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化幹戈後謀發展,後宮獻策助國興

字數:7089   加入書籤

A+A-


    上回說到,林羽成功化解了南蠻部落的戰爭危機,南方沿海海盜勢力也逐漸被剿滅,北方旱災地區情況好轉。但林羽深知國家元氣大傷,亟待恢複發展。
    林羽坐在禦書房中,眉頭微蹙,看著桌上關於國家現狀的奏章,心中思索著應對之策。此時,太監前來通傳:“陛下,淑貴妃和賢貴妃求見。”林羽應道:“讓她們進來吧。”
    淑貴妃和賢貴妃蓮步輕移,走進禦書房,行禮道:“陛下萬安。”林羽看著她們,說道:“兩位愛妃免禮,今日前來,可是有什麽事?”
    淑貴妃微笑著說道:“陛下,臣妾們聽聞國家經此諸多磨難,雖危機暫時解除,但百廢待興。臣妾們在後宮也想為陛下分憂,思索許久,有些想法想與陛下分享。”
    林羽眼中露出一絲欣慰:“哦?說來聽聽,朕正為此事煩惱。”
    賢貴妃上前一步,說道:“陛下,北方旱災雖已緩解,但農田受損嚴重,可鼓勵百姓開墾新的農田。臣妾聽聞有一位叫蘇耘的農藝師,他對改良土壤、開墾荒地頗有心得,陛下可召他進宮,詢問具體方法,然後推廣至北方受災地區。”
    林羽點頭:“此計可行,若能開墾新田,增加糧食產量,對國家恢複極為有利。隻是不知這蘇耘是否願意出山相助?”
    淑貴妃說道:“陛下,臣妾覺得可許以重利,比如給予他良田美宅,封以官職,想必他會願意為國家效力。而且,還可在北方設立農藝學堂,讓蘇耘傳授技藝,培養更多懂得農耕技術的人才。”
    林羽撫須沉思片刻:“愛妃所言極是,就依你們的建議。傳朕旨意,即刻派人尋找蘇耘,務必以禮相待,邀請他進宮商議。”太監領命而去。
    林羽又道:“除了農事,國家商業也需恢複。南方沿海海盜肅清後,海上貿易有望重新繁榮,但如今商船數量不足,且商人仍心有餘悸,不敢貿然出海。兩位愛妃可有良策?”
    賢貴妃思索片刻,說道:“陛下,朝廷可對出海商船提供補貼,降低商人風險。另外,設立護航艦隊,保障商船在海上的安全。如此一來,想必能吸引更多商人恢複海上貿易。”
    淑貴妃接著說:“陛下,還可在沿海港口舉辦貿易盛會,邀請各國商人前來,展示我朝的豐富物產,吸引更多的貿易往來。”
    林羽聽後,臉上露出笑容:“兩位愛妃的主意甚好。朝廷補貼和護航艦隊之事,交由兵部和戶部商議落實。至於貿易盛會,讓禮部負責籌備。隻是舉辦盛會,需耗費不少錢財,不知國庫是否能夠支撐?”
    淑貴妃說道:“陛下,臣妾們在後宮發起了節儉行動,號召嬪妃們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節省下來的錢財可用於貿易盛會。而且,還可讓宮中工匠製作一些精美的手工藝品,在盛會上展示售賣,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宣揚我朝文化。”
    林羽感動地看著兩位貴妃:“愛妃們如此深明大義,朕深感欣慰。隻是苦了你們在後宮節儉度日。”
    賢貴妃笑道:“陛下,國家有難,臣妾們理當如此。隻要能幫助國家恢複繁榮,些許節儉又算得了什麽。”
    這時,丞相前來求見。林羽宣他進來,丞相行禮後說道:“陛下,臣聽聞陛下與兩位貴妃商討國家恢複之策,臣也有些想法。如今南蠻部落雖暫時平息,但難保日後不再生事。臣認為可與南蠻開展邊境貿易,互通有無,增進雙方了解與信任,以貿易化幹戈。”
    林羽點頭讚同:“丞相所言有理。隻是邊境貿易的具體事宜,還需詳細規劃。比如交易地點、交易物品的種類和限製等。”
    丞相說道:“陛下放心,臣會盡快與相關部門商議,製定出詳細的邊境貿易計劃。還有,國內道路因旱災和戰事,多處損壞,影響了物資運輸和商業往來。工部已擬定修複方案,隻是所需人力物力較多,還望陛下定奪。”
    林羽思索片刻:“道路修複關乎國家發展,勢在必行。可征調部分民夫參與修路,給予相應報酬,既能解決人力問題,又能增加百姓收入。所需物資,讓戶部合理調配。”
    丞相領命:“陛下聖明,臣即刻去辦。”
    待丞相離開後,林羽對兩位貴妃說道:“今日與你們及丞相商討,讓朕思路大開。國家恢複發展之路雖艱難,但隻要君臣一心,定能克服困難。”
    淑貴妃說道:“陛下,臣妾們會在後宮繼續為陛下分憂。日後若有其他想法,定會及時告知陛下。”
    林羽微笑著點頭:“好,有你們相助,朕信心倍增。隻是朕忙於國事,難免冷落了你們,還望你們不要介意。”
    賢貴妃嬌嗔道:“陛下以國事為重,臣妾們豈會不知。隻要能看到陛下為國家操勞,臣妾們便心滿意足了。”
    數日後,尋找蘇耘的人傳來消息,蘇耘已答應進宮。林羽在禦書房召見了他。蘇耘行禮道:“草民蘇耘,拜見陛下。”
    林羽打量了一下蘇耘,見他雖穿著樸素,但眼神睿智,便說道:“蘇先生請起。朕聽聞先生對改良土壤、開墾荒地頗有見解,如今北方旱災之後,農田亟待恢複,還望先生能助朕一臂之力。”
    蘇耘說道:“陛下,草民確有一些方法。北方土壤因旱災板結,可先施農家肥,疏鬆土壤,然後再進行深耕。至於開墾荒地,需先勘察土地的水源和肥力情況,選擇合適的作物種植。草民還研製了一種新的灌溉工具,可提高灌溉效率,減少人力。”
    林羽大喜:“先生果然有真才實學。朕命你為農藝侍郎,負責北方農田恢複和開墾事宜。所需人力物力,朕會讓相關部門全力配合。還望先生盡心盡力,莫負朕望。”
    蘇耘跪地謝恩:“陛下如此信任草民,草民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與此同時,禮部也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沿海貿易盛會。禮部尚書向林羽匯報:“陛下,貿易盛會的場地已選定,在沿海的明珠港。臣已派人向各國發出邀請,準備展示的物產清單也已列出,隻是這展示的布局和流程,還需陛下過目。”
    林羽接過清單,仔細查看後說道:“布局要合理,突出我朝特色物產。流程方麵,要安排好開幕式、交易環節以及文化展示等。對了,安全問題一定要重視,不可出現任何差錯。”
    禮部尚書說道:“陛下放心,臣已與兵部商議,屆時會增派兵力維持秩序,保障盛會安全。”
    隨著各項恢複發展措施的推進,國家逐漸呈現出複蘇的跡象。北方的農田裏,百姓們在蘇耘的指導下,忙碌地進行著土壤改良和荒地開墾;沿海港口,為貿易盛會準備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道路修複工程也在各地熱火朝天地展開。
    然而,在這看似順利的發展背後,卻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問題。一些地方官員在征調民夫修路過程中,為了謀取私利,克扣民夫報酬,導致民夫心生不滿。“這當官的太黑心了,說好的報酬,到我們手裏就沒多少了,這路修得還有什麽勁!”一位民夫氣憤地說道。
    “是啊,再這樣下去,我們都不想幹了!”其他民夫紛紛附和。
    這些怨言逐漸在民夫中蔓延,甚至有人開始謀劃罷工。此事傳到了林羽耳中,他大為震怒:“這些官員竟敢如此膽大妄為,在國家恢複發展的關鍵時期,還想著中飽私囊,簡直是罪不可恕!”
    林羽立刻召來吏部尚書,嚴厲斥責道:“你可知地方官員克扣民夫報酬之事?吏部是如何監管的?”
    吏部尚書嚇得跪地:“陛下息怒,臣失職,臣這就派人徹查,嚴懲這些貪官汙吏。”
    林羽怒喝道:“限你三日內查明此事,將涉案官員一律革職查辦,絕不姑息!同時,務必確保民夫報酬足額發放,安撫好民夫情緒,不能讓修路工程受到影響。”
    吏部尚書連忙領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吏部尚書離開後,林羽心中仍氣憤難平。他深知,國家的恢複發展需要官員們的忠誠和盡責,若不能整治吏治,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
    淑貴妃得知此事後,來到禦書房安慰林羽:“陛下,莫要氣壞了身子。吏治之事,需徐徐圖之,此次嚴懲這些官員,也可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林羽握住淑貴妃的手:“愛妃所言極是。隻是朕心急國家發展,見不得這些官員如此腐敗。”
    淑貴妃說道:“陛下,臣妾覺得可在全國推行廉政教育,讓官員們明白廉潔奉公的重要性。同時,建立更完善的監督機製,讓百姓也能參與監督,一旦發現官員有不法行為,可直接舉報。”
    林羽思索片刻:“愛妃此計甚好。朕會讓吏部和都察院商議,製定具體的廉政教育和監督方案。愛妃總能在朕煩惱時,為朕出謀劃策,實在是朕的賢內助。”
    淑貴妃微笑著說道:“陛下謬讚了,臣妾隻是希望能為陛下分憂,為國家盡一份力。”
    吏部尚書果然在三日內查明了情況,將克扣民夫報酬的官員全部革職查辦,並將貪汙的錢財追回,足額發放給了民夫。民夫們的情緒得到了安撫,修路工程得以繼續順利進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沿海貿易盛會的日子越來越近。各國商人陸續抵達明珠港,港口一片熱鬧景象。“聽聞此次大朝舉辦貿易盛會,定有不少新奇之物,我等可要好好采購一番。”一位西域商人說道。
    “是啊,大朝地大物博,每次來都能滿載而歸。”一位南洋商人附和道。
    貿易盛會開幕當日,林羽也親臨明珠港。他看著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感慨萬千。“希望此次盛會,能讓國家的貿易重新繁榮起來。”林羽對身旁的禮部尚書說道。
    禮部尚書說道:“陛下放心,臣定讓此次盛會圓滿成功。”
    開幕式上,精彩的歌舞表演展示了大朝的文化魅力,各國商人紛紛鼓掌叫好。隨後,交易環節正式開始。商人們穿梭於各個攤位之間,挑選著心儀的商品。大朝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備受青睞,而各國的香料、珠寶等也吸引了眾多大朝商人的目光。
    “這絲綢的質地真是細膩,我要多買一些帶回去。”一位波斯商人說道。
    “這些香料香氣獨特,在我們大朝一定能賣個好價錢。”一位大朝商人說道。
    在文化展示區,各國商人還欣賞到了大朝的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對大朝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貿易盛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林羽看著這繁榮的景象,心中充滿了喜悅。但他也明白,這隻是國家恢複發展的一個開始,還有許多挑戰等待著他去麵對。
    回到京城後,林羽與大臣們商議下一步的發展計劃。“此次貿易盛會雖成功,但我們不能滿足於此。朕認為,應進一步拓展海外貿易,建立更多的貿易據點。”林羽說道。
    丞相說道:“陛下所言極是。隻是拓展海外貿易,需建造更多堅固的商船,培養更多熟悉航海和貿易的人才。”
    林羽點頭:“此事交由工部和禮部負責。工部負責建造商船,要確保船隻的質量和安全性;禮部則負責選拔和培養貿易人才,讓他們熟悉各國的風土人情和貿易規則。”
    工部尚書和禮部尚書領命:“遵旨,陛下。”
    與此同時,後宮之中,賢貴妃也在思考著如何進一步幫助國家發展。她對淑貴妃說道:“姐姐,陛下一心為國家發展,我們也不能落後。我覺得可在後宮設立女工坊,讓心靈手巧的宮女們製作一些精美的手工藝品,不僅可增加國庫收入,還能讓更多人了解我朝的手工技藝。”
    淑貴妃點頭讚同:“妹妹此計甚好。我們可挑選技藝精湛的工匠進宮,教導宮女們製作技巧。而且,這些手工藝品還可作為禮物,送給各國使節,增進與各國的友好關係。”
    於是,賢貴妃和淑貴妃在後宮挑選了一批心靈手巧的宮女,設立了女工坊。工匠們進宮後,耐心地教導宮女們製作刺繡、木雕等手工藝品。
    “這個針法要這樣,才能繡出更精美的圖案。”一位刺繡工匠說道。
    “木雕要先構思好形狀,再下刀,注意力度和角度。”一位木雕工匠說道。
    宮女們認真學習,很快便掌握了製作技巧。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在她們手中誕生,後宮裏充滿了忙碌而歡快的氛圍。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工坊製作的手工藝品越來越多。淑貴妃和賢貴妃挑選了一些精品,呈給林羽。“陛下,這是後宮女工坊製作的手工藝品,您看看。”淑貴妃說道。
    林羽看著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讚不絕口:“愛妃們真是用心了。這些手工藝品做工精細,定能大受歡迎。”
    賢貴妃說道:“陛下,我們打算將這些手工藝品一部分售賣,增加國庫收入,一部分作為禮物送給各國使節。”
    林羽點頭:“甚好。如此一來,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宣揚我朝文化,提升國家影響力。愛妃們為國家發展又立了一功。”
    然而,就在國家各項發展計劃順利推進之時,朝堂上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一些保守的大臣認為,國家剛剛經曆磨難,應先休養生息,不宜大規模拓展海外貿易和開展各種新的發展舉措,以免勞民傷財。“陛下,如今國家元氣未複,應穩紮穩打,不宜過於冒進。拓展海外貿易風險太大,萬一遭遇風浪或海盜,損失慘重。”一位大臣說道。
    但支持發展的大臣們卻不這麽認為。“陛下,正是因為國家剛剛經曆磨難,才更需要積極發展,否則如何恢複國力?拓展海外貿易雖有風險,但也有巨大的機遇,若能成功,國家必將繁榮昌盛。”另一位大臣反駁道。
    兩派大臣在朝堂上爭論不休,林羽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國家的發展不能停滯不前。他該如何抉擇,才能讓國家在穩定中實現發展?這場朝堂上的爭論又會對國家的未來產生怎樣的影響?一切都充滿了變數,等待著林羽去做出艱難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