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孩童義診顯仁心,雙邦藥集匯良方
字數:3940 加入書籤
瑞國都城的初秋,金風送爽,聯韻學堂的操場上豎起了一麵醒目的旗幟,上麵繡著“雙邦童蒙義診隊”七個字,字體一半是瑞國的工整楷書,一半是雲羅的靈動隸書,在陽光下格外鮮亮。今日是學堂醫藥課的實踐日,孩子們要跟著陳鬆和李修遠,去市集給百姓做簡單的義診,這消息早就傳遍了都城,一早便有鄉親在學堂外等候。
“阿禾姐姐,我的藥箱都裝好了!”阿豆背著一個比他還矮半頭的小藥箱,裏麵整整齊齊擺著金銀花、青翹草等常用草藥,還有幾塊雙花膏和一小瓶金銀青翹飲,都是他親手整理的,“你看這標簽,我用兩國文字寫的,瑞國的叔叔阿姨也能看懂。”
阿禾低頭看了看,藥瓶上的“青翹草”三個字,左邊是瑞國字母,右邊是雲羅漢字,雖有些歪歪扭扭,卻寫得認真。她笑著點頭“阿豆真能幹。等會兒給人看診,要先學李院判的樣子,仔細問清楚症狀,再對照咱們背的《簡易醫訣》,可不能馬虎。”
不遠處,王硯之正幫狗蛋調整藥箱背帶。狗蛋的藥箱裏裝著他親手做的竹製刮痧板,邊緣打磨得光滑圓潤,上麵還刻著小小的焰靈花圖案。“等會兒遇到發熱的,就用陳神醫教的刮痧法,”王硯之叮囑道,“記得蘸藥油,力道要輕,像撓癢癢似的。”
狗蛋用力點頭,黝黑的臉上滿是鄭重“我記住了!上次我爹發熱,我就用這法子給他刮了,很快就退了燒,我娘還誇我呢。”
陳鬆和李修遠站在隊伍前,看著孩子們整裝待發,眼中滿是欣慰。陳鬆清了清嗓子“孩子們,今日義診不是玩鬧,是要真真切切幫百姓解決病痛。記住‘三問四看’——問寒熱、問飲食、問作息;看舌苔、看神色、看手腳、看咽喉。遇到拿不準的,立刻來問我們,不許逞強,明白嗎?”
“明白!”孩子們齊聲應道,聲音清脆響亮。
李修遠補充道“咱們帶的藥都是常用藥,給人用藥前,一定要說清楚用法。比如這雙花膏,治燙傷要薄塗,治幹裂要厚敷;金銀青翹飲,小孩喝半盞,大人喝一盞,千萬別弄錯了。”
隊伍剛走到市集街口,就有一個瑞國老婦人拄著拐杖迎上來,捂著膝蓋直皺眉“小神醫們,能給我看看嗎?這膝蓋到了陰雨天就疼,貼了瑞國的膏藥也不管用。”
阿禾連忙上前,按學過的法子讓老婦人坐下,輕輕卷起她的褲腿,隻見膝蓋處有些紅腫。“奶奶,您這是風濕,”阿禾認真地說,“我們雲羅有個法子,用焰靈根煮水熏洗,再配合瑞國的按摩手法,會舒服些。”她從藥箱裏取出一小包焰靈根,“您回家用這根煮水,先熏後洗,每天一次,我再給您貼塊雙花膏,裏麵加了瑞國的艾草,能驅寒。”
老婦人接過藥,連聲道謝“真是個細心的姑娘,比我家那小子還周到。”
不遠處,王硯之正給一個雲羅漢子看診。漢子咳嗽不止,臉色發白,王硯之仔細問了症狀,又看了他的舌苔,篤定地說“大叔,您這是風寒咳嗽,用我們瑞國的蜂蜜燉梨,再配著青翹草茶喝,三天就能好。”他從藥箱裏拿出一小罐蜂蜜,“這是瑞國的槐花蜜,潤肺效果最好,您試試。”
漢子接過蜂蜜,有些不好意思“這太貴重了……”
“不貴重的,”王硯之笑著擺手,“這是太醫院給我們的,就是給百姓用的。您好了,才能好好幹活呀。”
狗蛋的攤位前也圍了不少人,大多是些小孩,不是被蚊子咬了,就是手上磨出了繭子。他熟練地給孩子們塗雙花膏,一邊塗一邊說“這膏子是張奶奶做的,加了薄荷,涼涼的,不疼。”一個小孩怕疼,哭著不肯伸手,狗蛋從兜裏掏出一顆焰靈花蜜做的糖,塞到他手裏“吃糖就不疼了,這是雲羅的糖,甜著呢。”
孩子們的義診引得越來越多百姓駐足,連錢老板都提著一籃剛做的糕點過來“小神醫們辛苦了,嚐嚐我的雙花糕,瑞國的麵粉做的,夾著雲羅的焰靈花醬,補充力氣。”
陳鬆和李修遠在一旁看著,時不時上前指導。見一個雲羅婦人愁眉苦臉地說孩子總尿床,陳鬆便讓阿禾取來些芡實和山藥,耐心講解“用瑞國的粳米煮成粥,每天早上給孩子喝,堅持一個月就好了。這是‘脾腎雙補粥’,我們雲羅的小孩都這麽吃。”
李修遠則幫一個瑞國少年處理傷口。少年在作坊幹活時被木刺紮了手,紅腫發炎,李修遠先用瑞國的酒精消毒,再用雲羅的鑷子小心翼翼地取出木刺,笑著說“以後幹活記得戴手套,你們雲羅的竹手套就很好,輕便又結實。”
義診的消息傳到後宮,蘭妃正和柳妃翻看孩子們寫的《義診日記》。阿豆的日記裏畫著給老婦人貼膏藥的場景,旁邊寫著“奶奶笑了,像我家的焰靈花開了”;狗蛋則記下了“給三個小孩塗藥膏,他們都不哭,還說我像陳爺爺”,字裏行間滿是自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些孩子真是長大了,”蘭妃笑著說,“能像模像樣地給人看診,還懂得體諒人心,比有些大人都強。”
柳妃拿起一張王硯之的日記,上麵詳細記錄了風寒咳嗽的症狀和用藥,末尾還畫了草藥圖譜,她讚歎道“硯之這孩子,不僅醫術學得好,條理還這麽清晰,將來定是個好醫者。”
蘇婉走進來,手裏拿著一封快信“陛下剛讓人送來的,說雲羅要舉辦‘雙邦藥集’,邀請咱們的醫者和孩子們去參加,還說要評選‘最佳合璧藥方’呢。”
“這可太好了!”蘭妃眼睛一亮,“讓孩子們去開開眼界,看看雲羅的草藥集市是什麽樣的,肯定能學到不少東西。”
禦書房裏,林羽正和林風商議藥集的事。聽說孩子們義診效果極好,林羽臉上露出笑容“童蒙養正,醫者仁心,從小培養他們的善意,比任何說教都管用。林風,給孩子們準備些新的藥箱和藥材,再派兩個禦醫護送,一定要保證他們的安全。”
林風拱手道“臣這就去辦。對了,雲羅的藥農還說,要在藥集上展示新培育的‘雙花藤’——金銀花和焰靈花嫁接的品種,既能入藥,又能觀賞,特意請陛下賜名。”
林羽沉吟片刻“就叫‘連理藤’吧,象征兩國醫術連理共生,再好不過。”
市集的義診一直持續到傍晚,孩子們的藥箱空了大半,臉上卻滿是興奮。阿禾數著收到的感謝紙條,足足有三十多張,有瑞國文字寫的,也有雲羅方言畫的小畫,每張都帶著暖暖的心意。
“阿禾姐姐,你看這張,”阿豆舉著一張畫,上麵畫著一個笑臉,旁邊寫著“謝謝小神醫”,“是早上那個膝蓋疼的奶奶送的,她說等她好了,要給我們做瑞國的蜂蜜餅。”
王硯之收拾著藥箱,笑著說“今天我才明白,李院判說的‘醫者不是隻開藥,還要暖心’是什麽意思。那個咳嗽的大叔,拿到蜂蜜時眼裏的光,比任何獎賞都珍貴。”
陳鬆和李修遠看著孩子們的樣子,相視而笑。陳鬆道“這些孩子,比我們當年強多了。咱們那時候學醫者,隻知埋頭背藥方,哪懂什麽共情啊。”
李修遠點頭“這就是合璧的好處,不僅醫術合璧,人心也合璧了。等去了雲羅藥集,讓他們再多學些雲羅的土方子,將來才能真正做到‘雙邦共醫’。”
夜色漸濃,孩子們背著空藥箱,唱著草藥歌謠往學堂走。“金銀花,黃白花,雙邦共飲樂哈哈;青翹草,葉兒翹,你我同心病痛消……”歌聲在巷子裏回蕩,像一串跳動的音符,溫暖了整個初秋的夜晚。
屬於林羽與三千嬪妃的故事,在這純真的歌聲裏繼續書寫。而瑞國與雲羅的土地上,孩子們的義診身影還在百姓的記憶裏鮮活,藥集的籌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連理藤的種子已在藥圃裏悄悄發芽——這些充滿希望的瞬間,像一顆顆飽滿的仁心,在歲月的土壤裏紮根生長,終將結出跨越國界的友愛之果,讓醫者的仁心與雙邦的情誼,在代代相傳中,愈發醇厚綿長。
喜歡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做皇帝,體驗三千嬪妃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