要改,也當循序漸進,徐緩圖之。老臣覺得,在治國的方法上,他畢竟還太年輕,並不如朝廷中有多年治國經驗的重臣們的思慮周全。”
總之一番話,意思就是你江小龍就算打仗是一把好手,在這個治國這方麵,你還是遠遠不如我們這些朝中老臣的穩健持重、經驗豐富的。
他最後說道:“臣隻擔心,若是任憑他小江大人如此急切地折騰下去,恐會發生更多的騷亂事件,造成朝堂震蕩,甚至導致國將不國,混亂不堪,最終而一發不可收拾也。”
這是明顯是在反對甚至是攻擊江小龍的改革措施了。
這皇帝這麽問了一圈下來,最終還是覺得不得要領。
而在與此同時,朝堂裏麵的諸位大臣們在私底下,也是各種議論都有,甚至一些極端的言論也甚囂塵上。於是便有的人開始翻起江小龍的舊賬來。
他們說,戰爭時期的江大帥也不是沒有過錯的。甚至還有人振振有詞地說道:“天京保衛戰時,他對南北兩路的前線均見死不救,以無數官兵的戰死來成就他的不世之功……正所謂一將成名萬古枯……他小江大人是成名了,可是那些戰死疆場的官兵們呢……”
這些話也傳到了江小龍的耳朵裏。他淡淡地笑道:“其實當時南北兩路都是可以守得住的。隻是那些身處一線的將領們領導不力,我又無法分身……”
對於這些言論,皇帝倒是並沒有在意,反而嚴厲地駁斥了那些傳這些話的人。
皇帝是懂軍事的。他長期帶兵,很有經驗,又親身經曆了天京保衛戰的整個過程。
他深深知道:當江小龍倉促趕到京師,匆匆接過指揮大權之時,南北兩線其實都已經陷入了極度緊張的狀態之中。而這麽大的一場大會戰,江小龍是抓總負責的,不可能一上任就親赴南北兩線同時指揮戰術上的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何況,在當時的天京高層中,戰略上如何判斷尚且莫衷一是,眾說紛紜。在這樣的一片混亂中,江小龍能夠力排眾議,冷靜地理順整個戰役的脈絡,這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
所有這些都是皇帝所知道的。
所以,他對那些攻擊江小龍的似是而非言論有些生氣,大罵他們事後諸葛亮。
皇帝對江小龍的軍事才華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但是對於改革官僚製度這事兒,他並不怎麽理解,也有些擔心。尤其是在曾毓籓說了那些可能過於冒進、是不是還是要徐徐圖之的話之後,他也覺得很有些道理。
於是他還專門悄悄召見了發改部領導小組的最後兩個成員——潘道乾和魏語新。
誰知這兩個書呆子一聽皇帝問話,就紛紛說道:“不是太快了,而是太慢了!人家國外這種事情早就已經辦完了。比如山鷹帝國,人家現在都不叫帝國了,直接就是合眾國,成立了議會。官員們基本都沒什麽特權了,可是人家的科技和經濟那是在高速的發展啊……”
這麽一通話下來,皇帝都蒙圈了。他最後咕噥道:“你們都走吧,容朕再仔細想一想……”
事後他下旨情報部門,叫他們把最近搜集到的外國的資料都搞來給他看看。於是這幫家夥就搬了無數的資料過來,一時間簡直堆積如山。經過幾天昏頭昏腦的研究之後,皇帝發現,這幫穿越者們所說的,好像還真是沒有什麽大錯——各個國家都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啊。
整個春節裏,偌大的京城裏是暗潮湧動,各種議論亂紛紛盛行。江小龍卻沒空理會這些。整個春節他都在忙著發改部的諸多大小事宜。
到了大年初十一的這一天,李銘鈺冒著漫天的鵝毛大雪來到發改部,找到了他。
“大帥,這些天我讓分布在京城裏各個片區的外勤們全都動了起來。他們幾乎轉遍了整個京城,走訪了各片區掌管戶籍和治安的衙門、甚至是各處的裏正、捕快等人,他們的效率很高。應該說,就目前而言,他們已經基本上找到了在京城裏的所有左手有傷的人。”
“對於所有的這些人,小人親自從中做出了一番初期的篩選——但凡是新添的創傷的人以及傷口在手背的,我就鬥膽一一都做了剔除。篩選到最後,剩下的僅僅是五個人。他們全都是傷在手掌心而且基本都是殘廢了的。隻是他們全都不承認自己叫李旺財。”
“雖然經過裏正、衙門的捕快證實了他們的姓名,但是小人還是擔心他們會不會另有隱情,不敢擅自確定,於是就把他們五個人就全都給帶了來。他們現在就在外邊的院子裏等候。您看您是不是移步出來,親自審查一番,看看其中到底有沒有您老人家所要找的人。”
“這老家夥辦事還算利索……而且確實還很有點組織能力……”江小龍這樣想著。
天京城很大,常住人口都至少有數百萬以上,流動的人員更是多得難以統計。要在這麽大而雜亂的城裏找一個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李銘鈺能在這麽短短幾天的時間之內,就排查出一定的成果,這本身就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至於他的這番排查是否足夠周密,考慮到就以現在他們的人手、設備以及根本就談不上科技和技術的手段來講,你恐怕也確實是沒有辦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了。
於是江小龍就放下手頭的工作,欣欣然背負著雙手信步踱到了門外。門外的風雪中果然有五個人排成了一排,在情報局的幾個密探的嚴密看守之下,正站在大雪地裏瑟瑟發抖。
喜歡少年鐵血戰神請大家收藏:()少年鐵血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